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在《食品技术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02-24敬思群朱定和张俊艳廖彩虎叶俊

食品工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独学讲授知识点

敬思群,朱定和,张俊艳,廖彩虎,叶俊

韶关学院英东食品学院(韶关 512005)

应用型人才培养本质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双创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1]。产出导向理念(OBE)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学生学习历程结束后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和满意度[2-4],强调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获得的知识、技术及高阶思维能力为导向,对照涵盖8大核心能力的毕业要求,评价专业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具体是以在校生的Capstone项目实施成绩及课程成绩、毕业3~5年校友的教育目标达成度和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来体现的[5]。基于OBE教育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6-8]研究成为近些年热点。秦海宏等[9]做了药理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许玲茜等[10]探讨了《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基于云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应用。“翻转课堂”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不再灌输,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教师提前将课知识框架、课程知识要点的相关视频、PPT等资料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并提出问题,课堂针对性交流,教师再进行引导和知识点总结,研究者一致认为学生有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前的学习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只有老师和学生产生共振时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目标达成度[11]。如何有效地将知识内化并传授给学生,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需而生,对分课堂(简称PAD课堂)创新的教学模式中“亮考帮”独立内化模式是知识内化的高效解决措施[12]。

1 对分课堂在《食品技术原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对分课堂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基于培养高水平思维与能力教育思想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3-14],他认为培养高阶思维的唯一方法是同伴讨论,而当前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不开口,即使开口了,也说不好。学生不开口就等于学生不参与,教学互动欠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分课堂需要教师灌输,但只能占用一半时间,另外一半要留给学生。理想的教学,既要有讲授,又要有讨论。一方面如何把讲授做好? 少讲点,讲好点;另一方面如何把讨论做好?让学生准备充分之后再讨论,言为心声[15]。对分课堂有当堂对分、隔堂对分两种形式,包括教师讲授(45 min)、学生独学(做作业,15 min)、小组讨论(15 min)、师生对话(15 min)四个过程,教师讲授是讲授知识框架、重点和难点内容,使学生产生知识轮廓,掌握新内容要点,没有涉及更多的为什么;学生独学是根据老师的框架去学习框架里的知识点,自问自答,归纳知识,哪些问题理解了,哪些问题没有明白,表现为独学笔记(知识梳理和内化吸收)、常规作业、反思性作业,其中反思性作业就是对分课堂教学中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亮考帮作业”,即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亮闪闪”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思维形成和对知识的归纳,印象深刻的、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将自己有把握的、值得与他人交流的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拿到课堂小组讨论,这就是“考考你”;在独学过程中学生自觉地以批判性思维方式来阅读每一个关注到的知识点,会因为知识的盲点而存在值得拿出来讨论的问题,即“帮帮我”[14]。第3个过程小组讨论是让学生开口说话,在向同学们阐述“亮闪闪”同时提问,进行“考考你”,实际是学习交流,最后通过““帮帮我”达到共识;第4个过程是教师对每组讨论的疑难问题选择性解答,同时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高层次的凝练。讲授对于“内化”起引领作用,内化经过小组讨论得到凝练和升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既兼顾了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15]。

知识框架和重点难点内容由教师讲授之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理解,促进内化,学生在独学基础上围绕讲授内容找出亮点、考点,并形成问题讨论,课堂是知识内容、学习方法、思维能力、讨论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集成,时效高。新讲授的知识点经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并经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点拨,达到对分课堂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的目的[16]。《食品技术原理》教学中对分课堂既有当堂对分,也有隔堂对分,以隔堂对分形式的课堂讨论效果显著,这是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步提高,高阶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同时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基本形成适合食品技术原理教学课堂模式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食品技术原理课程是食品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原理、能分析加工和保藏过程中的食品品质的变化及预防措施;会利用栅栏技术原理将各保藏技术综合用于微生物的控制同时,最大限度保持食品营养及食品感官品质;会根据研究目的科学选择合适的感官鉴定方法;学生具备初步的组织产品的生产过程、根据产品的原料特点选定加工保藏的工艺技术条件的能力,并能预见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进行产品研发和品控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每一项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原则。按技术原理特点将课程内容分为4篇:第1篇物理技术对食品的处理,包括第1章食品的低温处理和保藏、第2章食品的干燥、第3章食品的辐照保藏技术;第2篇化学技术和生物学技术对食品的处理,包括第1章食品的盐制和糖制、第2章食品的烟熏、第3章食品防腐剂、抗氧化剂和食品涂膜剂(保鲜剂)的应用、第4章发酵技术和酶技术;第3篇食品货架期及其预测技术,包括第1章食品质量与储藏之关系、第2章食品质量变化的规律、第3章食品货架寿命及其预测、第4章储存过程中稳定性的数学模型;第4篇食品感官鉴评,包括第1章概述、第2章食品感官鉴评的条件、第3章食品感官鉴评的方法及应用、第4章食品感官鉴评试验数据处理。第1篇原理理解难度大,需要借助于视频、动画等手段使抽象理论具体化;第2篇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较为紧密,很多内容学生可以自学完成,着重在于总结归纳;第3篇内容对学生来讲很多概念和公式是首次接触的,同时需要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着重在于梳理相关知识,引导对阿列纽斯方程、加速寿命试验(ASLT)的理解和应用;第4篇内容容易理解,每一种感官鉴评方法可以认为是并列的关系。

