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2020-02-25吴勇军谢广山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政价值

◎吴勇军 谢广山

(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2.信阳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纵观古今中外,关于培养人的目的和价值,在繁多的思想流派和不尽相同的理论观点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都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其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所导致的培养人的目的和价值立场的不同,便成为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我们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确立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目标,虽然在宏观上集中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但要真正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课程和课堂为中介及载体,而作为把控政治思想方向的政治思想教育,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除了“思政课程”和“思政课堂”之外,还必须在专业教育中通过“课程思政”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政治思维的关键是关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仅有学术思维能力、专业思维能力、技术思维能力等是不够的,而这些能力与政治思维能力的有机融合,才能够使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自从提出“课程思政”以来,尤其是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要素、功能、方法、经验总结等研究和实践探索层出不穷,但若不能回到“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旨归上来,就很难达到课程与思政的融合。

一、把培养政治思维能力作为检验课程与思政融合的关键目标

思维是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政治思维是用政治思想、态度、观点、方法等判断、分析、解决政治实践问题的工具,课程与思政融合就是要掌握政治思维与专业思维融合在一起的思维工具,形成政治思维能力,完成价值塑造,以“立德”而“树人”。政治思维的关键是如何系统、深入地把握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而政治思维能力也正是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学习中的知识、技能和视野拓展,能够把专业知识与当前的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学说等有机关联起来,使其政治思维与学术思维、专业思维、技术思维、职业思维等相融合,以历史和现实的实践为纽带,提高专业能力与政治思维之间应然融合后而形成的政治思维能力,以期成为党和国家所期望的合格人才。

(一)课程与思政融合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建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所指出的“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十分明确地揭示了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本质内涵,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就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建构,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并通过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才能够不断把政治思维融入专业思维的训练和养成中。

政治思维的基础是政治理论素养。政治理论又是始终以国家政权问题为中心的,国家的起源、性质、职能、目的、组织形式、治国方略、权力运作、进行社会统治的制度和方式等,是其主要研究对象,政治理论则是按其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关于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或政治学说的体系。正因为如此,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资本主义统治的思想理论,无产阶级的政治理论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为核心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际、世界演绎态势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一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或政治学说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而且更是“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2],已经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治国方略的一系列著作,体现了“系统的国家治理理论,解决了前人的国家学说所未能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化了社会主义国家学说的内涵,拓展了它的外延”[3],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里程碑式的高度,是统领政治思想教育的灵魂和纲领。所以说,在高等学校实现课程与思政融合、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核心进行建构。

作为完整的政治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密切联系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然关系,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所做出的重要论断。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形势下的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广大青年成长、发展的“系扣子”过程中,具有价值塑造的决定性意义。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的建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价值取向的正确选择,准确回答了以什么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的核心问题。

(二)课程与思政融合,要紧紧盯住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这一关键目标

政治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处理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关系问题的能力。在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关系中,政治理论是基础,政治理论是政治思想的系统化,政治思想是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内在反映,政治理论在政治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政治实践是具有理论倾向的,这种理论倾向则是政治理论素养通过政治思想在政治行为(活动)中的反映,所以说,政治实践不仅涵盖了具体政治行为的范畴,而且在外延上也与政治思想相交融。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相互共同,是由政治实践与政治行为的一致性决定的。从根本上来讲,狭义的实践指的是思想与物质的斗争,狭义的思想指的是思想内部的斗争,我们通常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狭义的实践,即行为;广义上的实践是思想的内部斗争和与外部斗争的总和,也就是说实践是对于人的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统称。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早就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3],一方面说明人类生活自一开始就是政治生活,另一方面说明人们总是在大脑中构想着“政治应当如何”的理想政治,相比于人们的组织化社会生活,人类则总在致力建立一套更健全、更可行的社会政治制度规范,以吻合于人类的行为的重复性的日常性规矩,换言之,人类生活其实就是政治生活。马克思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为人类建构理想政治生活的同时,也为人类建立了一个理想社会,习近平通过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全面小康社会”“高品质生活”“美好生活”等,为中国人民建构了理想的政治社会和政治生活,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以说,我们在确认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政治行为、一切实践都是政治实践的同时,也必须确认追求什么样的政治社会、政治生活。

