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2020-02-24王萌
王 萌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一、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现状
2020年5月14日,教育部吕玉刚司长在《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考虑》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现阶段大规模在线教育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暴露出网络运行保障能力还存在不足,体系化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不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以及线上教育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不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破解。”目前的英语翻译教学也存在以上问题,因此,探索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本文以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为例,将2017级英语专业255名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在英语翻译课堂中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地探讨,并对学生在英语翻译课上学习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实践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全面总结,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具有可行性的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2020年上半年的英语翻译课堂中,尽管许多教师运用网络平台时采用互动性较强、可实时进行沟通的网络直播在线教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材内容与人才需求脱节
翻译课教材内容陈旧、更新慢。大篇幅用于翻译理论知识的讲解,且作为练习的翻译素材侧重于文学作品节选,而现实中日常的翻译工作,需要翻译的内容大多与文学无关,常常会涉及某个专业领域(比如法律、建筑、医学等领域)的翻译,而专业领域的翻译需要翻译人员能够理解并准确地翻译出专业术语。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英语、汉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做到术业有专攻。此外,教材中关于翻译技术的详细讲解较少、内容更新较慢,例如对Trados等常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具体操作讲解较少。在日常的翻译工作中,为了确保翻译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常常会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当前的英语翻译教学内容脱离时代,导致学校培养的翻译专业学生有悖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教师运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直播教学。然而,针对英语翻译这门课的教学,多数教师虽然运用网络平台的在线分享屏幕功能,但仅仅局限于将教学需要讲授的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而不能够熟练运用SDL Trados Studio、OmegaT等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地进行翻译教学。当前的教学方法流于表面形式的先进,而忽略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行英语翻译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重理论、流于形式而脱离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翻译协同合作不够深入。
(三)测试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英语翻译的测试大多采用做试卷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无论是在线做试卷还是线下做试卷,试卷内容大多源自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材,试题一般是选取教材中的某一段原文让学生进行翻译。这种测试方式相当于简单地测试学生的记忆力,而不是在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测试的重点与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相差甚远,这种测试方式无法准确评估学生是否胜任某一领域的翻译工作。
二、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一)数字化时代背景分析
数字化教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充分利用了电子设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室均配有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教师和学生已经普遍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这有利于顺利开展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学紧随时代变化,教学资源不局限于教材,可以选择近期发生的热点新闻以确保内容的新颖性,可以采用随时在网上沟通的教学方式以确保形式的多样性,做到与时俱进。数字化背景下更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翻译学习资料。
(二)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可实行方式
1.重新定位翻译教学
与传统的翻译教学不同,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整合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翻译课程相关资源,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翻译的能力。教师不再是课堂上传授知识的主角,而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监督者;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各种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翻译实践,了解翻译的相关知识,探索翻译的过程。
2.提升英语翻译教师能力
在英语翻译课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能力在数字化翻译教学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能力。
1)运用数字化翻译教学平台。在课前任务、课堂教学、批改作业、与学生互动等方面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具备熟练掌握运用SDL Trados Studio、OmegaT等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
2)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参加有关英语翻译研究及英语翻译教学研究的国内外会议,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探究最新的翻译研究成果。培养共享理念,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共享有关翻译的最新研究成果、翻译教学资源、翻译技巧、翻译工具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做到与时代共同进步。
3)研究翻译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方法,将各类中外翻译理论,如严复的“信、达、雅”、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等理论熟记于心,理解其本质,努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3.构建数字化翻译教学的平台
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是进行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条件。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知识的传播。在课堂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用的计算机应配备基本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常用的有SDL Trados Studio、OmegaT等软件,在线翻译软件有“金山词霸”“有道翻译”“google翻译”“百度翻译”等。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各类行业术语的翻译进行训练,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创建属于自己的小型语料库。
