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关道性质考论
——兼论哈尔滨设治时间

2020-02-25珀,梁

关键词:滨江吉林哈尔滨

胡 珀,梁 洁

(1.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2.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教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62)

道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监察区划,始设于西汉,发展于唐宋及元朝,道和道员制度在明朝形成和确立,至清朝趋于完善,中华民国成立后沿用至20 世纪20 年代末期。海关道始设于何时,专家学者看法不尽相同,樊百川认为,鸦片战争后海关道这一职务“成为半殖民地的应付外国侵略引起的地方一切交涉事务的重要官员”[1]。哈尔滨关道又称滨江关道,设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专办吉林、黑龙江两省中东铁路交涉事宜并督征关税。20世纪80 年代以降,特别是近年来,哈尔滨关道性质、设治、官员生年、家世及任职经历等逐渐引起黑龙江地方史学界的重视,有关学者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①有关哈尔滨关道(滨江关道)的论文有:申国政:《关道设置简要始末》,《黑龙江档案》2006 年第4 期;戴伟、魏黎、邵素兰:《哈尔滨关道及其档案述略》,《东北史地》2007 年第1 期;万芳:《哈尔滨关道设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年6 月;胡珀、胡凡:《杜学瀛与清末吉林黑龙江对俄交涉——兼论哈尔滨关道的性质》,《东北史地》2015 年第1 期;高龙彬:《中俄关系视野下的滨江关道设治和职能研究》,《中国边疆学》(第十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有关杜学瀛的论文有:纪凤辉、刘亚祥:《哈尔滨第一任道台杜学瀛》,《哈尔滨史志》1984 年第1 期;戴伟:《首任道台杜学瀛》,《黑龙江档案》2006 年第4 期;胡珀:《杜学瀛年谱简编》,(上、下)《哈尔滨史志》2010 年第3 期、第4 期;许隽超:《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生年家世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4 期;许隽超:《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生年考》,《学问》2016年第4 期;胡珀:《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家世宦游生涯探微》,《黑龙江档案》2020 年第1 期。。有的地方史专家认为,“哈尔滨关道是名副其实的政权机构”[2],把清廷批准设立哈尔滨关道作为哈尔滨设治之始。但是,通过多方搜集爬梳剔抉档案、资料,本人却有不同的认识与观点,因此不揣浅陋,草成本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道及道员制度溯源和海关道的出现

道初设于西汉,专门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是与县平行的地方行政区划。《汉书·百官公卿表》记为“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3]。许倬云指出“汉代内地有少数民族的群县,则有‘道’的单位来管理新附外族,如蜀郡有若干拊循蛮夷的若干‘道’,日久之后这些道也改制为县”[4]。

明清之前,最正式的道设于唐代[5]。《唐会要》载:“贞观元年三月十日,并省州县,始因关河近便,分为十道。”[6]韩国磐则认为,唐初设立道经历了一个过程,及至贞观十年(636 年),“分天下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时派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天下,但十道只是依山河形势划分,并非行政区域”[7]。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唐玄宗进一步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8],“道”逐渐成为州上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宋代地方监察区起初也称为“道”,宋太宗淳化四年(993 年),沿唐制分全国为河南、河东、河北、关西、剑南、淮南、峡西、江南东西、浙东西、广南十道。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年间析为十八,元丰年间又析为二十三”,至宣和四年(1122 年),全国共分为二十六路。南宋建立后,及至“绍兴和议”签订,“其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9]。元代的道分为肃政廉访司道和宣慰司道。“国初,立提刑按察司四道:曰山东东西道,曰河东陕西道,曰山北东西道,曰河北河南道”[10]。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 年),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经过废罢、增设,至大德年间,遂定为二十二道。元代宣慰司道累有增减,延佑以后至正以前有十一道,分隶中书省和河南江北、四川、江浙、江西、湖广五行中书省。

明代的道按系统划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职掌划分,有分管专门事务的道和管辖府、州、县的道,后者又有分守道、分巡道、整饬兵备道之分。《明史》云:“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及派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抚民等事,并分司协管京畿”[11]。“副使、佥事,分道巡察,其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各专事置,并分员巡备京畿”[11]1840-1841。

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布、按二司置正、副官。寻改置布政使左、右参议,是为守道;按察使副使、佥事,是为巡道”。乾隆十八年(1753年),“罢参政、参议、副使、佥事诸衔”,只称道员,“至是俱定正四品”[12]。道员又被称为道台,雅称为“观察”“观察使”。关于清朝的道和道员制度,早有专家学者考证甚详①朱东安:《关于清代的道和道员》,《近代史研究》1982 年第2 期;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年5 月。,在此不再赘述。