我们知道,人的政治实践活动是通过政治行为来实现的。政治行为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利益基础上,围绕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作、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活动,政治行为主体、方向、性质和方式,是共同构成政治行为的系统要素,除了如选举、参政、议政等可见的政治行为之外,还有如政治思想、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归于政治反映的不可见的政治行为。总的来说,人的政治行为是与政治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即当人们与政治环境发生关系,介入社会政治生活时,其所作所为便是政治行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政治行为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出现阶级现象以后才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人们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其所作所为或多或少要打上阶级的烙印。正是因为政治活动最集中地反映了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人的政治行为必然受到严格的约束,任何国家都会以法律的形式对人们的政治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

政治理论的阶级性和政治行为的阶级性,已经决定了以思想为本的实践始终都代表着阶级的利益。按照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思想是实践最基本的东西,没有思想参与的物质活动是不足以称之为实践的。那么,在以思想与物质的外部斗争为表征的狭义的政治实践中,支配其政治行为的思维活动,不仅仅依靠学术思维、专业思维、技术思维来进行,而必然受到打下阶级烙印的以政治态度、政治思想、政治观点等为表征的政治思维的影响,正像基于学术思维而发现的核聚变裂变一样,既可以用于核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制造原子弹氢弹用于战争,既能恐吓世界、维护霸权,也能造福世界、维护和平,关键在于其政治行为的价值目的。从大到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活动,到一项技术变革、技艺创新和物质生活中的细小的行动,都始终存在于“为了谁”的价值塑造中。

代表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在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思政课程对于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养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在处理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关系问题上,还无法在学生的专业层面上实现价值塑造、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融合,还无法实现学术思维、专业思维、技术思维与政治思维的融合,只有学术思维、专业思维、技术思维与政治思维相融合,在处理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关系的过程中,不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价值塑造,才能形成政治思维能力,因此,课程与思政融合,要始终紧紧盯住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这一关键目标。

之所以在课程与思政融合中要始终紧紧盯住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这一关键目标,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最缺乏的是思维的训练,从小学到大学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但却缺少加工的工具——思维能力培养,不仅自己不能准确识别知识量是否够用,哪些是垃圾知识,哪些是必须掌握但还没有掌握的知识,更不要说用思维的工具反哺、检测知识体系,高等教育甚至是整个的教育链条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思维,思维决定着人的智慧能不能驾驭他的认知;另一方面,由于思维能力的不足,思想政治课从小学到大学,长时间也是作为单纯的知识进行传授的,所应有的价值思维、辩证思维、认识思维、系统思维等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不要说用政治思想理论去处理政治实践的问题的政治思维能力了,即便是政治思想课程也联系实际,但也往往是宏大无比或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在割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陷入思维局限的误区,在缺失政治思维能力培养的情况下,其知识传授难以实现价值塑造的目标。就在最近,中国高等教育网络平台,披露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名学生在推特上发布侮辱国家和民族的言论,极其恶劣,引起网友们极大愤慨,我们不怀疑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知识传授和学术能力培养,但我们完全可以怀疑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塑造上的不足,一旦缺失了政治思维的学术思维和专业思维,就会脱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这将是一种根本性的失败。[4]要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要将政治思维融入各种思维之中,让学生掌握用政治思维去处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价值工具,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过程中,紧紧盯住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这一关键目标。

二、把课程与思政如何融合作为培养政治思维能力的真实路径

实现课程与思政融合,要建立问题意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紧紧抓住这一根本性的问题,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标准,才能够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对待这一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的问题,即思维方式的问题,而在课程思政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首先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结构、课堂教学的把控、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等方面,用正确的根本性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情感——即政治思维,去具体解决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即解决政治思维与课程思政实践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正确地解决课程与思政如何融合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课程与思政如何融合的问题,才能为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提供真实的路径。

