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的内容制作与传播方式转型
——以央视新闻主播Vlog为例

2020-02-24刘芸汐

视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康辉前台主播

□ 刘芸汐

一、主流媒体转型

主流媒体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流动的变量。在各种媒体不断更迭变化的现在,哪一类媒体对舆论的导向具有控制力,媒体话语的权威性越高,价值观越符合主流思想,就越能反映出此类媒体即将成为或者已经成为为受众所接纳的主流媒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4月28日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为了适应这一必然的发展趋势,主流媒体也已经打破原有的固定形式进行全面突破,开始进入新兴传播阶段。

二、Vlog的兴起

Vlog(Video Blog),即视频播客,是一种以第一视角为主线的短视频记录方式,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媒介、以人物特写的视觉元素呈现的非同步、口语式传播形式。学界和业界公认的最早的Vlog诞生于国外的视频平台YouTube上一位美妆博主的问答视频,这样一种新的互动形式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直到2018年,原创视频博客正式传入我国市场。一些流量明星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视频日志,开始为Vlog的流行埋下了种子。在兴起和发展中,Vlog的视频主题丰富多样,许多博主除了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外,还有一些旅行记录、生活小技能、开箱测评等主题,成为当代年轻人喜爱的一种视频记录方式。

2019年两会时期,Vlog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形态进入新闻媒体领域,丰富了两会的信息,也拓宽了观众的视角。此后,央视新闻主播凭借着这一趋势,也纷纷成为Vlogger(拍摄视频的主体)大军的一员。央视新闻在新浪微博、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以下简称“B站”)等平台上发布了央视新闻主持人康辉拍摄的采访习近平主席出访希腊、巴西的新闻视频,话题为“康辉的Vlog”,这是主流媒体转型的一次有效尝试。

三、内容制作与传播方式

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看,人作为社会人,所有的社会身份都是居于“舞台”前的表演行为。他把表演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一般是指行动者(这里指央视新闻主播)在行动时以一般和固定的方式进行表演,设置出表演的场景,进而呈现给观众;而“后台”是指行动者为了台前表演而做的准备,不想或者限制局外人进入的地方,行动者可以不关注自我形象。但是,在Vlog的呈现中,“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的界限趋于模糊,镜头里也多出现行动者在即将进行“前台”表演时的“后台”准备画面。以往,央视新闻主持人的工作都是在演播室完成,新闻联播都是以直播的形式播放,观众只能看到幕前表演。相较于其他网络红人主播而言,他们的形象、言行都代表着国家、党和人民。而如今短视频的出现推动了Vlog的兴起,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人物,必将要走下神坛顺应时代。

如果说2019年的两会使各大媒体利用Vlog进行了全方位的试练,打破了传统视角,改变了叙事风格,那么2019年11月10日到15日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以及到巴西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又给我们的央视新闻主播走出演播室探索新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传播渠道——“舞台”

从传统的电视荧幕转战到视频网站和新浪微博社交平台,“舞台”也发生着改变。“大国外交最前线”是在新浪微博上开设的官方账号,目前主要是发布央视新闻主播跟随外访的Vlog。在B站上是通过“央视新闻”官方账号播出央视主播跟随外访的Vlog。

《2020年中国微博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5.16亿。其中,移动端占比94%,日活跃用户达2.22亿。23到30岁用户占比最高,移动化趋势持续增强,用户互动热情高。B站是以弹幕视频网站为核心竞争力而出名的动画视频网站,平台上年轻用户聚集且十分活跃。可以通过对弹幕评论进行分析来判断观众的喜好,进而反馈出传统主流媒体转变传播方式之后的传播效果。

选择以上两个平台推出央视新闻主播Vlog,除了这两个平台用户数量庞大、年轻化程度较高以及活跃度高以外,还因为平台的分享转发功能,不仅仅是在平台内部观看、评论、互动,也可以将Vlog通过其他传播渠道实现视频内容的互动交叉,提升视频的曝光度。

(二)报道的内容特征——“前台”

1.选角。在Vlogger的选取上,视频主角是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他们被观众熟知且观众缘较好,在观众心中他们的形象和出镜方式是较为固定化的一类人。这样的“表演者”,若突然转换了出镜和播报的方式,会极大地抓住受众的眼球。

2.选题。“前台”内容是被限定好的,而不是由“表演者”创造的。央视新闻主播Vlog这一类的视频选题,目前主要以展现大型的国际新闻事件为主。因为这一类新闻以往的报道形式比较固定,选题不变,如今在形式上做出改变,能拉伸选题的广度。

