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20-02-24龙杰
龙杰
(贵州商学院 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4)
高等教育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多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吸纳,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思维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的培养就会产生一定影响.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优化传统讲授教学法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势必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应用写作课程理化程度浅,一看就懂;应用文程式性较强,一写就错;课堂教学相对枯燥,学生容易出现疲劳感,常常是一听就睡的情况,本研究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对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对分课堂及其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1.1 对分课堂教学理念
对分课堂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是:把课堂对分成两半,一半时间由教师讲授重点难点知识,采用精讲留白式的讲授方法;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内化吸收、讨论、汇报交流.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讲课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错开,这样学生在课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内化吸收,然后把学习成果带到课堂上来讨论,使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课堂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有效学习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2 对分课堂实施的作用
(1)促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对分课堂强调以学生学习内化吸收为主,“教师作为一个学习的指路人,更多的赋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学习”[1],教学主体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教学中只起设计、指导、督促的作用,知识的获得与建构靠学生自主完成.
(2)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应用写作对分课堂注重教学的过程,课程评价放在学习过程之中,学生须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应用写作课程学习的成果.一方面,学生要为完成应用写作课学习而努力,必须把心思投入到平时小组的学习中去,加上小组成员的相互监督、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性、习惯性活动.另一方面,对分课堂教学“不仅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还可以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2].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应用写作对分课堂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工合作,在学习中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不时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提升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同时,“对分课堂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极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和掌控学生讨论的节奏”[3].
对分课堂把教师从不厌其繁、不厌其详的讲授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向更高更广阔的空间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把相对枯燥的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变为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的一门课程,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应用写作课程的意义和作用,逐步认识到应用文写作与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
2 对分课堂在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1)讲授对分课堂的要求、流程及实施对分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要求学生分组,分组原则为:(1)4~6人一组,设组长一人;(2)组员男女搭配,成绩优良中差搭配,善言谈的和不善言谈的搭配;(3)组长主持讨论并记录,并在课始汇报小组的讨论情况;(4)下次课重新分组,原则不变,组员不同,这样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同学,优化讨论环境;(5)鼓励每个人都争取当组长,原则上组长不连任三次以上.
重点强调实施对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产生渴望感,从思想上乐意接受对分课堂教学.除了个别知识点以外,基本上采取隔堂对分,这样学生就有一周的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内化吸收.把学习的结果进行讨论、分享.充分展示学生学习心得体会中的亮点;把核心知识点作考核要素;遇到难题、困惑时教师同学合作——这是对分课堂的精华所在.
(2)讲授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
基础知识采用“留白式”讲授,“聚焦于知识结构的重点和难点,把细节留白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内化吸收和讨论中完成.讲授不同于传统讲授,传统讲授中,教师把目标物打包成一个完美、精致、漂亮的整体,谋划好、连通好各个细节、各个步骤,然后把打包好的整体告知学生,让学生去学习.这个打包好的整体也构成了标准答案,用以对学生的课业成果进行评价”[4].
应用写作基本知识主要讲应用文写作相关概念;应用文写作与文学的区别;应用文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等.学生课外要内化、吸收、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应用文写作与文学的区别,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从主题到材料,从结构到用语的不同,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文写作与文学的差异.经过讨论后,“各小组利用不同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结论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可以采用个人陈述、小组陈述等汇报形式”[5].
(3)讲授日常应用文写作
日常应用文写作内容较简单,如果教师讲得多,留给学生的空间就少,“这导致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主动性”[6].主要让学生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在课堂上写作条据,如请假条、借条等.写好后让学生之间对比,分析同学之间作品的异同,以及产生区别的原因.学生通过比较讨论,教师点评,认识逐渐统一,“通过交流,他们习得了新的思考角度”[7],然后就能写出规范的条据.
书信教学前,布置学生写一封家书,教师只布置写作任务说明写作要求,书信的理论知识不讲.写完后分组讨论、修改.部分学生写得内容单薄,只写在校基本情况,请家人放心;写未来的打算也是几句话,并且没有任何感情.再有就是语言不得体,使用口语较多,不用书面语,用语不看对象、不看场合等等.教师就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讨论中对照感情深厚的书信.这次分组教师把作业收上来后,按作业的优良中差搭配分组,使每组尽可能有好的作业,避免好作业与差作业不均,这样便于讨论、对比,学习他人的长处.讨论完后,鼓励学生充实修改作业,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进与提升.再如请柬、欢迎词、欢送词等要求学生以个人生日聚会为主题进行写作,然后讨论、修改.实践证明,写作-讨论-修改-再写作是较为有效的应用文写作教学途径.
(4)学习事务文书写作
事务文书重点讲授计划和总结.教师简要讲基本要求和基本理论,然后让学生写作,写完之后,先分组讨论、修改,再跨组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讨论、修改中要综合大家写得好的地方,分析这些地方为什么写得好,最后写成的计划、总结其实是集体写作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似乎掌握了,但掌握得不牢固,甚至个别似是而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过一段时间,得让学生再写计划、总结,这一次写作要当堂完成且不能看上次的作业.
