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强党报深度报道提升影响力传播力

2020-02-24王海涛

记者摇篮 2020年1期
关键词:广泛性思辨性价值取向

王海涛

【摘 要】在新的生态格局之下,深度报道无疑正在成为传统媒体赢得受众、应对竞争、开拓生存发展空间的原动力。新时代新要求之下,怎样理解深度报道的内涵,如何做优做强党报深度报道,为读者提供有思想、有力度、有厚度的作品?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尝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

【关键词】显要性   广泛性   思辨性   导向正确   价值取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优做强党报的深度报道,有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深度报道内涵特质

做优做强深度报道,必须准确理解深度报道这一概念的内涵:它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特质。

首先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方式,而非哪一类新闻体裁。它聚焦重大战略部署、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问题等,深入挖掘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其本质和意义,探索其发展趋势。这种报道着重追求的目标有两点:为什么,怎么样。

深度报道的“深”就在于深挖、深刻,其“度”在于有力度、有厚度,通过对新闻事实一个个点的探究,并用理性将其贯通起来,解读剖析事件背后的真相,使受众在思考中获得启迪。

深度报道不能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层上——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它要揭示事件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说,它要通过新闻探索呈现出事件与社会、受众的关系。

总体而言,深度报道具有显要性、广泛性、思辨性三个显著特质。

1.显要性。显要性是指深度报道的对象足够重要,新闻价值大,在时空上、事件上或人物上具有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强大内在力量。

具体来看,显要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某一时间点上发生的事件重大,与区域内的受众或全社会产生同频共振。二是人物的行为具有典范意义。三是事件或人物的行为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广泛性。当今,新闻传播手段多元,受众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很快成为某一重要信息的接收者。深度报道的广泛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受众的广泛。二是影响的广泛。

3.思辨性。思辨性是深度报道最为重要的特质,是其价值存在的灵魂。深度报道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全息组合,加以立体表现,深刻透视事件,字里行间折射出理性的光辉。

二、深度报道选题确立

选题对于深度报道来说极其重要,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源中选出可做的题目,考验的是功力。

1.选题原则。一是导向正确。党媒姓党,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在深度报道选题的实际操作中,要牢牢把好政治关,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来贯彻执行,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二是价值充分。深度报道的内容要坚持价值取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主动担当起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

2.选题范畴。聚焦深度报道选题的生成地后我们发现,其来源多集中在对公众利益有重要影响的领域。

一是国家战略部署或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各地区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又有着很多具体的措施,党媒要学会从中找落点,以小见大。

二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動向,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社会的文明进步表现在方方面面,就当下而言,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垃圾分类、快速发展的5G技术、物联网等都在影响并改变我们和我们的生活。

三是区域或国家重大活动,例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

四是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火灾等。例如,2019年7月3日,辽宁省开原市遭遇龙卷风,造成多人伤亡,受灾人口28628人。在动态播发灾情及救援相关情况后,7月7日,辽宁日报即推出深度报道《合力共建点燃新希望》,党媒的及时发声,为灾后重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深度报道策划采写

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深度报道的基础,也是把报道写得精彩出色的关键一环。调查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四个主要问题:选题做成深度是否可行;找出主线,力争以独家视角呈现报道;为报道提供理论支撑;规避报道风险。

这种前期的调查研究方法包括查阅收集与报道有关的资料,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座谈,和多个采访对象“浅接触”等。同时,要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微观调查、宏观调查结合起来,力求在采访前把问题摸准、找实。

近些年,辽宁日报的深度报道做得有声有色,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高度重视采访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做重大选题前,报社不惜人力物力,会做细致的研究论证,有时准备工作持续几个月。

2.找准视角。视角是精髓,更是深度报道的灵魂。独特的视角是前期准备和采访发现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新闻要素中有效甄别,找到最优视角呢?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一定要心中有大局,把脉这个时代,把脉大背景,让报道与时代需要完美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深度报道作品来;二是要“接地气”,对受众而言,“接地气”就是开卷有益。

3.细致采写。对于深度报道的采写,记者必须拿出工匠精神,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需要灵活运用两个思维:纵向思维,把脉报道对象的过去、现在,并通过事实的呈现告诉读者未来会怎么样;横向思维,用比较的眼光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记者在深度报道的采访中要保持理性,不能随便下结论、随便评判。同时,不忽视任何细节;要有质疑精神,不断地求证;注意规避风险。

深度报道具有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效果,对于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来说,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要多尝试、多探索,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这必将在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过程中,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

猜你喜欢

广泛性思辨性价值取向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早期疗效
文拉法新缓释片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观察
高考作文突出思辨性是正确方向
宣传工作要把握时代性体现广泛性增强实效性注重长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