(一)解决课程与思政如何融合的逻辑起点、逻辑过程和逻辑终点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存在着课程与思政融合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课程与思政融合的价值逻辑起点或逻辑前提,决定着“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价值取向、价值塑造和价值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总目标,“育才和育人相统一”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高等教育是分具体专业在培养人,但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从来就是居于具体专业之上的,一旦离开价值观这样的行为灯塔的指引,便会迷失于“我是谁和为谁服务”的人生旅途中。专业培养所要求的严谨思维,也从来都包含着由价值思维而形成的价值判断,在专业实践中如何去判断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实质上始终包含着政治情感倾向和价值选择。用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帮助学生联系专业课程学习,形成观察世界和社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方法,是价值塑造的过程,而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又是其知性发展、德性养成、信仰体悟的融合过程,即政治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从来都存在于人的个性、知识、能力的发展之中,存在于自然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的提高过程中,不仅仅只简单存在于个性的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发展,而是始终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社会责任、社会所赋予的角色任务相伴随。通过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在思政课程所奠定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基础上,在具体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使政治思维与专业思维相融合,以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群己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获得精神层面的自由,为未来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次,“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课程与思政融合的实践逻辑过程,即在具体的专业培养中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实现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培养什么人”的逻辑前提下的展开,其严谨性和系统化,决定着“培养什么人”的价值目标能否真正实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国家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课程与思政融合“怎样培养人”提供了内容轴线;在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上提出了“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并具体指出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等不同性质、类别课程的重点建设内容,在教学体系设计上,为课程与思政融合“怎样培养人”提供了教学体系轴线;同时还在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上,提出了“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在专业教学上为课程与思政融合“怎样培养人”提供了课程教学轴线。内容轴线、教学体系设计轴线和专业课程教学轴线,共同构成了课程与思政融合“怎样培养人”的三维结构系统,在成人与成才的辩证统一上形成政治思想教育的良好环境。问题在于,“为内容而内容”的“拉郎配”方式,不顾学生体验、学习效果的“贴标签”方式,不能走心入心的“雨过地皮干”的方式,“如油拒水”、浮于表面、难以相融的“两张皮”现象,都会使课程与思政从根本上不能水乳交融似的真正融合,哪怕是一条轴线的缺损,都会使课程思政融合的整个系统面目全非,使“怎样培养人”失真。我们之所以要坚持紧紧抓住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不放松,就是因为政治思维能力作为一种关键能力或核心能力,具有普遍适用和广泛可迁移的特性,根据不同专业的思维特征,政治思维与专业思维融合后所形成的政治思维能力,能够广泛迁移于自我价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之中,在成才与成人的统一中实现全面发展。

再次,“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课程与思政融合的理论逻辑终点,是“培养什么人”的逻辑归宿,是“怎样培养人”成效的结果,是检验立德树人根本标准是否落到实处的最终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5],我们所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人;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人;具有“学思践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立志高远、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具有真才实学、能够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不断前进的人;具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的人;具有审美和人文素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人[5],未来能够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不断发展的,要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党和国家所要求的面向未来的人才,教条的灌输远远达不到价值塑造的成效,只有形成了政治思维能力,能够用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观点、方法,去应对、分析、判断、处理社会发展中(包括专业发展在内)的问题,才能够保证我们所培养的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准确把握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素

课程与思政融合,就是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怎样才能够保证其三者不割裂、真正融为一体,只有紧紧抓住对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思维是分析、判断的工具,政治思维的关键是以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观点、方法分析、判断、处理政治实践问题,专业教育中不能缺失政治思维,政治思维与专业思维的融合是课程与思政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准确把握培养政治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素。

首先,要在课程与思政融合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政治思维工具。人的政治思维力,就像现实的生产力一样,也是由主体、工具和对象所构成,只不过是,物质生产力中的工具、手段是机械、自动化的车床、智能化的机器人等,使用这些工具并作用于劳动对象而形成劳动成果;而政治思维同样需要掌握认识、理解、思考政治生活的工具,毫无疑问,政治理论是政治思维的工具,正确的政治理论决定着政治思想、态度、观点、方法的正确与否,正像物质生产工具是测量生产力水平的依托一样,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观点、方法是检验政治思维水平的依托。[6]当我们使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形成劳动成果时,始终还存在着为谁劳动、其成果的政治价值和服务于谁等问题,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所揭示的正是回答这一问题的价值所在。现在政治研究无论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还是内容维度都在不断扩大,不仅直接指向后国家、后阶级社会依然存在公共事务、公共权威、公共权力等政治治理活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需要扩展政治视野、形成共同体政治思维,而且其“乒乓球政治”“奥林匹克政治”“石油政治”“绿色政治”“智能政治”“华为政治”“文化产业政治”“新冠疫情政治”等不断扩展的内容,更需要我们的政治思维相应扩展。怎样才能抓住核心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有一个法宝——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在这样的结合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也是在这样的结合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全方位全面地提供了进行正确的政治思维的工具。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还建构了现代政治思维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联系,全面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密切结合和成功指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及现实意义。所以说,让学生掌握政治思维的工具,不仅仅是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理论,而且是要掌握其理论纵横相连的方法论,以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方法论,去认识专业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就会形成高阶的政治思维能力,完成价值塑造。