海关道,亦称关道,属于清代道员制度范畴。“关道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关务。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已在沿海、沿江和内陆要地设关催税,派员管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对外口岸,又陆续增设了一些新的海关。为区别起见,将原设各关称之为常关或钞关,新设各关称为洋关或新关”[13]。关于海关道与海关监督的关系和渊源,学者已有研究和考辨②梁元生:《清末的天津道和津海关道》,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集刊》第25 期,1996 年6 月;苟德仪:《晚清海关道及其对外关系研究》,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6 月;苟德仪:《“海关道”内涵考释》,《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4 期;刘伟:《晚清关道的职能及其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2 期。,愚亦不敢置一词。需要指出的是,海关道通常设置在通商口岸,原则上不仅监督海关,而且还有管理地方通商事务和对外交涉等事宜。哈尔滨之所以能够设立关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905 年12 月,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清廷同意开放哈尔滨等16 处商埠,希冀通过列强利益均沾制约日、俄对东北的蚕食,并以此为契机,大力维护主权利权。

二、哈尔滨关道是依照海关道成例设立的地方外交交涉机构

客观地讲,中东铁路的修建,“直接促使哈尔滨从松花江畔若干典型的以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为基本结构的村落中,骤然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地区现代化大都市”[14]。1896 年6 月3 日,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巴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著名的《中俄密约》。《密约》对修筑铁路仅作了原则规定,1896 年9 月8 日,中俄订立了《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12 月16 日,又订立《合办东省铁路公司章程》。根据《章程》规定,由股东全体大会选举产生中东铁路董事会,即中东铁路总公司,简称中东铁路公司。董事会内部,设董事长(即中国政府所称之总办)一人,董事九人。1897 年1 月11 日,清朝政府简任吏部左侍郎、驻俄公使许景澄为中东铁路公司总办[15]。

1897 年1 月8 日,中东铁路工程局成立,最初设在俄国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8 月28 日,在中国境内小绥芬河右岸的三岔口举行了中东铁路开工仪式,后来因为地形不理想,铁路东端移至绥芬河。为了直接有效地组织和指挥修建事宜,中东铁路公司决定将工程局迁至中国境内。1898 年6 月9 日,中东铁路工程局迁至哈尔滨,并立即以此为中心,分东、南、西三线,由6 处同时相向施工(由哈尔滨往东、往西、往南,同时由旅顺口、俄国乌苏里斯克和外贝加尔朝哈尔滨方向)[16]。

中东铁路工程全面开工之后,中俄之间的交涉日益增多。1899 年5 月31 日和10 月5日,吉林将军延茂和黑龙江将军恩泽与中东铁路局总工程师尤戈维奇(旧译为“茹格维志”)分别订立《吉林铁路交涉总局章程》和《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章程》[17]。1900 年,义和团运动席卷东北,吉林、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先后废置。1901 年7 月18 日,吉林将军长顺和中东铁路局总工程师尤戈维奇的全权代办达聂尔订立《增改吉林铁路交涉总局章程》[16]27。1902 年1月14 日,署理黑龙江将军萨保的代表湖南候补道周冕与和中东铁路局总工程师尤戈维奇、副总工程师依格纳齐乌斯和代办达聂尔重新签订《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章程》[16]30。吉林铁路交涉总局以吉林分巡道文韫为总办,花翎分省直隶州知州方朗为会办[18]。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则以周冕为总办[19]。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十月,长顺上奏清廷:“哈尔滨为中国入口总汇地方。华洋商民,贩运货物,须妥定收税章程。请照各国海关之例,添设道员,作为监督,以一事权”(《清德宗实录》卷506 光绪二十八年冬十月壬子)[20]。下部议而无果。

1903 年7 月,中东铁路全线正式营运,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整个中东铁路移交中东铁路管理局。沙俄希望借助修建、经营中东铁路实现“黄色俄罗斯”计划,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在角逐中国东北利益的过程中矛盾日深、摩擦不断,终于在1904 年爆发了日俄战争,而清朝政府除了严守中立别无他法。经过一年多的较量,日本最终获胜,获得中东铁路南部支线的所有权利,日本也在东三省南部取代了俄国的地位。

中东铁路全线通车特别是1905 年哈尔滨被开辟为商埠后,中东铁路公司对中国主权多有侵夺,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七日(1905 年10 月6 日),署理吉林将军达桂与暂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联名上《添设哈尔滨关道折》。该奏折详细分析了设置哈尔滨关道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紧迫性,有的专家依据奏折内容对设立哈尔滨关道的重要性进行归纳,并得出“哈尔滨关道是名副其实的政权机构”的观点。笔者通读奏折全文,却有不同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占用篇幅将其内容加以分析。