1.2 对分课堂在《食品技术原理》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针对教学内容,合理应用对分课堂模式教学。

(1)对于理解难度大的内容(第1篇),可由教师系统性地讲授理论知识重点、难点内容,在学生完全理解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给出系列紧扣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的题目,要求每组选择一个题目做PPT汇报,每组再出一个问题以自问自答方式在下次对分课的学生讨论环节给学生讲授,最后由教师选择性解疑并总结讨论情况。从学生反馈意见看,学生认为虽然有部分汇报内容似乎将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点重复,但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看是实现螺旋式上升,有利于对知识点巩固。“学生自问自答的PPT汇报”实际上是“亮考帮”作业中的“亮闪闪”,在此环节实施过程中曾出现过听讲学生及时指出汇报学生的错误观点和理论的现象,超出预料,说明学生通过独学达到内化吸收的教育目标,课堂气氛活跃,效率高。此环节进行过程中很容易自然进入“考考你”“帮帮我”环节,达到对分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开展课堂互动的宗旨。

(2)对于学生可以自学完成,着重在于总结归纳的教学内容(第2篇和第4篇),全部由教师讲授,内容繁杂,讲授平铺直叙容易显得枯燥无趣。引入对分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将科研实例融入课堂,并在介绍科研课题实施过程中引入要讲授的知识点,选取重要的部分知识点进行详实的讲解,其他内容教师可以梳理知识框架后,以提纲形式给学生,学生按好、中、差穿插分组,由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后,教师进行总结。如第2篇化学技术和生物学技术对食品的处理中第3章食品防腐剂、抗氧化剂和食品涂膜剂(保鲜剂)的应用内容涉及食品防腐剂、食品抗氧化剂、食品酸化剂、食品涂膜剂几种保鲜剂的种类、性能、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及应用,先向学生介绍指导的挑战杯作品“添加天然防腐剂茴香精油的番茄沙司”[17]及科研论文“石榴皮黄酮在牛奶贮藏中的应用初探”[18],同时讲授食品抗氧化剂的知识点,其他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内化吸收和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和汇报,教师总结各种保鲜剂的特点并指出发展趋势。利用对分课堂,教师不需要把知识框架下的内容详细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给学生高阶思维模式及高效学习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教师“授之以渔”,学生“以渔捕鱼”,有利于学生课后对知识的回顾和反思,促进知识的内化。

(3)对于首次接触,需要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着重在于梳理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教师要设计课前提问、内容回顾教学环节,将相关知识梳理一下,再讲授思维导图、指出重点和难点内容,同时严格要求独学的读书笔记、常规作业、反思性作业(“亮考帮作业”)。如“第3篇食品货架期及其预测技术”要求教师一定要阐述清楚温度效应—阿列纽斯方法,指出常用到的公式及应用方法,阐明加速寿命试验(ASLT)的原理和试验步骤。对分课堂的“独学”过程要求学生到数据库查阅食品货架寿命预测科研文献,做读书笔记,在理解基础上做成PPT并在隔堂对分的第2次课上汇报,并布置相应的常规作业“试应用阿伦尼乌斯方程设计一个研究任一食品的货架寿命的实验方案”,能使学生加强各系统知识点的联接,由学生独立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的系统认识,完成知识体系的升华[19]。

2 食品技术原理对分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的思考

食品技术原理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实施对分模式时,按照高水平思维与能力培养的对分课堂原理,据教学班实际授课情况对对分课堂教学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2.1 做好精讲与留白的分配,避免机械照搬对分学时