其次,政治思维是由多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需要系统把握。政治思维的要素指的是构成政治思维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元素或成分,在特征上要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政治思维系统中的不可或缺性,在功能上要能够充分反映和体现政治思维在实践形态上的新特点、新变化,在属性上要尽可能的能够突显和反映政治思维的本质特征。

辩证思维是政治思维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就是要使其在专业学习中,能够将辩证思维与专业思维真正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价值思维是政治思维中进行价值塑造的核心,我们要培养的价值思维是指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观点、方法认识、分析、解决价值问题的习惯和取向。课程与思政融合,使学生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思想为方法论,深刻认识科学伦理、工程伦理、医学伦理、需要伦理等价值问题,使科学思维与价值思维相融合,形成价值思维能力。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我们要培养的系统思维是全面的整体的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态度、观念、方法上的习惯和取向。实践思维是要培养学生以实践为基础、从现实生活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对象出发、着眼于现实实践的思维习惯。课程与思政的融合,养成以实践的态度、观点、方法去认识现实社会、现实生产活动,认识、分析、检验科学实践与科学精神、技术实践与技术追求、工匠实践与大国工匠精神,确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和诚实劳动、勤奋劳动等思想行为,不断提升实践思维能力。历史思维在政治思维中确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在课程思政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是要使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学会用历史事实中的价值判断、历史的视野和以史鉴今的智慧,认识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把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规律,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或取向,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四个自信”,面向未来、做好当下,在历史前进的逻辑和新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形塑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自我。法治思维就是要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物的准绳,形成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与取向,培养学生法律思维与专业思维相融合,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在专业实践中,约束行为,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培养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使学生认识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形成根据道德感知而进行理性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思维相结合,将中国优秀道德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追求相结合,将道德思维与专业思维、专业实践相融合,形成道德智慧,塑造道德人格,形成道德观念、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形成运用道德知识、磨炼道德意志、抒发道德情感、解决道德问题、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政治思维是一个复杂系统,只有整体的而不是局部地去把握政治思维中的关键要素,才能够发挥政治思维的整体优势。同时,政治思维的关键是形成政治思维能力,而要形成政治思维能力,就必须用辩证思维、价值思维、系统思维、实践思维、历史思维、法律思维、道德思维的方法去思考、认识、分析、判断、解决价值塑造与专业知识认知、专业实践活动、专业能力形成的关系问题,在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中,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三、以培养政治思维能力为核心理念,全面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各地、各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检查。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总抓、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学校全局的角度,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系统、专业系统、教学系统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统筹规划,谋划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坚持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实际可操作性,进行顶层设计;再一方面要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地实现建设目标,形成鲜明的课程思政特色。

按照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由高端向低端展开、要素之间要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形成关联、表述要简洁明确的顶层设计方法,其源自顶层并与顶层目标相关联的“核心理念”,正是要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之所以把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理念,首先是因为,这一核心理念按照“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逻辑关系,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的课程思政建设顶层目标直接关联,依据思维是知识加工的工具、形成高阶能力的标志、价值塑造的内源力和政治思维不是孤立存在于专业思维、学术思维、技术思维等之外而是始终融合于一起的理论阐释,能够足以保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避免其割裂,从而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和形成鲜明特色。其次是因为,课程思政作为一个系统,培养政治思维能力的这一核心理念,能够成为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等课程思政内部要素相互关联、匹配和有机衔接的有效支撑点,使不同专业能够按照其专业特点和主要建设内容,紧紧围绕政治思维能力培养,在统一思考以什么价值塑造人、怎样进行塑造和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进行整体关联,以保证体系之间的一致性;再次是因为,无论是培养学术人才或技术技能人才,思维能力都是最重要的,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不仅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上成才与成人的辩证统一,而且保证了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等在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设计上,围绕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功能目标,建构与功能目标相一致的操作程序,在可实施、可操作的实践可行性上形成不同特色。通过全面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培养学生的与专业思维相融合的政治思维能力,整体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

