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

2020-02-24杜丙科

科技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中职教育校企合作

杜丙科

摘 要:“校企合作”这一教学理念广泛应用与应用型专业教育之中,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笔者以我校为例,以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希冀能够为各位同行工作者提出借鉴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职教育;机械专业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职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要神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到底何为“校企合作”呢?其实所谓合作自然也就是指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而学生就是参与合作的人,校企合作的过程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孕育人才的过程。机械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学生参加理论还是实训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和工作,所以,学校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而企业则是学生工作的起点,校企合作就是要求学校指导学生将学习和生产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建立符合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和社会转型要求的教育体系,最终培养的人才能够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1 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希望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胜任企业岗位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率,而企业则希望招聘到符合企业岗位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希望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岗位,企业则希望学校能够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快速胜任岗位。从这一层面而言,学校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都是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都是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知道目标和方向,以定向和定量教育为手段来开展教育活动。所以设置中职机械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合理的对中职机械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优化,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正是中职机械专业类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 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2.1 课程设置改革

“源于企业、用于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校企合作对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基于这一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机械专业类课程G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分层分结构设计。以机械制造学科为例,可以按照企业对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的具体需求来制定专业课程和普通文化课程两大类。其中文化课程则以社会共同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而专业课程则以学生个人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学为主要内容,具体可以将专业课程再细分为:工作任务核心课程、以综合专业实践课程、拓展性课程三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完成企业岗位任务的能力、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拓展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满足企业需要。

2.2 课程内容改革

按照课程设置结构,我们也需要针对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首先针对文化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我们主要需要遵循如下几大原则:一是内容显性原则,由于中职学生接受能力较低、基础较差,且重点在于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文化课程不应该成为种子学生的学习压力;二是广泛性原则,中职学生最终面向的是就业不是升学,因此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尽量突破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等基础学科框架束缚,将重点放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上。三是遵循生活性原则,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用更加实用的话语来阐述。

其次是合理的调整专业课程内容,重点以培养学生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所以,机械专业课程内容仍然需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大板块出发,以任务驱动模式的实践知识,而学生掌握技术理论知识的范围程度以够用为度。对此笔者建议学校可以和企业合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和企业文化的校本课程。

2.3 课程实施改革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安排自然也应该与传统课程安排不同。笔者以为我们可以结合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如下安排:首先保证普通文化课程贯穿与整个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以平行排序为主;其次综合实践课程与任务中心课程交替开设;拓展型理论课程排列在顺序后端。至于授课模式建议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人才共育共谋发展,最终形成学校和企业共赢互利的局势。所以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就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讲授式、实验式教学、实训模式外,还可以拓展教学模式。对比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可以開展开展专题讲座。比如可以邀请企业的骨干员工优秀员工到学校开演讲会,给学生将一些机械相关的发展史、企业发展史、企业文化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二是现场指导。这主要针对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我们可以要求企业优秀员工以及资历丰富的员工到现场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针对学生展开现场情境教学和实际操作技能指导,解答学的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和疑问,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三是开展企业培训。比如可以派学生代表去企业见习,可以组织学生假期去企业实习,让学生提前接受岗前培训,了解企业岗位工作安排,以为毕业后就业打好基础。四是学员交流。一方面企业可以派员工到学校来听理论课,和学生一起交流探讨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和企业员工交流沟通,学习工作相关的实践操作,从而实现知识共享共同进步。

3 结语

一言蔽之,校企合作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构建利益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的途径就是学校改革课程体系,开展有针对性、有方向性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既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同时也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共建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赵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2]浅谈中职学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J].顾亚芬.中国培训,2016(24).

[3]杨安园.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开封大学学报,2016(04).

[4]易茜.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8).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中职教育校企合作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