隔堂对分通常的课时分配模式:上课,小组讨论(上次内容)30 min,师生对话15 min;教师讲授(新内容)45 min;课后,学生独学(读书笔记,凝练“亮考帮”)。对分课堂的关键逻辑是认为理想的教学既要有讲授,又要有讨论,创新点在于不需要学生提前预习,而是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独学时间进行个人内化吸收,在有准备的条件下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和对问题的共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每天都是满课,没有足够时间完成独学,会导致“亮考帮”没有实质性开展,没有总结,不能提出问题,就对隔堂的小组讨论环节产生负面影响,课堂氛围不足,小组讨论之间没有共鸣,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对分课堂的教师讲授和讨论时间比例划分应根据教学对象自主学习能力和每周上课任务决定,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讲授时间[19]。不必完全按照对分课堂引导式、框架式的讲授(讲授与讨论时间1∶1对分)。如何做好讲授?做到精讲和讲好;如何做好讨论?使学生准备充分,讨论有内容。对所学新内容的讲授与独学的内容切分,既保证讲授的逻辑性、系统性,又要保证学生能在教师讲授的知识框架引领下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和互动交流,是值得在对分课堂教学活动中做持续研究和改进的。在食品技术原理对分课堂教学尝试中,因为2017级教学班每周上课任务很重,将课堂精讲与讨论时间按60+30(2节课,90 min)比例进行,尽量降低学生独学的难度和工作量,这样既保证基本课堂讲授的学时和核心知识点的完整传授,又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保证有效的独学,并以准备充分的状态进入小组讨论环节,达到课堂对分的教学效果。

2.2 提高分组讨论效果,避免课堂分组流于形式

分组讨论是“对分课堂”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要最大化利用分组实行对分,每个小组学生的搭配一定要基于优、中、中、差的原则,这需要教师和学委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摸底,再进行排列组合分组,只有小组水平相当,才可以在分组讨论时产生更多的共鸣,同时学生在每个小组综合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可以在教师要求的时间里完成讨论任务,方能保证分组讨论教学效果的良性循环,否则会流于形式,罗少华[20]也提出相同观点。

2.3 将对分课堂与BOPPPS教学模式结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及时考察“亮考帮”效果,对分课堂模式可以结合BOPPPS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最典型的特征是其将课堂教学切分为6个环节:B(bridge-in,课堂导入),O(objective,课堂目标),P(preassessment,课堂前测),P(Participatory Learning,课堂参与式学习),P(post-assessment,课堂后测),S(summary,课堂总结)[21-22]。在开展食品技术原理对分课堂时,把分组讨论时间压缩出5 min,分组讨论后进行5 min的BOPPPS教学模式中P(postassessment,课堂后测),最后教师总结。将对分课堂与BOPPPS教学模式混合使用更加强化了课堂的时效性。

3 对分课堂在《食品技术原理》课程教学应用的展望

将OBE教育理念贯穿食品技术原理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过程,以教育目标的达成度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时效同时,培养了学生核心能力之专业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专业及行业信息的检索获取能力、团队协作与基本的管理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对分课堂是教师先教,学生后学,不需要学生提前预习,教师讲授并非和盘托出,而是采用提纲模式,为学生列出单元知识框架,并对重点难点加以讲解,这种模式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并没有完全交给学生自学,而是授之以渔,学生“以渔捕鱼”[23]。对分课堂虽然减少了教授讲授时间,但要使学生满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尽管教师是在概括性讲解新内容的知识结构,但仍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条理清晰(学生要求),不要跳跃,否则会使对分课堂实践流于形式,这就要求老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二是要求教师把握“言为心声”的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借语言锻炼来培养思维,独学方式的自主学习,以问题设计为主线的独学笔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4C核心素养[24]。在对分课堂的4个环节中,讲授和全班交流的程度是由老师把控的,如何讲得少而好,如何使小组讨论有内容、有趣,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4C素养随对分课堂进行而不断提高,是值得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深思和探究的问题。

4 结语

培养高水平思维与能力是对分课堂的目标,而4C核心素养是对分课堂的关键,这需要优秀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分课堂的教学兼顾了知识内容传授、高效学习方法的养成、 思维能力与讨论能力锻炼、人际沟通的培养,这些高阶目标是传统的教学法(灌输法)无法做到的。 对分课堂需要教师灌输,但不是占用整个课堂时间,如何根据教学班具体情况划分讲授与独学的知识内容,如何使教学设计能保证学生在内化吸收教学内容的知识要点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分组讨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更深入的探索实践和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独学讲授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多策并举,提高学生数学自主独学能力
重视独学 让学习更有效
落实独学让课堂高效
凝聚课堂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