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电影创作”课程实践教学困境与路径优化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2020-11-16郭腾飞
□ 郭腾飞
一、问题的提出:微电影时代的到来
网络新媒体与影视制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碎片化”的受众需求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巨大变革,而微电影因其“微时长”“微投入”“微周期制作”以及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等特性,在新媒体时代迅速发展成一种有效的传播渠道。作为新媒体时代微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微电影问世至今,关于其定义一直备受争议,但从总体上而言,微电影是指“时长少于60分钟(和大电影相区别),主要(首先)是在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及移动设备上播放(和电视栏目片区别),具有电影的讲故事属性(与一般记录性视频相区别)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是时代发展下的一种产物。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微电影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基础;新媒体产业的异军突起改变了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微时代”下碎片化的受众需求为微电影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视频网站之间为吸引受众眼球的竞争给微电影提供了契机;为更好地接近受众,传统广告亟需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广告营销模式,微电影成为广告营销的新阵地,并逐渐受到青睐。2010年12月,一部场面宏大、剧情紧张、制作团队一流的时长为90秒的凯迪拉克汽车广告《一触即发》拉开了广告微电影的序幕。
“微电影作为电影行业与网络媒体的新生事物,因其传播模式的特点,在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和娱乐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加之其传播费用低、效率高、开放性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微电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当下的时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电影因其专业化、大制作、高投入等特点成为电影人的专利,但是低成本、小制作、短周期的微电影改变了传统电影产业“高高在上”的格局,正逐步引领着一段全新的产业变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准入的低门槛,微电影变成一场时代的狂欢,成为新的淘金地,大量的从业人员涌入这个行业,导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乱象横生。
无论大学的职能如何变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从未改变。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响应时代的需求,将微电影创作纳入传媒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本文在分析高校微电影创作课程改革的现实基础以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微电影创作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二、高校“微电影创作”课程改革的现实基础与教学现状
(一)微电影创作课程改革的现实基础
首先是市场对微电影人才的需求。在互联网重构媒介格局的当下,随着媒介融合不断向纵深化推进,传统媒体的转型以及新媒体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微电影人才。而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微电影领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浪潮。由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时、高密度等特点,其更高效的信息传输、更快速的信号响应以及海量的终端接入都迎合了微电影行业的发展需求。“目前国内微电影产业总产值已达到700亿元,年产量达2万多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国内微电影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因此,未来国内微电影市场的发展依然需要大量的微电影人才。
其次,用户生产内容(UGC)到专业生产内容(PGC)的转变要求微电影人才更加专业化。4G时代短视频最大的特征是视频社交化,在内容生产上以UGC模式为主。目前,短视频平台借助UGC模式所表现出的社交性、活跃性和用户黏性使其在众多的新兴媒体中脱颖而出,但是UGC模式所带来的短视频平台内容参差不齐的现象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5G时代的到来,将会对短视频行业的内容生产逻辑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用户生产内容为主将转变为以专业生产内容为主。PGC模式主要依靠专业人士,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使短视频内容更加专业化,从而达到提升传播效果的目的。
从定义来看,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因此,微电影与短视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视频内容是否有故事情节。此外,微电影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手段,在内容上对专业性要求更高。大学生微电影作为微电影的一个分支,越来越成为我国微电影事业的重要储备力量。大学生在微电影制作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属性,但是这种脱离一定情境的专业性与市场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在以PGC模式为主的时代,由于用户对移动端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属性才能创作出被受众认可的微电影作品。
(二)高校微电影创作课程教学现状
1.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导致知识惰性化
当下的微电影创作教学模式主要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为主,而在课堂教学部分,传统的理论讲授极易导致学生的知识惰性化。从教学角度来看,惰性知识是指在学习中已经获得但是在实践中不能及时或正确地提取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惰性知识的养成与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情境因素有关。而在“微电影创作”教学过程中,因课堂上缺乏微电影情境导致的学生与已有知识未建立起关联是形成学生知识惰性化的主要因素。
微电影创作课程内容涵盖主题确定、剧本创作、分镜头脚本、演员选取、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延迟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前期学过的知识与现有知识产生关联,再加上课堂环境脱离现实中的微电影情境,对于课堂上的知识只是一种机械式的获取,从而导致惰性知识的产生,进而导致学生在后期的微电影创作过程中不能及时或准确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2.学习小组角色分工模糊影响作品质量
微电影创作作为一门课程,考核方式是以课程实训(创作微电影作品)为结课作业。但是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所有工作,因此会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微电影创作团队)从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一部微电影作品。对于一个微电影团队来说,往往需要编剧、导演、摄像、后期剪辑、演员、配音师、灯光师等角色,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角色分工不明确以及部分成员作壁上观从而导致作品质量不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团体成员轮流担当团队中的某个角色,最终导致整部作品的风格不统一。
以摄像角色为例,团队中的学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专业知识背景,摄像技能大体上在同一个水准。但是,由于每个人对于构图、色调、镜头运动的使用暗含着自身的理解与拍摄习惯,如果摄像这一角色不固定,极易导致整部作品的风格出现偏差。
3.闭门造车,与市场严重脱轨
