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电子货币的威胁及启示
2020-02-24张宸瑄
摘要:从传统的数字货币到如今的密码货币,电子货币从出现开始就不断推陈出新。尽管其优势相较传统货币显而易见,但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给传统经济模式带来新的打击。面对新的挑战,当局更应该吸收借鉴,在电子货币的浪潮到达顶峰之前抢先占据优势。
关键词:电子货币;启示意义
一、绪论
翻开人类文明之书,货币的出现无疑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亚当斯密的实物货币转化为铸币论到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1]”的一般等价物论;从凯恩斯的三重货币论到米什金的五重货币论,新型货币的出现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货币的认知。而新型货币对原有经济体系的冲击更是不可忽视,面对这一切,我们该忧虑吗?
二、电子货币的由来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信息记录方式摆脱了传统的纸笔限制,也使得信息的保存与读取变得更加简便。1958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洲银行用于储蓄业务,60年代自动取款机开始代替出纳业务[2]。之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跨区域的金融服务变成了可能,广义的电子货币也由此产生。初期的电子货币因为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在普及程度上自然依旧无法与纸质货币相比,直到2002年eBay收购PayPal之后,借助不断扩大的网购群体将电子货币推向了更广大的群众。
随后产生的货币种类就逐步抽象化。从Q币等生态内虚拟货币到支付宝等数字法币,再到曾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比特币等密码货币,在给实际生活带来潜在方便的同时,其去中心化的特征也逐渐明显,这给经济稳定和政府调控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电子货币的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纸币也渐渐无法承担越来越巨额的交易以及巨额的国际资金流动。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以某种代码的形式,通过记录资产的归属和转移来代替实物货币的交换,消除了货币实体对经济体量发展的限制,具有极大的优势。
电子货币中的一个分支——密码货币,也是我们的主要讨论内容,以其特有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特征,使跨区域跨国交易更加快速,影响逐渐增大。其点对点的交易方式、多方记录的交易过程和巨大的体量使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不易模仿性,他人只能在已有的密码货币基础上修改而创造新的种类,而不能将已有货币进行复制套利,这使密码货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
四、电子货币的威胁
传统电子货币包含的风险如今已经大为降低,而密码货币带来的挑战才是前所未见的,我们主要分为两类来说。
(一)数字法币
数字法币以法币为基础而发行,如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移动支付方式。常见的的网络支付风险如第三方盗刷、信用和法律风险等自其产生之初到现在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使得近十余年内网络诈骗问题频发。随着支付宝等平台的不断扩张,新的信息盗取手段不断产生,如何更好的保护用户个人财产安全,是网络支付平台需要不断改进的一点,这里不再赘述。
(二)密码货币
密码货币由非对称的密码设计而成,非对称的公钥和私钥可以不借助于中介,实现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以及消息的签名和验证,这打开了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新模式[3]。去中心化且以分布式账本技术为基础的虚拟货币体系,存在特征有交易匿名、资金可跨国自由流动、货币供给量相对固定以及交易不可逆等,存在给市场参与者甚至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风险的可能[4]。
众所周知,当局能够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来调控经济运行,而经济本身也依赖于自动稳定器来进行自我调整,但密码货币却被排除在这之外。密码货币太新,发展太快,人们对密码共识货币和密码信用货币普遍缺乏认识,造成混乱[5]。从2012年开始,全球多个国家的政府先后对此类货币进行压制,但其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其生命力极其顽强,有不可否认的流通优势与全球追捧的熱潮加持,以至于曾经极度膨胀的泡沫,也没有引起人们对于密码货币的忧虑,反倒促进了其普及,给各国财政当局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五、电子货币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数字法币的隐患已经大为降低。而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法币的出现和普及实际上已经告诉企业和政府,若能恰当的结合,电子货币非但不会给经济带来冲击,反之会促进其发展。
去年Tether公司发行USDT——一种在价格上锚定美元的密码货币,今年Facebook宣布即将上线Libra——一种与稳定金融资产挂钩的密码货币,这些密码货币虽然大有覆盖全球的目标,但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些货币完全取代一国法币是不现实的,大可不必恐慌。
对于我国来说,严格的货币管制制度使得尽管新兴密码货币层出不穷,但在国内几乎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政府更应当借此良机,在加强监管,保证已有电子货币稳定的同时静观其变,探寻如何更好的发展数字化的人民币。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电子货币浪潮,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当前具有国际化趋势的电子货币的发展思想,通过人民币的数字化来实现其想要实现的目标。其优势十分明显——与当前大型企业以其私人信用发行货币相比,因为拥有国家信用作为支撑,数字化的人民币将能够更好的走出国门,使人民币参与国际间结算常态化,成为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货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0.
[2]张剑辉.论银行电子化、货币电子化和金融电子化[J].当代财经,1992(6):16-20.
[3]帕尔·佩尔茨尔.深入浅出密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金亚浩,马艳华.电子货币风险及其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2):80-83.
[5]刘昌用.货币的形态:从实物货币到密码货币[J/OL].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
作者简介:张宸瑄(1997-),男,汉族,河南开封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