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本土化模式中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0-02-24何茂昌
何茂昌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1 工匠精神内涵
目前,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核涵义,业界尚未形成定论,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技艺、技能的极致追求,也有学者认为工匠精神指的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等等。其具体的涵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对崇学、修身、立业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为其赋予了道德的内涵,从而成为工匠精神所体现的一种重要特征[1]。第二,细致严苛的职业标准。视细节为成败的标准,严苛把控每道工序、每个部件的质量,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反复推敲、反复琢磨、反复修正每个细微之处,直到实现技艺的精湛和产品的完美。第三,专业敬业的职业精神。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专心钻研,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将个人精神追求融入每件产品、每个细节,赋予产品人格特征和魅力,达到“道、技、品”合一的和谐共生状态。
2 “双元制”对培养工匠精神的作用
“德国制造”因其过硬的技术和品牌,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保障。从目前看,德国制造业依旧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典范。奔驰、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舍弗勒……这些享誉世界的品牌均来自德国制造。与我国某些企业的短命相比,追求工匠精神的德国企业,生命周期普遍较长,据统计有800 多家企业的寿命超过了200 年[2]。
如同一名工匠的培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工匠精神的培育更需系统化支持。故工匠精神的培养,除了历史和精神的传承之外,更要与现代教育制度紧密联系。德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和其具有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所谓“双元制”,是指由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完整的职教体系。简言之,一是职能分担。即职业院校负责学生的文化课、理论课以及实践课程的理论部分,主要培育公民的基础职业素养和理论基础;企业负责技能实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身份双重。受教育者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即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学校教育和企业实习同等重要,都不能偏废。三是标准统一。德国建立了全国性的统一标准,通过制定企业培训指导计划和明确严格的企业学徒考核标准体系等来规范企业学徒的培训。因此,学校和企业在学徒的培训问题上都不能有随意性,所有的培训计划都是信息对称的,学生了解自己应该获得何种技能,企业也可以通过学徒培养来发现和挖掘自己需要的人才。这种双重发力的职教体系会带来双赢的教育效果。学徒经过长时间严格的训练,已经基本具备工匠精神,这也决定了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能自然地延续工匠精神[3]。
“双元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由其特点所决定的。第一,“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这决定了在这种“一对一”的培训过程中,借助情感交流、行为感染、双向沟通,学员完成了对技艺的传承,同时养成了职业性的习惯[4]。第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学员需要完成“理论+实践”的学习任务,其中,理论学习课程立足于整体工作,将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切入点,课程目标不仅包括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等在内的职业核心能力,将“人的培育”作为主体,通过将工作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从“入门者”向“资深职业人”的方向发展。“理论+实践”课程改革的至关重要作用在于培育学生岗位关键能力、激发学生潜能、激励职业发展。实践课程是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而设计并要完成的,来源于本职业核心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实践课程即各环节、各序列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掌握了职业核心工作任务的技术要点从而获得某一职业的技能。第三,规范化的培育标准。学校课程教育中严格按照“双元制”教育准则和规范要求执行,全程保持过程管控和质量监督。企业通过制度和文化约束,帮助学员提高职业能力,严肃职业纪律,形成价值导向,帮助学员在学成毕业到岗后能尽快适应以及融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第四,建立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学生经过“双元制”培训,均需参加院校组织的理论考试,不但要取得高等职业院校颁发的高校毕业证书,同时还要取得行业协会或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才可毕业。学生要获得从事相关工作岗位的从业资格意味着学生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努力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也会全力争取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将获得“双证书”作为目标导向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双元制”本土化模式中高职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探索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我国已经多年,但德国“双元制”的形成有其独特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导致该模式在我国面临着一些诸如中小企业参与学生双元培养的兴趣较低、学校培训师资较为缺乏等现实问题。
从1993 年第一家德国企业落户太仓到现在在太仓的德资企业已有330 多家,是全国德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地处太仓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进行本土化实践而逐渐形成了“定岗双元、三站互动、分段轮换”即学校和企业是双主体,学生又是学徒,在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和企业三个场所轮换接受培训的“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双元制”本土化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渠道。
通过工作实践获得工作体验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工匠精神。也就是需要将工匠精神与所将要从事的职业场景进行关联使学生能更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本质和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追求、理想与信念[5]。“双元制”本土化课程体系正契合了这一要求,该课程体系包括学校承担的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础实践课)、跨企业培训中心承担的该行业或职业核心课程、企业承担的企业岗位技能课程。三部分课程分段轮换实施,使学生的工匠精神在课堂中、实训中、实践中进行系统培育。在“三站互动,分段轮换”过程中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参与可以让学生对职业和岗位有全真的体验尤其是能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本质和价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只从理论上教育学生要有工匠精神的弊端。
2)“双元制”本土化工匠型师资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力保障。
要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具备工匠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引路人和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因此,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的前提和保障。“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双元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三站互动,分段轮换”的实施形式,打造了三支工匠型教师,一支是学校专任教师团队,专业教师不是纯理论课教师,而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的教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知行合一、严谨专注等优秀职业品质。第二支是培训师团队,在培训中引导学生对行业、企业的兴趣和认可。第三支是企业技术骨干团队,采用师徒制通过师傅在工作中自然流露的工匠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徒弟使其自觉传承工匠精神。他们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双元制本土化这一模式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工匠精神。
3)“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
“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平台主要是跨企业培训中心,它是政、行、企、校共同打造的,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出现改变了人才培养中学校单一主体的格局。企业教育性不足、学校职业性不够作为校企合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长期困扰着校企双方,而提供优质的行业培训和全真的企业环境的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跨企业培训中心一方面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利于毕业后缩短在岗位上的适应时间,另一方面还会感受企业文化有利于找到校企文化的契合点和生长点。学生在提前熟悉就业单位的工作场景和企业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工匠精神以在价值观和行为上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
4)“双元制”本土化综合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动力。
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应遵循学生职业发展规律,构建科学综合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倒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需要改革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来激发学生的工匠精神内源性动力。主要由学校评价、培训中心评价和企业评价三部分组成的“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评价体系是多维立体的,不单注重知识、技能的评价,更注重职业素养的评价。学校评价主要涉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模块,跨企业培训中心主要评价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规范、团队协作等模块,企业评价则完全根据企业对合格员工的要求进行评价考核。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倒逼学生关注工匠精神、重视工匠精神、学习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
5)“双元制”本土化文化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土壤。
“双元制”本土化模式中的学校站、跨企业培训中心站、企业站可以通过建设工匠文化环境,以“双元制”文化长廊、德国著名品牌历史等景观标识为元素,实现视觉育人;通过构建“双元制”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体系为规范,引导学生体验和融入“双元制”文化氛围,在“双元制”本土化实践中实现行为育人;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工匠精神宣传教育载体和平台,以“‘双元制’工匠文化大家谈”、“中德工匠精神学子论坛”等活动,营造崇尚劳动、崇尚敬业、崇尚工匠精神的积极氛围,实现活动育人;通过比赛强化学生技艺,以“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培养学生追求技艺的极致和完美,使之成为技艺精湛、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