达桂、程德全两位“封疆大吏”开宗明义指出:“奏为时事日艰,亟宜并力抵制,拟于哈尔滨添设道员,专办吉江两省铁路交涉事宜并督征关税,以期联络而维利权”[21]203。接下来论述了内政和外交的关系,“窃维内政外交实相维系,交涉不合机宜,即政事亦多牵掣,故内政可以划疆分治,而外交则须协力相持,其势然也”[21]203。回顾了吉林、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分省立局,各办各事”[21]204“交涉不能划一”[21]204“各局经费不行自筹”[21]204,全部依靠中东铁路公司的提供,有损国体,而且交涉人员容易为其利用的尴尬情形。根据日俄战争结束,两国签订和议,长春以南铁路归日,以北铁路归俄的现状,敏锐地分析“吉(江)两省尽在俄之势力圈中,彼所失利于南,将必取偿于北”[21]204,进而建议“拟请将吉林、黑龙江两省铁路交涉局一并裁撤,仍于哈尔滨地方添设道员一缺,专办两省交涉事宜”[21]204。可是所谓“督征关税”一事却有名无实,关于这点,解释为“所征关税,先收常税,暂济饷需,一面俟洋税议定章程,再行逐渐征收”[21]204。也就是说当时哈尔滨地区尚未建立海关。联合推荐“现办哈尔滨吉省铁路交涉吉林候补知府杜学瀛试署斯缺”[21]204。鉴于杜学瀛资历不足的问题,提出“然为地择人,又何敢过拘成例,坐误事机”[21]204,建议“俟试署一年期满,果能称职,再请实授”[21]205。该奏折还指出“其驻扎哈埠,系吉林地方,将来两省分属,何处应归管辖,以一事权,再由〔臣〕等察酌情形,另行奏明办理”[21]205。换言之,哈尔滨关道没有辖境,并不管理地方事务。十月四日(10 月31日),清廷同意“添设哈尔滨道员一缺。从署吉林将军达桂、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请也”[19]301,十一月二十二日,吉林将军收到朱批:“著照所请,该部知道。钦此”[21]205。哈尔滨地方史学者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达桂与程德全还把《请派铁路大臣片》作为《添设哈尔滨关道折》的附件一并上奏。他们认为“再,查俄日和议既成,此后东省交涉以铁路为重要,而东省主权利益亦多被铁路所把持,若不乘此机会,设法斡旋,后将无能为力”[21]205。虽然另折奏请“于哈尔滨专设道员一缺”[21]205,但是“不过办理吉林、黑龙江两省铁路交涉事务,但是铁路重大事件仍非该道所能干预”[21]205。指出“东三省定约,建造铁路本名为东清铁路,公司系中俄合股办理,归道胜银行承修,由朝廷特派大臣总办其事”[21]205-206。事实却是,1900 年7 月,许景澄因反对攻打外国驻华使馆,以“任意妄奏,语多离间”的罪名被杀后,中东铁路董事长一直被俄方副董事长代理。有鉴于此,建议“似应援照前约,仍由中国简派大臣,总揽三省铁路全局,使主权利益不至为外人所持”[21]206。十一月二十二日,与《添设哈尔滨关道折》一并收到皇帝朱批:外务部知道。钦此[21]206。其实并没有同意二人的建议。

杜学瀛,字伯雄,祖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幼年即随家寓居北京大兴。黑龙江大学许隽超根据杜学瀛之子杜福垣的《朱卷履历》考证出杜学瀛一脉“自曾祖杜观澜,本生曾祖杜子和,直至祖杜思淳,父杜光荣,科名固然不显,而以杂途出身供职州县,至杜学瀛已四世为官。”[22]杜学瀛于同治十年(1871 年)考取内阁供事,历膺方略、实录各馆差多年,又膺圣训校勘差。光绪十年(1884 年),经钦派大臣拣选,发往吉林差遣委用,先任吉林府经历,后历任敦化、伊通、农安、双城、宾州等地官员,所至多有政声。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奉吉林将军长顺委派,会办哈尔滨铁路交涉总局事宜。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十一月,奉旨试署哈尔滨关道(滨江关道)。

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 月15 日),署理吉林将军达桂与暂署黑龙江将军程德全联衔饬令杜学瀛赴任。哈尔滨关道(又称滨江关道)于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十八日(1906 年5 月11 日)暂借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官署办公,启用“哈尔滨关道兼吉江交涉事宜关防”。历任哈尔滨关道道员任职情况参见下表。

