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2020-02-24穆光远王蕾
穆光远 王蕾
【摘 要】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B组应用中医综合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PSQI、S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A组的79.07%(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失眠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23-02
失眠症即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临床症状表现为易醒、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入睡,甚至是彻夜不眠,或伴有心悸、健忘、头晕等症状,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因此,需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鉴于此,为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对我院90例失眠症患者实施中医综合疗法,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失眠癥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所收治,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各45例。A组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25~77岁,平均(38.67±12.54)岁;病程2~19月,平均(7.15±3.58)月。B组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25~78岁,平均(39.05±12.17)岁;病程2~19月,平均(7.24±3.65)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A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让患者服用维生素B6、谷维素,每次20mg,每天3次,睡前60min服用阿普唑仑,每次0.4mg,每天1次。连续治疗3周。
B组予以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针灸治疗:选择患者三阴交、心俞、神门、四神聪穴,对于肝郁化火者,可加太冲、肝俞穴,对于心胆气虚者,可加丘墟、胆俞穴,对于痰热内扰者,可加合谷、丰隆穴,对于心脾两虚者,可加足三里、脾俞穴,对于阴虚火旺者,可加内关、阳陵泉穴,应用平补平泻法进行针刺,每次6~4穴,每天1次,留针时间控制在1~0.5h,运针2~1次,每日傍晚开展针灸治疗,治疗时间为3周[1]。(2)中药治疗:应用归脾汤加减进行治疗,配方成分:酸枣仁、龙眼肉、黄芪、茯神、白术各18g,木香、人参各9g,甘草6g,远志、当归各3g,用水煎服至300mL,取药汁服用,每日1剂。(3)心理干预:寻找引起患者失眠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使其心情保持愉悦性,并通过放松训练来辅助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通过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值越低,则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好;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判断患者心理状况,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2)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夜间睡眠超过6h,睡眠较深,醒后精神状况较好;显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增加大于3h,睡眠深度提高;有效:失眠症状有所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但小于3h;无效:失眠症状无变化或有加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100%×(有效+显效+治愈)/总例数[2]。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1.0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t值来检验计量资料(x±s);通过X2来检验计数资料(n、%);P<0.05即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PSQI、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PSQI、SAS评分均未有B组理想,两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