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研究
2020-02-24赵立孙淑霞李芹
赵立 孙淑霞 李芹
【摘 要】 目的:研究HIV感染伴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9年7月接收的60例HIV感染伴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出现术中大出血,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患者术后恢复状况佳;其余59例患者及相关医护人员均未感染。结论:对妇科肿瘤HIV感染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作用显著,既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又可积极预防感染,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围术期护理;妇科肿瘤;感染;HIV感染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81-02
HIV即人免疫缺陷病毒,此病可严重损害免疫功能,增加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1]。临床研究发现[2],HIV感染性較强,能够通过体液、血液传播,病死率极高,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学者研究表明[3],在HIV感染疫情中,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故HIV患者合并妇科肿瘤的治疗成为了广大医疗工作者致力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治疗此类患者时,如何保证医护人员免受HIV感染。现通过探讨2015年3月到2019年7月本院60例HIV感染并妇科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指导,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确诊为HIV,且合并妇科肿瘤,样本入组起始时间为2015年3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7月,年龄最小23岁,最大58岁,平均(38.52±6.49)岁;手术类型:13例子宫全切术,10例子宫肌瘤剥除术,2例左侧卵巢癌根治术,8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7例子宫次全切术以及10例子宫颈肌瘤剔除术;16例有多个性伴侣,16例吸毒或静脉吸毒,20例患者的丈夫为HIV感染者以及8例输血史。所选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将存在手术禁忌证、精神疾病与伴有其他肿瘤疾病者排除。
1.2 方法
所选患者入院后,制定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计划,除采用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治疗外,通常还加用齐多夫定,直至患者病情稳定,再制定肿瘤切除方案,并予以实施,护理内容有:(1)心理干预:多数患者不具备AIDS免疫预防,故疾病无法予以根除,若患者患上肿瘤,不仅心理负担大大增加,也加大了经济压力,因此患者易产生绝望、恐惧、抑郁和悲观等情绪。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时要耐心和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与实际需求,再将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制定出,并将各项解释工作落实到位,以免患者存在顾虑;帮助患者尽早走出困境,建立治疗信心。(2)术前准备:a.术前1d协助患者常规沐浴、更衣,术日嘱咐患者禁饮禁食,术前1d给予甘露醇口服,帮助患者自然排便,维持肠道清洁;术前1d备皮,诊治时医护人员需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无论是否直接接触皮肤与黏膜、血迹污染是否明显,备皮前,医护人员均需对自身皮肤破损情况进行检查,再使用防水胶布、敷料仔细进行包扎,最后将双层手套戴上;患病后,患者免疫功能呈下降趋势,出现条件性感染的可能性高,在进行备皮时,各项操作要保持轻柔,尤其是注意避免刮破皮肤,有效预防感染;再者,还需严格清洁脐部;备皮结束后,相关物品如毛发等,需置入专用垃圾袋;医护人员脱去手套后,应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按照七步洗手法的标准仔细清洁手部。b.手术开展前一天进行两次阴道灌洗,并将甲紫抹在阴道穹窿处、宫颈口;将0.5%碘伏准备好,同时准备生理盐水40℃;诊治过程中隔离分泌物、血液等,并对外阴、宫颈和穹窿等部位进行常规擦洗;c.灌肠处理时,于肛门置入一次性吸痰管,滴入灌肠液,严格遵照医用垃圾标准对灌肠用物进行处理,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要穿隔离衣、佩戴护目镜、口罩和手套等;处理膀胱前,需对膀胱情况进行检查,并与会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医生面部受消毒液污染。(3)术后干预:a.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观察引流管畅通情况,确定其处于畅通状态,并对敷料、伤口疼痛等情况加强观察,一旦异常情况发生,需尽快上报医生处理;b.由主管护理人员安排患者的病房,术后尽量安排单人病房;使用有效氯溶液每日对地面进行擦拭,采用专用拖把;选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房物体表面,例如床头柜;每日对病房进行两次消毒,消毒时尽量要求患者远离病房,对于不能离开者,可将其面部掩盖好;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应当确保专人专用,使用完毕后及时严格消毒;采用垃圾袋接住患者的呕吐物,防止溅出床单或地面引起污染;严重遵循相关规定采集标本、处理物品,将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避免自身感染;c.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再指导患者摄入易消化、清淡、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确保营养充足,以加速伤口愈合,嘱咐患者禁止摄入高胆固醇、刺激性强和辛辣的食物;恢复期间要提醒患者保证休息充足,夜间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护理操作集中进行;d.患者出院后,需彻底清理病房内所有废弃物并予以焚烧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
2 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大出血病例;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占比为1.67%,其余患者康复理想,且与医护人员均未感染。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HIV的传染性非常强,且不能根治,此类患者若再患上妇科肿瘤疾病,除了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4],还会加大治疗难度。手术是临床治疗妇科肿瘤的主要方式,由于部分患者术前会出现心理情绪反应,例如紧张、焦虑、烦躁等,若不尽快干预,将会影响到手术效果,因此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在对妇科肿瘤伴HIV感染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时,医护人员除了需要采取整体化护理干预,还要制定有效规范的防护措施,防止接触到患者的污染物、血液和体液等,从而有效预防自身感染[5]。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后,手术顺利完成,除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且患者的临床预后较理想。从中不难发现,围术期护理运用于HIV感染伴妇科肿瘤患者中,能为手术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还有利于预防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
总而言之,HIV感染并妇科肿瘤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作为有效规范的护理方案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史克琴,赵娟.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3):376-377.
[2] 李玲.1例HIV感染病人双侧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围术期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8,16(33):4218-4219.
[3] 李芳,罗红,兰青.围术期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02):224-227.
[4] 许萌,田喜平,张爱华.急诊外伤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69-270.
[5] 姜卫民.个性化手术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