作为一门涉及多种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微电影创作课程的开设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为市场输送专业化的微电影人才。大学生微电影作为整个微电影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单元,虽具备原创性强、小投入、小制作、小场景等特点,但是由于受到教育背景、社会阅历、制作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题材选取较为局限,因此较难拍摄出对市场有影响力的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微电影作为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在创作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其艺术性的体现,也要将其专业性与市场相结合。在课程实训过程中,指导学生制作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的作品是能够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创作方向,但是由于学生的思想稍显稚嫩,且大多以校园题材为主题,就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微电影产业需求发生脱节,部分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三、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微电影创作教学优化路径
(一)“情境学习与认知”理论的内涵
作为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认知科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共同影响下得以产生。由于当时的西方学校存在教育与现实情境脱节、知识惰性化等现象,学者们针对学习的研究取向逐渐从认知转向情境。“情境有多种类别,可以分为:物理的或基于任务的(包括人工智能或信息的外部表征);环境的或生态的(如工作坊或商业中心);社会的或互动的(教育、教学或临床背景中)。”“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将个体、社会和环境置于一个统一的架构中,并认为学习应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现实情境而存在,不同的情境对于学习的影响亦不相同。因此,个体的学习应在与社会以及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过程的本质是由情境决定的,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
因此,“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微电影创作”相关的现实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创作微电影的学习认知。
“学习的情境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因此,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出发,在“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导入情景式教学法,将会快速提升学生对微电影相关专业知识的把握,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专业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微电影创作课程实践教学路径的优化
1.打造课堂学习“实践场”,塑造课堂微电影情境
“实践场”是教育心理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印第安纳大学的萨拉A·巴拉布和托马斯M·达菲(Sasha A.Barab&Thomas M.Duffy)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并认为:实践场是一个基于校园或课堂环境而形成的学习场所,通过设置、创设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从而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微电影创作”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打造微电影学习“实践场”,从而创设专业知识学习情境,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的知识惰性化现象。
在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学生模仿经典微电影人物角色还原某些片段的方式塑造课堂微电影情境,从而打造微电影学习“实践场”。微电影创作涉及剧本创作、叙事结构、分镜头脚本以及蒙太奇等理论内容,而剧本创作又是微电影创作的基础。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关理论方面的知识往往通过教师口头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处于机械记忆状态,而这种机械记忆状态所导致的知识惰性化使得学生在后期的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很难灵活运用,进而出现微电影剧本质量不高的现象。通过学生模仿经典微电影人物角色并还原某些片段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这个“实践场”中去体验仿真的微电影情境。由于课堂微电影情境是由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产生,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角色之间的交流、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叙事结构的变化,因而在这个“实践场”中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2.明确角色分工,创设创作情境
如前文所述,微电影创作很难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通常是团队协作。但是,由于高校微电影创作互动学习小组是以结课作业为基础而组建的,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会导致一些混学分以及应付作业的不良现象,加之角色分工模糊而导致的创作风格不统一以及小组成员之间意见难以调和,最终出现作品质量不高甚至难以成形的现象。因此,在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们明确各个角色的具体职责,然后根据学生自身兴趣与特长,经过老师的协调,确定每个学生在互动学习小组中担任的角色,从而达到模拟现实的创作情境。
在学习微电影创作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摄像基础、创意写作、非线性编辑等专业基础知识,由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不同,因而会对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擅长。因此,在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中组建互动学习小组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统一协调,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明确且完整。通过这种方式,小组成员因具体的角色会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创设出与现实环境相类似的创作情境——剧组。在这种创作情境下,学生们各司其职,对微电影创作阶段性的工作有一定的质量保证。此外,由于学生们在校内的微电影创作实践中明确各个角色的职责,加之在实践中不断地强化某一角色的功能,毕业后能快速地适应工作节奏,以符合工作时的角色需要。
3.校企合作,打造“实践共同体”
“实践场”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设置的功能性学习情境。但是,从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来看,“实践场”的创设只能在某一方面设置情境从而改善学生的惰性化学习,其作为一个学习背景依然是与真实情况相隔离的。因此,人类学家在对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实践共同体”由莱夫和温格于1991年提出,并以此说明共同体对于个体实践的重要性。“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学习者要想从新手成长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就必须参与到共同体的真实活动中去”。因此,在“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市场情境中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市场意识。
四、结语
作为目前一种较为流行的传播手段,微电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高校微电影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微电影创作涉及多种专业知识,并且实践性较强,作为高校教师,应结合当下的时代环境特别是即将到来的5G时代,转变教学思路,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出发,在“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导入情境式教学,从课堂情境、创作情境以及市场情境三个方面打破当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高校微电影人才培养模式,为市场输送专业化的微电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