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路径
2020-02-25高祥王志梅
高祥,王志梅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2.沈阳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1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2]。“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既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实现知识教育、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三全育人”理念不仅体现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客观需要,应深入理解其内涵,营造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协同的良好育人氛围。“全员育人”广义上是指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应共同构建育人机制;从狭义上说,是要求包括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所有学科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各级各类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等在内的高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强化育人意识与责任担当,在各自本职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全程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建立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程育人环节,并向前延伸至中小学,向后拓展为终身教育,形成全领域、长时段、持续性的育人机制。“全方位育人”要求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多个维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筑多维并进、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大思政”格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
从逻辑层面看,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全员育人是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基础,只有“全员”形成育人自觉,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的各方面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之中。全程育人是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载体依托,各种育人力量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得以落实。全方位育人是全员、全程育人的拓展延伸,只有全社会共同形成育人的良好局面,才能全力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全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合作”,全面打造多维度立体式育人时空,体现了“大思政”的育人理念,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
当前,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严重,吸引力不高。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未能形成育人合力;教学方式陈旧滞后,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困境;评价体系片面单一,不利于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如何有效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已成为新时期思政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未能形成育人合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矛盾凸显,热点难点问题增多,价值观念与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严峻挑战。长期以来,由于高校思政课以大班授课为主,理论性较强,教师授课往往照本宣科,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脱离了社会发展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缺乏实际指导。与此同时,很多教师仅将教学停留在课堂层面,未能与其他育人主体、育人资源有效结合,未能参与到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中,未能将教育延伸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各方面并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因此,缺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价值引导与道德监督,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期待与成长需求。
(二)教学方式陈旧滞后,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困境
思政课应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学生获得感。然而,目前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仍相对陈旧滞后,不少高校的思政课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忽视其思想特点与心理变化,并且缺乏多媒体教学、参与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未能打破时空界限、打通社会壁垒,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多维度一体化的育人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索精神,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接受与认同。
(三)评价体系片面单一,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系统规划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的实施内容、载体、路径和方法[3]。当前,多数高校仍采用闭卷考试的终结性评价来评定学生成绩,注重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程度,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且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思政课教师是主要甚至唯一的评价来源,缺乏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更缺乏社会其他群体的有效评价,这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不利于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影响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的形成与建设。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举措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思政课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为指引,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协同攻关,形成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让思政课“有意义”,更“有意思”,着力提升育人实效。
(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新教学形式
首先,坚持“内容为王”,突出问题导向,推进专题式、研究式教学。要通过专家辅导、名师示范等方式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扎实推进专题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整体性与逻辑性,以专题协同促进各专题之间同向同行,促进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同时,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聚焦社会热点、思想难点和理论重点,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题讲解与深度阐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因材施教,为学生排除“思想之忧”,解除“理论之难”,激发大学生的兴奋点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做好延伸性学习,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根据教学问题开展团队攻关,推动教学与科研深度融合,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课程体系,用科学理论解决大学生最深层的思想问题与认识难题,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与针对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创新教学形式,打造混合式“金课”。思政课建设应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等多种方式优化教学,推动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通过课前预习、线上自主学习、课堂深度讲解、线上线下小组讨论、课后完成作业与教学反馈等方式,将知识讲授与提问讨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构建学生真心喜爱、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二)提升教师素质,实行全员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4]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坚定政治信仰,坚守政治底线,在马言马、在马信马,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传播技能,改进话语方式,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强烈的教育情怀,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位的“大先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其次,应进一步延伸教育触角,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高校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应鼓励全体教职工共同担任学生的导师,对学生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进行指导和教育。要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培训工作,更新育人理念,提升育人水平,结合思政课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学习”,因材施教、深耕细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困惑,并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促进“教”与“育”、“管”与“育”、“服”与“育”的融会贯通,对大学生成长的各阶段、各方面进行引导教育,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共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打通课内外束缚,实现全程育人
首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协同育人。高校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应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发挥思政课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注重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同步提升,如盐化水一般,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教育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同时,要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结对子,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孤岛”窘境,形成“课程思政共同体”,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领航作用,让思政元素渗透于高校教学全过程,画好“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
其次,打造品牌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延展到课内课外全过程。一方面,要立足地方特色与高校实际,创新性开展思政课系列活动。优化组织方式,打造品牌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线下教育”延伸至“线上教育”,从“价值传递”拓展至“思想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加强文化熏陶与价值引导,并形成持续影响力,让每一届的大学生都能在主动参与中提高思想水平与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活动,打造高效课堂。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成功人士走进校园,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思想交流与深度解析,使思政课教学始终与先进理念及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帮助大学生增加知识厚度,提升思想高度,自觉汲取榜样力量,从而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四)营造立体化环境,加强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建设应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推动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的深度融合,打破壁垒和局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使思政课“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首先,增强实践育人成效,注重知行合一。高校应统筹各方力量,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注重知行合一,结合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分工协作深入调查研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推进社会实践制度化、常规化,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使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在不断实践中水到渠成地得出正确结论,自觉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其次,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拓展师生交流平台。构建思政课“微”教育体系,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等平台开设网络思政专栏,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顺应学生发展诉求,为学生实时答疑解惑,拓展师生交流时空,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思维模式与网络语言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打造网上网下联动的思政育人体系,实现离课不离线,让价值引导与思想教育处处渗透,占领网络思政“新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最后,促进思政课主阵地与学校环境协同联动。聚焦大学生价值导向、发展取向和需求指向,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实。通过鼓励思政课教师指导社团活动与学生赛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谐美丽校园,营造育人软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化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五)完善协同机制,构建“大思政”格局
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复杂性工作,必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将思政课建设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相结合,从“各自为政”转向“多方联动”,构建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大思政”格局。
首先,健全保障激励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学院部门各负其责,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育人体系。要通过制度安排给予思政课建设充足的资金、资源。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力度,保障思政课建设各环节的管理与经费机制,推动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大对教职工的培训力度,完善全员育人制度;健全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新媒体平台建设制度,加强网络思政建设,促进网上网下两个教育场的衔接整合;推进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育人,达到全方位合力育人的效果。同时,应为思政课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将其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并将其建设为学校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设立“课程思政”激励机制,打造精品课程,注重典型引领示范,确保所有教师在育人阵地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得益彰,推动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其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健全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需要的考核机制。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导师课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及调研、综合素质测评等均纳入考核内容,形成以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为导向,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组成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从知、情、意、行等多个维度对其做出综合评价,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将学生对理论的内化与行为自觉纳入教学评价之中,推进考核制度的常态化、动态化、科学化。另一方面,完善高校教职工评价机制。要体现思政要求,纳入思政指标、强化思政导向,由单一业务评价向价值观引导、社会责任感培育等多维思政方向延伸。健全符合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特点的评聘标准与奖惩制度,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立体化教学满意度测评纳入考核中,建立不合格者退出机制,使育人的“软指标”变为“硬约束”,以评促建,提升育人水平,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协同育人的浓厚氛围与良好环境,创新推进新时期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进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自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