(一)按照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构建专业层面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在不同学科或专业群中又有若干专业组成,而不同专业又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性地选择专业课程内容,依据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结合学生认知的逻辑,建构相互关联的具有逻辑顺序的专业课程体系,并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方式方法,构建人才培养过程的操作程序,然后通过体系运行中不断反馈和修正,从而发挥高等学校基于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的整体优势。

实现专业层面上课程与思政的融合,首先,要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围绕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认真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而言,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功能目标,决定着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应该围绕什么发挥作用和怎样发挥作用。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受制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同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其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体现了人才培养功能作用的不同,也即培养水平的不同。在以往的专业培养目标建构中,不是没有政治思想、品德上的目标,而是将其孤立于专业课程内容之外,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在目标层面上就已经与价值塑造产生了割裂,将政治思想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完全交给了思政课程,从而损减了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功能导向。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不同课程、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确定课程与思政融合的专业培养目标。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已经针对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教育学类专业,理学、工学类专业,农学类专业,医学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分别提炼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清楚地深含了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容。要能够使这些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功能性意义,首先要建立政治思维与专业思维相融合的理念,使专业目标与思政目标融合于价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形成的统一之中,并通过深入的而不是肤浅的梳理课程内容、思政元素挖掘,制定出详细的专业培养标准,明确在专业培养中塑造什么价值和怎样塑造出这些价值,形成专业培养体系的功能目标。

其次,依据专业培养体系的功能目标,围绕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重新梳理和建构政治思维与专业思维相融合的专业课程内容,在不同课程中系统关联课程思政元素,建构符合知识逻辑、认知逻辑与价值塑造、能力形成规律的专业与思政融合的课程体系。无论是学科专业课程或者是职业技术专业课程,都是由研究对象或工作对象、学科知识或技术技能知识、研究方法或技术技能开发应用方法等内容构成的,并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按照知识传授和能力形成的规律组建课程体系。因此,课程与思政的融合,首先要分别在研究对象或工作对象、学科知识或技术技能知识、研究方法或技术技能开发应用方法上进行融合。在研究对象或工作对象的融合上,始终存在着价值观的问题,比如历史学以历史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判断哪些历史事实值得记录、发现事实真相和理清事实来龙去脉,还是分析和说明历史事实、判断历史走向,都存在价值判断问题,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塑造;又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中也存在着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问题,管理学广义上的研究对象所包括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不仅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需要以人为本,研究如何处理各类组织之间、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协作关系和分配关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同样存在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价值选择,而且研究如何使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与社会政治、哲学、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更是直接导向了价值选择,至于管理学狭义的研究对象从管理的原理、职能到方法,无不受制于价值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在理学、工学类的学科课程或技术应用课程中,无论是研究对象或工作对象,也同样存在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器物等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马克思在他的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中,早已理清了其价值关系,我们不难在研究对象或工作对象中把握价值塑造的选择,尤其要十分警惕资本主义“科学中立”“科学无国界”价值理念的欺骗性,以“科学无国界”吸引人才为其服务,人才离开时便有了国界,钱学森回国时被美国关押了三年,正说明科学始终存在于为谁服务的价值判断中,所以还必须同时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科学技术为谁服务的价值问题;在思政与学科知识或技术技能知识的融合上,需要的是根据研究对象或工作对象的价值选择和课程思维方法的特点,针对性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知识之中,架构起课程思维与政治思维融合在一起的知识体系;在思政与研究方法或技术技能开发方法的融合上,不能仅仅局限于该学科特有的研究手段、工具等方法上,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统领其研究方法或开发方法,为价值塑造和课程的政治思维能力培养提供方法论支撑。只有在以上三个层面解决了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专业标准在课程上的进一步具体化,在这一具体化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的是在表述上不能使课程的专业标准与思政标准分离、分割,需要融为一体进行表述。课程与思政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当然离不开以课程关系为核心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结构方法和实际操作程序,只要坚持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不动摇,一切具体的手段和方法也只是选择和优化的问题而已。

