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案导学”的应用研究

2020-02-25王安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王安稳

(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 743411)

在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习难度比较小,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考试的时候复习一下,学生基本上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物理学科的难度逐渐增加,同时其抽象性、复杂性逐渐提升,并且多数物理知识都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相符,甚至是前所未闻的.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借助“学案导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最终完成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学案导学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1.学案导学内涵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突破和改变了传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激活了高中物理课堂,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顾名思义,学案导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案,主要包括“学”与“导”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学”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利用自主、合作等探究学习模式,最终完成物理知识的构建;“导”则是指通过指导、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编写和设计导学案,引领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

2.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价值

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高中物理学科难度比较大,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复杂,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此,通过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教师可为学生量身制作学案,并将其发放给学生,学生则可围绕导学案开展自主学习.如此一来,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营造轻松的物理学习环境.在传统高中物理课堂学习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致使物理学习效果较差.而通过学案导学法的应用,改善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在学案引导下,通过预习和复习等环节,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已经心中有数,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处于轻松舒适的状态,缓解了高中物理的学习环境;最后,通过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学案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等,而在这合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最终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物理学习目标,科学编制导学案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的时候,编制导学案是基础和关键,直接决定过了学案导学的应用效果.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施学案导学法的时候,必须要科学编制导学案.首先,教师必须要明确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科学制作学案导学,使其具备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师在制作物理导学案的时候,必须要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并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学情,设置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导学案,确保学生“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引导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最后,在编制物理学科导学案的时候,为了保证导学案的应用效果,必须要保证导学案数量保持适中,使其不宜过多、不宜过少,并且保证所学的导学案能够涵盖所有的教学重难点,真正提升学案导学的应用效果.

2.利用学案导学,提升学生的自主构建能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要求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并充分借助学案导学这一途径,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使得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前熟悉相关的知识,并最终促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借助学案导学引领学生进行预习之前,教师应依据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编制导学案,并借助导学案的引导,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前预习中,最终促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教师在引领学生开展预习、完成知识自主构建时,就依据“三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学案,给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位移和时间、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是否一样?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本质是什么?”教师引领学生在这一导学案中,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课前预习,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物理知识的构建,并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学案导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仅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引领学生借助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借助学案导学的途径,将典型的例题融入到学案导学中,使得学生围绕导学案中的例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最终促使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教师在强化学案导学开展教学的时候,就将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融入到导学案中,引领学生对高空坠物的危险进行分析,引领学生在装有半瓶水塑料瓶、空的易拉罐、果壳等,从不同的高度进行落下,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高空坠物的危险.如此一来,通过导学案的应用,真正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效联合,最终提升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4.借助导学案,在合作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还要引领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知识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最佳的导学案,引领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思考、交流和合作等途径,最终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以“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教学为例,教师就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创设了问题情境“两个物体同时从某一个高度落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一定下落的快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与哪些因素之间存在关系?”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以“硬币、纸”等作为材料,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物理实验,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等,最终促使学生围绕这一实验过程展开探究学习.如此一来,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积极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合作探究学习中,最终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法已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应用价值得到广泛地认可.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导学案,并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物理实践和物理实验学习,最终促使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物理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