杜学瀛履历已见前文,且笔者曾以《首任哈尔滨关道杜学瀛家世宦游生涯探微》为题专门探讨杜学瀛38 年的宦游生涯,不再赘言。以下结合档案资料,就萨荫图、施肇基的履历及在哈尔滨任职情况作如下梳理。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四月十九日,杜学瀛试署期满,署理吉林将军达桂等请旨清廷实授杜学瀛道员职务,清廷却于同月十五日调补萨荫图为哈尔滨关道道员,杜学瀛只得专任吉林会议专员,和黑龙江会议专员宋小濂与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专职进行谈判。

萨荫图,八旗镶黄旗蒙古霍隆武佐领下人,光绪八年(1882 年),考入同文馆学习俄文、法律、格致等学科。光绪十五年(1889 年),以优等成绩考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八品官并加六品衔。三年后,在大考中又以优等成绩,被保奏以主事用并加四品衔。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补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翻译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以后,先后任崇文门商税委员,户部郎中、外务部翻译官等职务。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7 年2 月7 日),奉旨补授湖南岳常澧道[23]。其实萨荫图并未赴任,这次任命只是使其具备实任道员的资格。但是岳常澧道兼管岳阳关,因此也为调补哈尔滨关道埋下伏笔。《花翎三品调补哈尔滨关道萨荫图》中记载,“三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奉旨调补吉林哈尔滨江关道,并蒙度支部奏保以丞参记名。于五月十一日到奉缴凭。二十一日接奉抚、督宪饬知赴任。六月十九日接印视事”[24]。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十六日(1907 年9 月24 日),“吉林哈尔滨道萨荫图充出使俄国大臣”(《清德宗实录》卷578,光绪三十三年八月乙亥)[20]648。杜学瀛得以继续暂署哈尔滨关道。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正月,经东三省总督奏准,施肇基试署哈尔滨关道。施肇基,字植之,祖籍浙江杭州府余杭县,出生于江苏苏州府吴江县。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 年)赴美国任清政府驻美国大使馆翻译生,后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回国,任湖广总督张之洞洋务文案兼鄂省留美学生总监。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八月,随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任一等参赞。回国后,被保举以道员补用。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以留学毕业考试取列最优等,赏给法政科进士。十月十八日,奉旨署邮传部右参议兼京汉铁路局总办。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正月,署理哈尔滨关道,五月正式到任。宣统元年(1909 年)六月三十日,被正式任命为哈尔滨关道道员[25]。

以三任道员的履历来看,清朝中央政府委任官员呈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趋向。从第一任道员杜学瀛开始,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杜学瀛虽然出身杂途,但是被达桂、程德全赞誉为“该员心术纯正,才识闳通,沈毅有为,刚柔互济,当时势万难之会,办理交涉各事,尚能力持大体,不失邦交”[21]204。杜学瀛的离任也颇多周折,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先是奏请杜学瀛署理吉林西部兵备道;又以“惟现在尚有未完交涉事件仍饬其认真清理”为由不准杜学瀛赴任,继而另荐他人暂时署理吉林西部道;最终参奏卸署吉林滨江关道杜学瀛“颓靡自私、罔知政体”,致使杜氏于宣统元年(1909 年)闰二月被即行革职,后湮没史籍,不知所终。个中蹊跷,有可能与政治倾轧有关,由于资料缺乏而不敢妄下定论[26]。第二任道员萨荫图精通俄文、法律,还曾赴日本考察造纸。正式任职未及两月,即充出使俄国大臣,实属获得重用。第三任道员施肇基曾任清政府驻美国使馆、驻俄国使馆翻译生、翻译官多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1902 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实为第一位在美国高校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人。宣统元年(1909 年)八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吉林巡抚陈昭常向吉林民政司发出施肇基已经补授哈尔滨关道的札文,指出“哈尔滨道一缺,居吉江要冲,中外人民杂处,交涉备极繁难,该员施肇基器局闳深,才长心细,前在美国留学年久,深通美法两国语言文字,谙习法律,任事血诚,自抵署任以来,已及一年,办理内政外交悉臻妥协,该员尤为熟悉情形,正资得力”[27]。宣统元年(1909 年)八月十二日(1909 年9 月25 日),清廷“以滨江关道改为吉林西北路道,仍驻哈尔滨,巡防吉林西北一带,兼管哈尔滨关税及商埠交涉事宜”[28],同意启用“吉林西北路分巡兵备道关防”和“滨江关监督关防”,施肇基转任吉林西北路道道员。宣统二年(1910 年)六月二十六日,施肇基升任吉林交涉使,旋调外务部右丞。中华民国成立后,施肇基曾任交通总长,总统府大礼官,兼任译事,中国驻英国、美国公使,还曾代理外交总长,兼任出席国际联盟中国全权代表及该盟理事会中国全权代表大使,中国驻美国大使、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高等顾问等职务,是著名的职业外交家。概括言之,出任哈尔滨关道的官员需要熟悉对外交涉事宜,通晓外语,谙习法律才能胜任。