再次,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围绕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建构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的构建并不难,也是教师较为熟悉的,无非是课程与思政融合后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评价等关系的系统化而已,关键是如何实施。因为,课程与思政融合,必然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或者说教学是实现课程与思政融合的主渠道;所以,如何理解和把握课程育人的本质和逻辑起点,对于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发展性是学科育人的质的规定性”,因为“促进学生发展,是学科育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价值支柱”[7],同样,促进学生发展也是职业技术育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以发展性为价值追求的过程中,“教学的发展性是指使学生‘成人’,即使学生对自我的社会本质和文化本质的生成与确认”,“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关怀,真切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本质、精神属性和文化特质的社会活动的主体、道德生命的存在,这是教学发展性的本质诉求,也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7],而教学育人又是以“人—知”互动为育人的逻辑起点的,知识与人的互动,或者说知识与人的相互作用,是用思维的工具通过知识引起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的,对学生成长而言,知识就像“种子”和养料,教学活动是“土壤”和“发育”过程,在教学的价值视角中,知识是有待发育的精神种子,是美德之种、思想之种、文化之种、智慧之种,知识一方面从前人那里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方面通过与自我生活世界的意义联结,在探究、反思和重构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个人知识,形成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8],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就是要通过专业思维与政治思维的融合,作为为享受建构自我与生活世界的价值意义,教学作为“以知识为话题和中介的师生对话与交往、理解和探究、体验和反思,其实是知识作为精神种子在学生身上展开精神发育过程的土壤”[8],以思维为知识加工的工具,政治思维能力与专业思维能力在迁移中融合,使知识在经由思维加工而成为自我认识世界、普照精神世界、涵养精神生命的阳光、水和养料。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决定着种什么样的精神种子和为学生精神发育提供什么样的土壤,也决定着在学生精神发育中供给什么样的养料、进行什么样的光合作用、提供什么样的思维工具和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只有课程思维与政治思维相融合,才能够为学生提供精神发育的土壤,用政治思维能力涵养精神生命,催发精神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围绕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高校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是一个建设过程,其教学评价不仅体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建设成效,还体现了课程思政融合的价值导向。教学评价作为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首要的是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标准、价值体系来进行判断。对于以知识为中介的师生对话交往——教学,不仅存在着学科或专业层面上的“什么知识是值得信赖的或最重要的”知识分类和价值判断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思想层面上的以什么样的价值思想、价值观来延伸或建构知识真正值得信赖的价值判断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等价值论思想,为知识发生过程与机制提供了科学伦理、自然伦理、道德伦理、医学伦理、职业伦理、工程伦理等方面的价值依据,是延伸和提升学科知识(技术技能知识)自身价值的方法论,是课程与思政在知识层面进行融合的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首先是要以政治思维与专业思维相融合所形成的价值思维,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要求,建构教学评价的价值标准体系,为教学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并具体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个环节,全力保证课程思政融合进教学设计、进教学目标和教案课件、进教学过程、进作业论文和考试,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方法与手段评价的价值引导,而且还要重视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评价的价值导向,更要重视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课内与课外、平时测验与终结考试等方面的价值一致性。`

(三)围绕培养政治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理念,全面整体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

课程思政融合,教师是关键,在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之中,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要求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提高政治思维能力,教师政治思维能力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的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部分资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交谈时指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9]总书记在这里强调的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师者不能只做知识传授的“经师”,更要做好价值塑造的“人师”,不仅要重视自身的学术修为,更要重视自身的政治思想修为、道德修为,以崇高的理想信仰和思想道德示范,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政治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政治思想素养,它不像一个经验范式、一个典型案例、一种实施模板等,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它需要系统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的那样,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医学人文教育”,要“鼓励支持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和“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从根本上整体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教师队伍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课堂教学作为推进课程思政的主渠道的最后一段渠道,能否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以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关键要看教师是怎样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高度融合,怎样建立一个由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观引导共同构成基本表现形式的理路。一方面要克服重教轻育观念,充分认识育德与育才、育人与育才、育人与育器的辩证关系,树立立德树人意识和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建立课程思政学习型组织,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组织学习的共同目标,组织成员根据组织学习目标,开展组织学习,思政课程教师要结合课程思政,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培训,专业课教师要向思政课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主题,共同提高政治思维能力;再一方面,要在价值引导上发挥教师“举足为法”的示范作用,除了日常行为的道德示范之外,还要善于将网络上零星的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后的价值引导上的示范,尤其要认真理解“师如何教,亦师所教”的深刻含义,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行为上所传递的融于内容之中、超越内容之上的价值观、视野、品味、追求等,始终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理想相统一的并具有人类共同体的视野、高尚的品位和追求,在“学思践悟”上为学生做好示范。

加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将政治思想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以培养政治思维能力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要同时着力打造政治文化生态系统,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促进文化育人和专业育人的有机融合,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协同育人的强大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政价值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