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治愈前后立体视觉的对照研究

2020-02-24刘欣宋曲园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弱视

刘欣 宋曲园

【摘 要】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觉在弱视治疗前及治愈后的恢复状况。方法: 对53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在治疗前和治愈后,分别采取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检查近立体视觉(立体视锐度)及定性远立体视,并分析弱视程度和治愈年龄对立体视觉的影响。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立体视觉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立体视锐度康复好于定性远立体视,治愈前后立体视锐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37,P<0.05)。弱视患病程度影响立体视觉的康复,轻度弱视组康复情况明显好于重度弱视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1,P<0.05),弱视治愈年龄越早,立体视锐度的康复越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8,P<0.05)。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立体视锐度可得到提高;弱视治疗的年龄越早、弱视程度越低,立体视觉康复越好;早期发现、尽早治疗是弱视治愈的根本,是恢复正常立体视觉的有利保障。

【关键词】  弱视;屈光不正;立体视觉

【中图分类号】R777.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003-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metropic amblyopia stereoscopic vision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cure.Methods:Near zero disparity and distant qualitative stereopsis of 53 cases of ametropic amblyopia children we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cure by Yan's stereogram and synoptophore,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amblyopia degrees and different cure age on stereoscopic vision.Results:Stereoscopic vision are restored after amblyopia cure.Near zero disparity rehabilitation is better than distant qualitative stereopsis.The difference of near zero disparity before and after cu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25.737,P<0.05).Different degree of amblyopia affect its stereoscopic vision rehabilitation.The mild amblyopia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severe amblyopia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3.361,P<0.05).Amblyopia cure earlier ag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Near zero disparit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ure age groups(χ2=8.848,P<0.05).Conclusions:After ametropic amblyopia cure, near zero disparity can be improved.Amblyopia treatment earlier age and lower degree,stereoscopic vision rehabilitation will better.Early detection, early treatment is a fundamental rehabilitation of amblyopia.It is a good guarantee to restore normal stereovision.

Key words:Amblyopia;Ametropic;Stereoscopic vision

弱視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发育性眼病,它严重危害儿童的眼部健康。屈光不正性弱视通常是由于儿童在发育期存在屈光不正,而导致的一种弱视类型,临床多见且治愈效果较好[1]。弱视的治愈标准不仅仅是指远视力的提高,同时应该到达立体视觉的恢复。立体视觉是人类感知周围空间高低、远近、深浅、凹凸、前后的一种能力,完善的立体视觉对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2]。本文主要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治疗前、治愈后立体视觉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弱视程度、治愈年龄等因素对立体视觉康复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丰台妇幼眼科诊断、治疗并治愈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5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6例。初诊年龄3~8岁,平均5.1岁;治愈后年龄4~10岁,平均5.9岁。按治愈后年龄分组,小于等于6岁组30人,大于6岁组23人。按弱视程度分组,轻度弱视组23人,中度弱视组20人,重度弱视组10人。经过3~18个月治疗后,此53例患儿基本治愈。

1.2 分组标准 按着弱视程度分为三类:轻度弱视 最佳矫正视力0.6~0.8,中度弱视 最佳矫正视力0.2~0.5,高度弱视 最佳矫正视力≤0.1。按弱视治愈年龄分为两组:小于等于6岁组和大于6岁组。

1.3 检查方法 弱视患儿与治疗前、治愈后分别应用同视机及颜少明《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第二版)》分别检测立体视锐度和定性远立体视。

1.4 测量值定量、定性标准 立体视锐度按视差大小分为:黄斑中心凹立体视≤60°,黄斑立体视80°~200°,周边立体视400°~800°,立体视觉未检出>800°。同视机检测远立体视:以定性按有无记录。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前、治愈后立体视锐度和定性远立体视的对比

2.2 弱视程度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弱视的轻、中、重程度影响其立体视觉的康复情况。轻度弱视组康复情况明显强于重度弱视组,轻、中、重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1,P<0.05),组间两两比较,轻度弱视组与重度弱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9,P=0.010<0.05),轻度弱视组与中度弱视组(χ2=2.728,P=0.256>0.05)、中度弱视组与重度弱视组(χ2=4.964,P=0.17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治愈年龄与弱视治愈后立体视锐度康复的对比

结果显示,治愈年龄越早,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后近立体视觉康复情况越好。小于等于6岁组立体视锐度康复情况好于大于6岁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8,P<0.05)。

3 讨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上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患儿双眼中高度屈光不正,并且未及时矫正而引起,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治愈率较高[3]。但是弱视的治愈不应该仅仅在矫正远视力的恢复,还应达到立体视觉的完善。立体视觉是人类感知周围三维空间的能力,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视觉功能。完善的立体视觉有利于患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并能从根本上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2]。

本研究分别对弱视治疗前、治愈后患儿的远、近立体视觉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近立体视觉随着视力的恢复,提升的情况明显好于同视机测量的远立体视觉。立体视觉的检测分远、近两种仪器,两种不同距离检测仪器,测量值不完全一致。近立体视觉随视力提升较快的原因,主要与其视觉中枢和视力中枢相近,位于枕叶皮质内侧距状裂上下两缘的Broadman17区(右枕叶舌回)及周围的18区(左枕叶)、19区(枕中回),而远立体视在视觉中枢的位置比较复杂,中枢不全位于初级视皮层[4]。因此远立体视觉的恢复比近立体视觉的恢复慢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根據弱视患病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弱视、中度弱视、重度弱视三组。轻度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损害最轻,恢复情况最好。中、重度弱视组患儿立体视觉损害较重,立体视觉治疗耗时长,预后往往很差。本研究轻度弱视组和重度弱视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提示我们,在重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治疗中,应早期添加双眼视觉康复训练,促进立体视觉的完善。

对于"立体视觉发育成熟的时间",国内外一直存在着各种争议。Walsh和Hoyt认为5岁前立体视觉已经发育成熟;Pratke则认为7岁左右才发育成熟[5-7];我国大部分眼科学者认为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3岁到6岁,这个时期同时也是立体视觉能否发育完善的关键时期[8-10]。本研究以6岁为分界线,比较6岁前、后弱视儿童的立体视锐度康复情况。随着弱视儿童视力的基本治愈,6岁及6岁前组立体视锐度,明显好于6岁之后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立体视觉的发育确实存在一定的年龄限制,对弱视的筛防治工作一定要尽早,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作为0-6岁儿童眼保健的专业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弱视的筛防治力度。

参考文献

[1] 王洪峰,王恩荣.对儿童弱视愈后认识的不断深入[A].2011 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编辑部,江苏省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会,2011,6.

[2] 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4] 成娟娟,卢炜.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前后立体视觉的临床初步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1):4-6.

[5] 高曼.对正常和弱视儿童立体视及不等像的检测与临床评价.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

[6] 张举,付晶.不同类型及程度弱视儿童的立体视觉[J].眼科.2008,17:59-62.

[7] 亓昊慧,洪德建.屈光不正性弱视近立体视功能的临床观察.新疆医学,2013,43,14-16.

[8] 朱支那,郑海华,王洪,等.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相关因素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744-745.

[9] 程子昂,谢祥勇.压抑膜与传统遮盖治疗轻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双眼视功能的疗效[J].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4):788-790.

[10] 肖强.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在同量综合弱视治疗下眼调节微波动的变化及主视眼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844-847.

猜你喜欢

弱视
弱视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研究进展
心理干预下弱视儿童分散治疗玩具产品设计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中医特色眼健康管理模式在儿童弱视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小瞳检影法在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的位置辨别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