需要注意的是,《历任哈尔滨关道道员任职情况简表》中“在任时间”起自上谕下达之日,迄于离差之时。因此会出现任命已下,实未接印视事,即前任官员需等待后任官员到任的“时间差”。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刘镜人曾代理哈尔滨关道一职。宣统元年(1909 年)四月十九日《政治官报》载《东三省总督锡良奏请仍留刘镜人代办滨江关道事务免调赴俄片》中提到,“署滨江关道施肇基前因与俄筹议自治会各事,外务部饬令到京与议,一时未能回任,所有该处一切交涉均由铁路交涉局总办、吉林特用知府刘镜人代办,诸臻妥协,现法部尚书戴鸿慈赴俄答谢,奏调该员同往,自应遵照,惟该处交涉极为繁重,一时实无接替之人,未便遽易生手。仍留该员在哈代办一切,免调赴俄,实外交有裨”[29]。从《清代官员履历全编》中可以查到刘镜人的官员履历,刘镜人,江苏宝山人,由广方言馆学生经南洋大臣曾国荃咨送京师同文馆学习,光绪二十年以后,担任驻法国公使馆翻译官,后为三等翻译官。光绪二十三年,经出使俄德奥荷大臣许景澄调委会同东省铁路总监工勘查路线。勘路结束,在吉林、黑龙江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光绪二十八年以知府发往吉林补用[23]13。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驻荷兰大臣陆徵祥保举使才五人,其中包括吉林特用知府刘镜人,其荐词称,刘镜人“深通法文,昔在东三省办理交涉,久著直声,近充驻俄使馆参赞,遇事能窥纲要,不甘媚外”[30]。由此,刘镜人在代理哈尔滨关道之前的任职情况已有大致了解。宣统三年(1911 年),刘镜人被任命为出使荷兰大臣。

哈尔滨关道关防印文一直没有变化,关防为木质、长方形,满汉两种文字,其中汉字为篆书。可是,先后三任道员的职衔全称却大相径庭,有必要略加叙述。哈尔滨商埠公司成立后,杜学瀛的完整职衔为“哈尔滨商埠公司总办兼办吉江交涉事宜督征关税花翎二品衔试署哈尔滨关道”[31]。通过查阅“吉林将军衙门”档案可知,萨荫图的职衔与杜学瀛不同,职责似乎有所扩大,职衔全称为“钦加三品职衔赏戴花翎调补哈尔滨江关道兼办吉江两省铁路交涉并奉天蒙古交涉事宜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32]。杜学瀛再次署理哈尔滨关道,具体职衔为“花翎二品衔会办吉林哈尔滨铁路交涉总局事宜暂署哈尔滨江关道吉林候补道”[33]。施肇基到哈尔滨任职后,职衔全称是“花翎二品顶戴试署哈尔滨江关道”[34]。宣统元年(1909 年)八月,施肇基获得哈尔滨关道道员实授,九月改任吉林西北路道道员,加参领衔,兼滨江关监督,兼吉林木植局总办。施肇基在其回忆录中记载,其初到哈尔滨即为西北路分巡兵备道,不确。

哈尔滨关道是仿照海关道成例设立的。“严格地讲,整个清代专职海关道只有一个,那就是设在天津的津海关道”[13]185。樊百川曾总结指出:“津海关道便具有了两个职衔:一个是‘监督直隶津海关税务’,一个是‘办理直隶地方通商事务兼管海防兵备道’。这虽然与它处以原有道员兼管海关与中外事务,还仍统管辖区内旧日职事者不同,但也并非专管海关,而是成为总督、大臣之下,专理全省一切中外交涉事务的,司道一级的地方官员”[1]569。还强调:“作为一个海关道,除了辖区之内旧有的分守、分巡等一般政务(津海关道无此政务)之外,便都负担有两项重要职责:一是做海关监督,二是办理地方一切中外交涉事宜”[1]572。其实海关道最终海关监督的作用也丧失了,只剩下办理地方一切中外交涉一项主要职责,“海关道的主要作用是在督抚的指挥下,对地方发生的交涉事件做低一级的处理,起外国领事官和督抚的缓冲作用”[1]575。“哈尔滨关道交涉事项以对俄者最繁,尤多主权之争”[35]。就首任关道杜学瀛而言,要向督抚和外务部负责,但是就目前档案资料来看,其并具备专折奏事的权力,往往通过督抚向清廷报告哈尔滨交涉情形并接受督抚的指示,与哈尔滨关道的有往来的上级机关竟然有五个之多,即:东三省总督,吉林将军(巡抚),黑龙江将军(巡抚)、外务部和税务处[35]65。