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这种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不仅包括传统的课堂互动,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例如微信、QQ、微博等)、在线协作平台实现师生网络互动,也可以在“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直播平台实现师生面对面的交流、答疑解惑。数字化互动平台便于共享资源,实现老师、学生之间随时随地探讨英语翻译相关问题的互动模式。
4.翻译作业的布置
数字化翻译作业的布置可依托网络平台或者班级交流群。数字化英语翻译作业的内容和完成方式与传统英语翻译作业的内容和完成方式相比有所不同。数字化英语翻译作业在内容上更加多元化、更新更及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加入时事、不同专业领域的翻译素材,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作业内容。数字化英语翻译作业有助于不断扩展学生英语翻译作业素材的广度,增进学生对各领域知识,尤其是专业术语的深入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出学生各自擅长的翻译领域。数字化英语翻译作业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独立完成及多人在线协同作业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SDL Trados Studio、OmegaT等软件建立个人常用语料库。数字化英语翻译作业的优点在于内容和形式多样、可永久保存、可随时随地完成。
5.翻译测试的设置
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英语翻译测试。数字时代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测试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各专业领域的学习情况针对其重点研究的专业领域进行测试,这样的测试更有针对性,更能够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线即可进行英语翻译测试,在测试中加入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CAT)进行翻译的考核,测试结束后即可查看测试结果。这种便捷而有针对性的测试方式便于学生随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三、英语翻译课程设计
进行数字化英语翻译课程的设计,要将重点放在夯实学生的英语翻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化的翻译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兴趣,注重翻译过程和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灵活地使用各种翻译工具解决翻译难题、提高翻译效率的能力。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资源丰富,这种突破文本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及运用数字化翻译技术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以及从事翻译项目管理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掌握数字化翻译工具
英语翻译教学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使用数字化翻译工具的能力。
1.资源搜索的能力
资源搜索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包括互联网资源、语料库资源及各种应用程序(即APP)的检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利用互联网快速有效地搜索信息的能力,又要鼓励学生构建个人语料库,利用语料库资源搜索单词的用法和搭配。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一个词在同一篇文章不同位置出现时译文的一致性,也可以提高翻译文本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学生还应了解常见的翻译应用程序,如“有道词典”“金山词霸”“灵格斯词霸”等。
2. 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能力
数字化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和大型企业要求求职者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内外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使用SDL Trados Studio 2019建立个人语料库并掌握常用的记忆库制作工具(如TMXMALL在线对齐,ABBYY Alignerl + Xbench,Glossary Converter等)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在英语翻译项目中运用各类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的能力。
3.协同翻译的能力
翻译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新闻的翻译或者急需稿件的翻译,通常需要多人合作来完成。运用Trados进行翻译可以建立语料库,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重复的语句,辅助翻译软件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提示,确保了在多人翻译相同词句时译文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线协作翻译平台便于实时讨论、实时共享、实时审校,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进而提高译文质量。
4.排版能力
锻炼学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能力及快速处理文本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
中国翻译协会组织编制了《翻译服务培训要求》《翻译服务采购指南第2部分:口译》及《译员职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三项标准规范。其中《译员职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师主导编制的中国首部翻译职业道德规范,2019年11月9日,由中国翻译协会在新中国翻译事业70年论坛暨2019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大会上正式发布。在今后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参照这些翻译行业已成文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其职业行为。
2.持续学习的精神
对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英汉之间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肩负着我国与国外进行沟通交流的历史使命。在国内外的日常生活中会频频涌现新词、热词,从事翻译这一职业,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3.语言功底扎实、知识面广
扎实的汉语、英语语言知识是翻译的基础。一位合格的翻译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译入语和译出语。从事英语翻译的专业人员,应该在精通英语、汉语的基础上,全面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关注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这对于准确又恰当地翻译文本十分重要。
(三)实践效果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更富有挑战。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构建、运用语料库的技术,进而分析学生自建的语料库,并评估其翻译质量。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他们需要主动建立自己的小型语料库并运用数字化翻译工具进行翻译学习和实践。
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数字化翻译教学可通过使用语料库、视频、音频等各类信息技术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在翻译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提升翻译能力。
四、结语
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目标,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脱离了新时代的需求,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调整。在数字化时代,翻译活动依托互联网可以得到更加高效、快速的发展。许多电子工具(如科大讯飞研发的翻译器、科大讯飞智能语音鼠标)、在线翻译软件(如“金山词霸”“有道翻译”“百度翻译”“谷歌翻译”)以及翻译工具(如依托Trados Studios自建的语料库和术语库)都是进行英汉、汉英翻译的利器。这种变化使“一本词典即可做翻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不是为了弥补传统翻译教学的不足,而是要重新定位翻译教学,构建数字化翻译平台,将数字化教学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在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翻译能力培养不仅包括语言能力培养,更包含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相关技能的训练,这种数字化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为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