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传统图案引入平面构成教学的探讨

2020-02-24朱彦霖

科技风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面构成传统图案

朱彦霖

摘要:传统图案与平面构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在基本元素和构成形式等方面具有相通之处,在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及作品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传统图案;平面构成;结合教学

在以往的设计基础教学中,图案和平面构成作为两门课,通常分开进行教学。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同,两者在教学内容上相对独立,因此很少对两门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教学,实践训练也是分开来的。其实,图案和平面构成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将二者有机联系进行教学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呈现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一、传统图案与平面构成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中国传统图案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彩陶上的纹样,便是典型的装饰图案,比较著名的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花瓣纹盆、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舞蹈纹盆等,上面的图案极富装饰意味和形式美感,体现了先民们的审美意识。

不同时期的传统图案及其风格也有变化,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样有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图案形式简洁,具有活力。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以动物纹、几何形、人物纹样为主,其艺术风格多为狞厉、威严。战国时期的装饰图案着重于叙事性,活泼生动。汉代工艺品的装饰图案形式多樣,浑厚大气。唐代装饰图案多为植物花草纹样、动物纹,显示雍容华贵的风格。宋元时期的装饰图案主要表现在瓷器上,秀丽雅致。明清时期随着技术的更新,图案工艺提高,品种更加多样化,装饰也更加繁复。

由此可见,传统图案主要偏向于具象形,当然也有简单的几何抽象形,重视直觉思维,比较感性,富有人情味,装饰图案的寓意性,体现了人们的情感内涵。

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基础教育课,普遍认为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广泛应用于各设计领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日本、香港引进了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随后,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便在各大高校中开展起来。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主要在二维空间里进行视觉表现。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对比、发射、特异、肌理、空间等构成。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来展现形式多样的画面。目前在高校和职业院校等平面构成课中,仍然以对点、线、面进行纯理性的分析和分解为主,作业难免流于纯形式的练习。

所以,平面构成源于西方,又从西方引入我国,构成形式主要偏向于抽象形,多以几何形表达,理性规整,秩序感强,具有机械式的美感。

总体来说,传统图案和平面构成的时代、地域特征不同,传统图案源于我国古代艺术,其传统内容和形象特征体现了图案的文化内涵;而平面构成是以西方现代化科技美学作为基础的艺术,在人们的逻辑思维中形成了对事物的内在普遍性规律。传统图案多具有具象性特征,注重形象思维,感性而充满人情味;而平面构成侧重抽象思维,形象具有抽象性特征,画面理性而具有节奏感和秩序之美。

(二)联系

首先,传统图案和平面构成最基本的元素都是点、线、面。毋庸置疑,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组合构成是最基础的练习。在中国传统图案中,同样不可或缺点、线、面元素,例如有些图案是由几何形构成的,代表珍珠、玉佩的图案往往用一个圆点表示,河流的图案往往由水波纹曲线表示,山川的图案则由三角形表示等等。史前时期的彩陶艺术,纹饰精美,宽带、三角、斜线、波折等几何纹,还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神纹、云雷纹、环带纹等,无不是由点、线、面元素组成。

其次,二者都离不开形式美的法则。在构成中,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有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同样,在传统图案中,对称与均衡也是基本的组织形式,器物上装饰图案的对称性比比皆是,均衡则通过纹样的疏密、虚实、动势等变化处理,在组织上更为丰富,自由度较大。传统图案和平面构成都需要去观察、发现和分析事物之美,提炼元素,然后加以组织变化,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因此,传统图案与平面构成在审美追求上是一致的,也是相通的,具有共同点。

二、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引入传统图案

(一)传统图案中的点、线、面构成

如前文所述,传统图案也是有基本元素点、线、面组成的,例如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面的装饰纹样即是以点为中心的同心圆,还有许多自然流畅的曲线,像平行线纹、旋涡纹,其绘制难度不可小看,要做到用笔用线还有力度的均匀,绝非易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案平铺展开,就是一幅二维纸面上的点、线、面综合构成,是给学生临摹练习的非常好的范本,所以我们不但机械地练习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组合,同样也可以借鉴传统图案,临摹经典图案,在此过程中体会构成的要点与乐趣,欣赏和表现图案之美、构成之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梳理新石器时期不同类型的彩陶文化,观察其装饰图案,整理归纳,制作简单的彩陶图谱,然后临摹这些图谱,进行点、线、面的构成练习。不仅限于原始时期,我们同样可以把不同朝代的工艺品器物上的装饰纹样进行归纳,找出其中点、线、面元素突出的图案,从而进行临摹,这样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某些图案都是具有内涵和美好寓意的,比纯几何抽象式的构成更加生动,而且还可以看出历朝历代传统图案中点、线、面构成的区别与变化,进而为构成作业添加了更多素材。可以说,在西方抽象理性的平面构成中,融入传统图案的元素,添加了更多人情味和情感特征,学生也能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图案的形式美规律,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整理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构成形式的相通

从组织形式看,图案主要有单独图案、适合图案、连续图案等。其中,连续图案又分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以二方连续为例,它是指以一个或一组纹样为基本单位,可以向左右,向上下,或者向对角线方向,进行重复循环、无限延长的连续纹样。左右连续称为“横式”,上下连续称为“纵式”,对角连续称为“斜式”。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方连续图案是一个或一组纹样的重复,具有重复构成的特点。

再从构成的骨骼形式来看,二方连续的形式有散点式、直线式、波浪式等。以散点式为例,它是以一个独立的单独纹样作为基础,然后将这个单独纹样以散点的形式进行重复,中间没有明显的连接线,从而体现出密集的效果,可见,这与平面构成中的重复构成、密集构成是相通的。

在平面构成教学中,一方面可以直接运用传统图案,例如传统图案中封闭的回纹、方胜纹、盘长纹等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可以在构成设计中作为底纹或外框出现,从而产生形象完整的图形式结构。另一方面,鉴于一些传统图案的表现与平面构成中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特征相似,二者形式相通,所以,我们在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可以间接使用传统图案,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向、顺序进行重复排列,渐变排列等,使之产生具有理性和秩序感的图形形象。

传统图案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画面更生动,更具有想象力,通过对传统图案的临摹,设计与创作,可以丰富教学的素材,提供更多的形式与技巧,开阔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传统图案和平面构成结合起来,穿插进行练习,例如点、线、面的综合表现,骨骼的形式练习,重复、近似、渐变等构成练习,掌握形式美的规律,既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图案,了解传统文化,同时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抽象表现能力,以及设计创新能力,无疑是对构成教学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欣.对图案构成的再认识——关于平面构成教学的思考[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5(01):73-76.

[2]郁世萍.解析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的关系[J].美术大观,2013(03):150.

[3]张彩霞.传统图案中的平面构成因素[J].美术大观,2010(12):221.

[4]杨真.平面构成与教学实践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5]邹航英.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图案与平面构成的异同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平面构成传统图案
新媒体环境下的平面构成教学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传统图案与现代文化·生活·设计的关系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Excel图表中平面设计元素的运用
对传统图案的阐释与继承的探讨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与设计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构想与实践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点→线→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