关于哈尔滨关道的名称,有无辖境,也需简要考证。如前所述,档案中出现将“哈尔滨滨江关道”简写为“哈尔滨江关道”的记载,此外亦有“吉林哈尔滨江关道”“滨江关道”“哈尔滨道”“滨江道”等记载。其实标准名称以关防印文为是,其他称呼出自官方档案,亦不能以其为非。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署吉林将军达桂向清廷上《请于三姓及吉江两省增改郡县折》,笔者未亲见该折片,但是在政务处会同吏部的复文中读到原折内容,其中称“三姓一城,为吉江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拟于该城设知府一员,名曰依兰府,就近隶于哈尔滨江关道,凡旗民命盗词讼,钱粮科赋,均归自理”[36]。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的档案亦记载,“查哈尔滨江关道一缺,分隶吉黑两省,兼辖呼兰等处地方,所有铁路交涉各事均归该道办理,事繁责重”[32]。有关专家因此认为哈尔滨关道“辖呼兰、依兰等处地方”[37],愚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关道的主要职能是“所有铁路交涉各事”,不论“就近隶于哈尔滨江关道”,还是“兼辖呼兰等处地方”,都是铁路交涉的需要,并不是真正管理依兰、呼兰的地方事务。正如奏折中指出,“凡旗民命盗词讼,钱粮科赋”,均需由依兰府自行管理。宣统元年(1909 年),东三省总督锡良、吉林巡抚陈昭常等奏请清廷将吉林滨江、西路两道改为西北、西南路道同时设立阿城县,奏文明确指出,“查滨江道系专办哈埠之关税交涉,初未明定辖地”,“其西北路道,则拟以新城、双城、宾州、五常四府,榆树一厅,长春、阿城二县为其区域”[28]85。此为哈尔滨关道不辖境确证。滨江道改为西北路道,海关道已经演变为分巡兵备道,从而适应吉林改行省后内政外交的需要。黑龙江大学高龙彬撰文指出,“在一定历史时期,设治在道外的哈尔滨关道并不能管理现代意义上的哈尔滨(道外、道里、南岗、香坊),作为铁路附属地的哈尔滨由中东铁路管理局管理”[38]。吾对此深表赞同,但是哈尔滨关道存在时间尽管只有区区四年,况且吉林西北路道是由其发展演变的政权机构,但是还需把哈尔滨关道及其性质、作用等单独加以研究。一定程度上,哈尔滨关道是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地方外交机构。至于清末东北新政背景下的吉林西北路道及民国滨江道的研究,限于篇幅,将另文探讨。

三、比照营口厅例添设滨江厅江防同知时间应为哈尔滨设治时间

关于哈尔滨的城史纪元,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并进行争鸣。20 世纪80 年代,哈尔滨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关成和提出,“‘哈尔滨’这个地名本是宋代女真语“‘阿勒锦’的音转”[39]。经过比对元至正刊本《金史》和清同治甲戊(1874 年)校刊的江苏书局版《金史》,关成和认为“新译阿勒锦为旧译霭建所依据的女真语‘本音’”[39]99,由此认定哈尔滨城市史当始自1097 年[39]129。“阿勒锦说”在20 世纪80 年代流布甚广。但是笔者查阅《金史》,相关记载只有一处,即《太祖本纪》中“军还,穆宗亲迓太祖于霭建”[40]。所谓孤证不立,况且已有学者提出疑义,笔者以为该说至少是存疑待考。关于哈尔滨名称的由来还有“扁状岛说”[41]“天鹅说”[42]等,但是笔者认为上述说法均需要文献和考古发现的进一步印证,难以形成定论。现在哈尔滨区域范围内有聚居村落,还得从清朝中期说起。