3.视角。通过央视主播的第一视角向观众展示了国家主席进行外交活动时新闻背后的故事,可以从多个维度展现出与以往所看到的国际新闻报道所表现的不同的视角和内容,在没有偏离拍摄主题的情况下,会穿插一些工作人员在镜头外的情况。比如,在Vlog中主播刚强打电话直呼:“媳妇,我可知道什么叫Vlog了,做起来太不容易了”,让观众觉得接地气,在拍摄过程中出现不熟练的情况和尴尬的现象时,受众反而会觉得真实且表示理解。

4.表述方式。Vlog运用解说式的表述方式。对当下的情景进行一些讲解,尽管镜头里的新闻主播着正装,但并不让人觉得严肃,这样的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也让观众愿意主动参与其中与主播进行互动。比如微博中,网友@墨玉不忘初心评论:“我又来了,带着我的整理来了,不知道有没有漏的”,然后放出来自己整理的解析。@YH也是杨呼呼评论:“(跟着康帅学知识)比雷埃夫斯——‘扼守通道之地’,地中海最大的港口,‘欧洲南大门’,中国和希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有望成为欧洲最大的港口”。这样的评论内容明显反映出了受众对讲解式的播报形式接受程度较高,“表演者”也扮演好了互动中的角色。

(三)报道的技术特征——“后台”

1.编排方式

在节奏上,先与观众问好,再进入视频的主题,最后埋下伏笔,受众就会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意愿。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小失误,比如康辉在采访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时,由于周围环境嘈杂噪音太大,采访的原声没录进去,康辉很直白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调侃自己是自拍菜鸟。可见表演者必须善于接受观众的暗示,表演者在出现失误时,必须按照特定礼仪行事,以便让观众为其寻找一个开脱的理由。

在主题上,发布的每一条Vlog都会有特定的主题,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比如康辉的第一条Vlog中,拍摄记录了许多小细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办公楼、设备间以及康辉的行李箱所携带的物品,目的是要告诉大家,这些都是为即将到来的随访做准备。但这样的镜头让观众以为自己深入了“舞台后台”,模糊了“前后台”的分界。

在互动上,为了加强观众的参与性,在Vlog中会添加一些与观众互动的信息。比如,“为大家介绍上次视频中所提到的秘密武器。”“我这次的发音对了吗?”“很多网友建议我自拍的时候都用自拍杆儿这样画面里的内容会更加丰富。”这表明Vlogger已经看到了观众所反馈的内容,也尊重并采纳观众的建议。戈夫曼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为了“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而表演”。通过“云交流”这种方式与观众进行沟通,能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话题上,在微博官方账号“大国外交最前线”中发布了两个话题,第一个是“康辉的Vlog”,第二个是“刚强的Vlog”。这样的话题标签会让受众直白地了解到这一类话题的主要内容,也有利于主播打造个人品牌,孵化个人IP。

2.后期

在后期的剪辑上,视频的流畅度良好,在每一个情绪节点都配上了适应的花字表情包或者图片,这种方式起到了一定的润色效果。从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的转场可以看出设计独具匠心。运用后期剪辑的手法,可以去除不愿在“前台”所展现的内容,也可以深化想要展示的方面。

在时间的把控上,Vlog的时长一般在2分钟到5分钟之间,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10分钟。与15秒或60秒的短视频相比,Vlog的时长可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如今处于大数据时代,每人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呈爆炸式的增长态势,所以大多数人更加愿意花少量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个时间长度也符合当下碎片化信息传播规律。

四、结语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将戏剧舞台的语言引入到人们日常的互动与交往中,新闻Vlog成为一种帮助观众全面了解采访准备和新闻内容的辅助工具,这种辅助会更好地反映出大型新闻事件的整体面貌。目前研究的文本是对于外访新闻Vlog的首次尝试,文本内容有限但仍在增加,但从B站和微博的数据来看,尝试转型的传播效果和反馈都不错。在5G时代下,主流媒体应当重塑媒介形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新闻领域运用Vlog,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猜你喜欢

康辉前台主播
爱情该有的模样
康辉: 我在演播室“不务正业”的日子
『人气』主播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第一次做小主播
中国蓝主播
庞鲜、周衍耀室内设计作品
公路电助力 从幕后走向前台
我是小主播
孟晚舟:从前台打杂到华为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