经过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写作要求,逐步养成了写作习惯.这时可布置学生写作相对复杂的事务文书,如调查报告.写作调查报告时可安排学生就近调查学生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几项写作任务:设计调查问卷、聘请教师当顾问写作聘请书、给后勤集团开具介绍信、调查材料汇总、调查报告提纲、调查报告写作,其中,调查报告写作是这次任务的重点.因为是综合训练,要全面地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要求学生写作5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写完后先至少3次分组进行反复讨论、修改,再本组讨论,跨组讨论.“分组学习最大的好处是学生以主导的身份和地位,成为学习进行中真正的主人.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动力,积极与老师和其他组员交流沟通”[8].整个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进行探究式学习,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分组的自主学习中建构自己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5)学习公务文书写作
学生写作公务文书,主要结合校园活动展开,用任务驱动法完成.如学校经常举办主题演讲活动,可就演讲活动发通知;举办演讲活动如果要征得校方同意或需要经费,写请示;演讲活动准备得如何,开展得怎么样,得向有关部门汇报,写报告;举办活动中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发函;在准备阶段,要召开有关会议,写会议纪要.演讲活动还可以延伸到公务文书以外的写作,如张贴海报,聘请评委写聘书,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发请柬、邀请函;活动如何开展,制定方案;活动结束,写总结;活动过程中写消息报导;活动中要借东西领用物品,写借条、领条;有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参加,写请假条;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写演讲稿.一项演讲活动就能完成多种文书的写作训练.“这些写作任务都是学生自己参加活动后进行的,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大多数学生愿意去写,少数学生虽不很情愿但有组织者的要求和教师布置的任务,也不得不去写.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去解决,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9].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有何困难,是否有学习的热情,是否有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完成写作任务.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跟踪学生课外学习情况,在项目管理上实现有效指导和监督.
3 对分课堂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对分课堂开始遭到一部分学生的反对,因为对分课堂侵犯了这部分学生的“权利”:上课没时间玩手机,没机会偷懒开小差,课后不能随心所欲地玩,因为要写作,要学习,要内化吸收,要讨论,这些都占用了这部分学生宝贵的业余时间.但是通过一段时间对分后,学生渐渐地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一是有教师布置的任务,二是有组长组员的要求与督促,三是逐渐养成了习惯.“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会一蹴而就,是逐渐积累的过程,一旦形成自觉,会自然而然地反应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自主学习与自我效能的良性循环”[10].学生从讨论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讨论中学到合作与共享共赢,从讨论中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能根据自己身边的事进行主动写作,因为教师一开始就要求,应用写作成绩根据写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参与讨论的程度来评定成绩,不再进行期末考试,原则上不予补考,凡是全程认真参与教学活动的成绩都不会差.
学生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养成了主动写作的习惯,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基本避开了原来枯燥乏味的讲授模式.“教师讲授的时间缩短,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会更加全神贯注.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变强,需要教师有更强的变通能力,指导性成分提升,教师由传统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11].
4 对分课堂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反思
多年来,贵州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对应用写作课程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将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果撰写成论文,已发表应用写作教学论文16篇,编写出版《应用写作教程》《新编应用文写作教程》教材两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应写作课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些问题.
(1)教学改革未得到学院的积极支持
学院虽早已提出要进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但学院的常规管理仍在传统模式上,教学管理观念更新太慢.“认为教学方法改革很重要,但没必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各个高校口头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却轻视,在整个国家层面教学方法研究也是个上不来台面的小把戏,要教师改变‘一言堂’式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难”[12].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既要适应学院的管理考核模式,又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不少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因为进行改革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现今全面开展绩效考核的制度下,大多数教师为了完成或增加工作量,都特别注重数量的增加,再加上科研的压力,在教学上搞一些创新或变化的积极性十分微弱”[13].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堂组织能力、知识结构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加上与学院的管理方式难免有不和谐的地方,不少教师没有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改革的队伍里来,仍采用稳妥省心的传统讲授法教学.
(3)对分课堂教学在实施之初遭到部分学生的反对
这些学生认为加重了作业负担,课外要做的事多,不愿意去做,有的学生甚至用不做作业来消极抵抗,虽经反复做思想工作,但仍有极少数学生不配合,不完成作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改革是失败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喜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4)学院没有实践基地,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学生写作的应用文学生腔很浓,虽然学生的写作大部分是根据学院开展的活动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来写,但校园活动毕竟与社会实践的应用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能建立写作实践基地,如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让学生到单位去顶岗实习,把单位的写作任务交由学生来完成,相信他们的写作水平会得到很大提高,而这需要学院、社会、国家多方面的支持.
(5)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看学生学会了没有,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了没有,考试成绩如何等等.要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意识、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要胸怀天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荷担前行,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