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哈市顾乡屯一带已有满、汉农民移居。随着“京旗移垦”和封禁政策的解除,现哈市平房、南岗、顾乡已建立更多的旗民屯落[43]。其实,在此前后,关内北方诸省的贫苦农民面临天灾人祸,为求生存,千方百计携妇将雏“闯关东”。《鸡林旧闻录》载“凡转徙山林者,随处因树而屋,夜或野处爇火自卫,往往膏虎狼之吻,坠严谷丧生”[44]。汉族移民的大量拥入,使一些地方出现“民户多于旗户”的局面。

关于设治之定义,笔者以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是设官管理,狭义而言即是建立地方行政机构,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设治往往是后者。关成和在《哈尔滨考》一书中详细考证出19 世纪末哈尔滨周边“总共至少不下百村”[39]139-141,李述笑在其《中东铁路修筑前哈尔滨是萧瑟寒村吗?》一文中,也指出1898 年中东铁路修筑前,“哈尔滨可以说是村村相望星罗棋布了”[45]。但是19 世纪中叶以前,因为封禁等诸多因素,哈尔滨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状态。即使是在19 世纪末期的行政区划中,哈尔滨处于吉林和黑龙江将军辖区的接壤地带,江南的傅家店、秦家岗、马家沟、田家烧锅、东井子、新立屯、三姓屯、薛家屯、四方台、双口面等地隶属阿喀楚喀副都统所属的双城厅管辖。舍利屯、双榆树、大小嘎哈、荒山嘴子、莫力街、拉拉屯等地隶属阿喀楚喀副都统所属的宾州厅管辖。江北的马家船口等地隶属于黑龙江将军所属的呼兰厅管辖[46]。充其量只是一个传统的以分散的自然村落占主导地位的社区系统,只有乡约地保,没有地方行政机构的存在。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初八日(1900 年6 月4日),署理哈尔滨铁路交涉总局总办宋春霆向吉林将军禀告与吉林交涉局商议在哈尔滨地方设立船占局事宜。此前,吉林将军长顺原想在哈尔滨设立华埠,划界街道,进而派员设治。宋春霆称:“查哈尔滨即在大江之南岸,该铁路公司占界之东,系属下游,尚有余地一段,俗名傅家店”,“地属平川,可立街市”。但是又以“营口通商税务章程迄未抄寄到局,碍难遽行开办,徒贻口实”,其实是慑于中东铁路当局的淫威,变相抵制设立船占局。可是又碍于职责所在,为维护有车百姓为中东铁路工程管理局拉运筑路建筑材料的权益,防止受到刁难克扣,建议“拟于傅家店地方前设立木植分司,添派员司,先行稽收车船各捐”[47]。此为目前所见有关傅家店较早的记录。

在《杜学瀛与清末吉林黑龙江对俄交涉——兼论哈尔滨关道的性质》一文中,通过分析档案史料,愚以为,“傅家甸设立办事公所早于设立哈尔滨关道时间,而且接办清丈街基并地面一切事宜均已由哈尔滨铁路交涉总局移交办事公所,公务繁忙,至于由哈尔滨关道行文吉林将军,是涉及从货站船站钱项下开支人员经费,并不表明办事公所委员为关道属员”。此外,“1908 年,傅家店正式改称傅家甸。但是笔者前引史料,早在光绪三十二年就已经称‘傅家甸’,可以断定当时是两种地名称谓并用”[48]。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七月十一日,署理吉林将军达桂、署理吉林将军程德全向清廷奏请添设滨江关同知、巡检等官员,此奏稿对我们了解哈尔滨设治始末大有裨益,余查阅《吉林省档案馆藏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将该奏稿全文录入如下:

跪奏为滨江关道政务紧要,佐理需人,拟请援案添设同知巡检等缺,以资辅助,恭折会陈,仰祈圣鉴事。窃维吉林哈尔滨地方,为东清铁道之中心点,主权利权应亟维持,力争先著。曾经〔臣〕等于上年九月间,会同奏请添设滨江关道一员,专办吉江两省交涉稽征关税,并先委员试署,奉旨允准在案。

伏查该处,现在商贾云屯,行旅杂沓,华洋杂处,讼狱滋繁,虽设官分职,朝廷各有专司,而外攘内修,此日不容偏废,是该道一缺,辑睦邦交,讲求政治,皆责无旁贷者也。然则地方防捕之任,商民雀角之争,悉责效关道之展布,窃恐顾此失彼,转致贻误事机。而况道员品轶较崇,苟无承上启下之员,亦恐首重足轻,于体制不甚相合。〔臣〕等统盘筹画,一再函商,拟请在哈尔滨援照奉天营口厅章程,添设江防同知一员,归哈尔滨关道所属,专理两省华洋交涉,并应稍为变通,凡在哈尔滨铁路交涉界内命盗案件亦统归该同知验勘详报,外此一应公事,仍均查照向章移送双城厅核办。俾清权限,而免搀〔僭〕越。但该同知既有审理正案之责,即不能无有羁押人犯之所,事务庞杂,兼顾难周,并请另设巡检兼司狱事一员,以尽指臂相使之义。如蒙俞允,即有〔臣〕等分别遴选妥员奏请试署,并刊刻木质关防,以昭信守。至定缺分,筹廉俸,建衙署,设弁勇各事宜,容〔臣〕等并入添设关道案内,会商妥协,再行奏明办理。所有哈尔滨地方紧要,请添设佐贰等缺缘由是否有当,除咨部查照外,谨合词俱陈,伏祈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再,此折系达〔桂〕主稿,合并声明,谨奏[49]。

从奏稿的内容看,当时哈尔滨确属吉林将军管辖,“为东清铁路之中心点,主权利权应亟维持,力争先著”。滨江关道的职责主要为“专办吉江两省交涉稽征关税”,也就是“辑睦邦交,讲求政治”,并不涉及地方行政事务,因此需要“添设同知巡检等缺,以资辅助”。江防同知“专理两省华洋交涉”,“凡在哈尔滨铁路交涉界内命盗案件亦统归该同知验勘详报”,此外的公事,由双城厅同知核办。巡检兼司狱事则专管“羁押人犯之所”。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吉林将军衙门奉到朱批:政务处,吏部议奏,钦此。九月初九日,吉林分巡道吏房为将军会奏滨江关道拟请援案添设同知巡检事遵谕各房付知。十二月初十日(1907 年1 月23 日),考察政治馆等议复添设滨江关同知巡检等缺奏折,光绪皇帝朱批:依议,钦此。十二月十三日(1907 年1月26 日),钦命考察政治馆行文通知吉林将军,奏准七月十一日达桂所上拟请在哈尔滨添设同知巡检等缺折。十二月二十四日(1907年2 月6 日),吉林将军收到咨文。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二月,署吉林将军达桂却推荐朱继经试署滨江厅同知,奏稿称“滨江厅同知系驻扎哈埠,华洋错处,抚绥交涉,动关紧要,非有精明肆应之才不足以谋展布”,介绍了朱继经过往履历,称赞其“洞明实务,才识闳通”,呈请“以该员先行试署滨江厅同知,仍俟一年期满,再请实授”[50]。绝口不提设立滨江关同知之前议。宣统元年(1909年)闰二月十九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陈昭常奏请将滨江厅江防同知改为滨江厅分防同知,奏折称,“滨江厅原奏设于哈尔滨商埠内,仿营口厅之例,专管该地交涉案件,后因俄人不认,鲜能实行职务,现所辖不足十里,殊难成治,拟划双城沿江之地以益该厅,而改为双城府分防同知”[51],同时揭示出不能设立滨江关同知的原因。《清史稿·地理志·滨江厅》总结归纳为“光绪三十二年,置治傅家甸,为江防同知,驻滨江关道,分隶黑龙江省。宣统元年,划双城东北境益之,江防改抚民,专属吉林,分巡西北路道驻厅”[12]1954。《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九载:“顾我之有完全政权者,仅道外二十里耳,然幸有此区区二十里之设治,以抵御外人,使彼之势力范围勿复蔓延而不可收拾,恢张文明之治,规复固有之权,能不寄予望之”[52]。我们不必去纠缠道外之范围是十里还是二十里,而是要特别注意两书都将设立江防同知时间作为哈尔滨设治之始,这也恰恰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四、结语

华中师范大学刘伟通过研究指出,1906 年宪制编查馆拿出的外官制改革方案,“这一方案最重要的地方,是将关道作为省的直属机构,与粮、河道并列,并明确不再兼地方行政事务。然而由于多数关道兼兵备衔,所以仍有调遣军队维持口岸治安的权力”[53]。由于中东铁路途径吉林、黑龙江及哈尔滨地区由吉林、黑龙江分别管辖的实际,有关中东铁路的交涉,往往涉及吉、黑两省,一定程度上,哈尔滨关道是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地方外交机构。有关中东铁路及与驻哈各国领事的对外交涉是其最主要的职掌。由于哈尔滨关道没有属员,设立滨江关同知未果,只得设立滨江厅同知,作为管理哈尔滨道外行政事务的民官,1907 年2 月6 日清廷同意设立江防同知,当为哈尔滨设治时间。

猜你喜欢

滨江吉林哈尔滨
福州滨江私宅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吉林卷
吉林卷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