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log的日常生活叙事化探析

2020-02-24李怡文

视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叙事学仪式生活

□ 李怡文

Vlog,即视频博客,指的是一种集文字、图像和音频于一体,经过专业手段剪辑美化后,能够个性化展示视频创作者日常生活的视频日记。通常一个Vlog的时长在1到20分钟之间,主要以创作者自己日常生活片段为拍摄内容,拍摄方式多为拍摄者手持摄影设备边走边拍,对着镜头自述,以第一视角为主的形式相对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细节。作为一种全新的日常生活记录方式,Vlog也成为日常生活叙事化的典型代表。

一、叙事与日常生活

早期国内的叙事学研究受西方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影响较大,一般学术界认为“叙事学是研究叙事本质、形式和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有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①。正因如此,早期的叙事学研究一般只聚焦于艺术文本的叙事上,主要以小说为研究原型。直到80年代的叙述转向,才使得叙述突破了小说的阈限,进入了不同的媒介。而理论界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最早是从社会学和哲学领域开始的,而后才慢慢发展到美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匈牙利学者阿格妮丝·赫勒把“日常生活”定义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②

美国学者阿瑟·阿萨·伯格在研究中表示日常生活与叙事有许多不同之处。伯格对“叙事的定义”和“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区别”进行了如下阐释:“叙事就是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人、昆虫等身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日常生活或多或少地自动发展,直到我们死去,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看到顺序和叙事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叙事。”③在《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一书中,他也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如表1)。

但唯物主义的艺术观认为艺术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艺术来源于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艺术产生的源泉。所以日常生活自然也成为艺术作品重要的表达范畴。“尽管叙事与日常生活有许多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叙事的方式构建我们的日常生活,换句话说,我们无时不在把我们的日常生活叙事化。”④

二、Vlog的日常生活叙事化特征

(一)叙事内容的碎片化。“碎片化(Fragmentation)”源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概念,作为后现代主义电影中常见的情节结构形式,它所主导的就是去中心化、无深度化和无原则化⑤。Vlog作为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化特征的影像,在影像创作中会追求鲜明的个人特征和叙事风格,所以Vlog采用碎片化内容的拼接,打破常规叙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这样不仅消解了精英影像(如电影)的神圣感,而且还可以为创作者打造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标签。其次,内容碎片化的Vlog传播主体呈现出非职业化、个体化、全民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非专业视频内容生产者进入到Vlog的创作之中,使Vlog具有显著的大众文化特征。

(二)叙事结构散点化。叙事结构是叙事的基本框架,包括开头、情节、结尾等各要素的安排方式。为了满足叙事内容碎片化的需要,Vlog在叙事结构上也采用了比较特殊的形式:有意识地把开端和结局压缩,有一些情节在不必要时被倍速播放或者直接强制省略,马上切换到另一个场景,由此使Vlog的叙事结构呈现出散点化的特征。这种非完整性结构可以使观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故事的叙述之中,不会因为铺陈太多情节而使整体结构过于冗杂,能快速满足观众“碎片化”的观看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有效信息。

(三)叙事时空压缩化。在叙事时间上,Vlog的叙事时间呈现出了多串连的特征。它对故事发展过程进行大幅度的缩减,让情节展示从过去对自然发生时间的模仿,变成用多个直接因果点作为连接,使整个叙事时间既高度概括,又具有相关性。但是叙事时间的缩短,会对观众观赏的心理时间和剧情展示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叙事空间上,Vlog采用了拼接杂糅的方法。在Vlog中空间的转换不依据情节因素,而是根据叙事者实际拍摄情况。所以Vlog的场景转换并不是为了让叙事更加生动,只是为了弥补叙事时间上的不足。在Vlog中所有的空间都有意地被淡化,不会对某一个情节的空间做深入的挖掘。这样有利于通过多个空间的拼接来延长观众观赏的心理时间。

三、Vlog日常生活叙事化的意义构建

随着媒介社会“视觉化时代”的到来,影像生产成为创造大众文化、彰显自我话语权的一种重要形式。Vlog的日常生活叙事化,充分展现了大众对社会生活的关照,展现了Vlog生产者对现实生活的客观认识和审美观,表现了创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一)生活仪式感的回归。哈里森从艺术与仪式的情感关系出发,对“仪式”的定义是:“仪式是从现实生活到作为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照和激情的艺术的过渡阶段,它构成了一种想象世界的生活(精神生活),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⑥Vlog的制作者其实就是在寻回生活的仪式感。创作者深度地袒露生活并抒发情感,用高级感的配乐和技巧性的剪辑方式向观众传递自己的审美,让整个Vlog呈现出浪漫主义的文艺画风。在充满仪式感的镜头语言中,展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对于观众来说,观看Vlog其实是一种间接参与的仪式感体验。观众会受到Vlog拍摄者的影响,通过观看视频与Vlog拍摄者达到生活态度和情感上的共鸣。

(二)趋近于真实的自我呈现。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指出:“这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在前台和后台的场景中来回转换。”⑦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伪装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们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可能都是精心设计和包装过的。但在Vlog中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因为Vlog是对日常生活动态的记录,本质是记录自己最真实、最日常的状态,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短视频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当创作者把视角私人化,把自己的“后台生活空间”变为“舞台”,在前台的公共空间谈论属于后台的内容时,就完成了后台前置的转换。无法时刻“伪装自己”的创作者就会向观众表现出一个趋近于真实的自我呈现状态。

四、结语

Vlog作为一种新型的日常生活记录影像,是日常生活叙事化的典型代表。日常生活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日常生活扩大了叙事学的研究范围。Vlog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叙事化”表达,源自影像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种影像语言的运用,使日常生活的叙事更加精致化和更具吸引力。作为一种记录日常生活的新形式以及短视频的新风口,Vlog如何既保持记录最真实日常生活的初衷又能很好地进行商业变现,是下一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3.

②[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

③[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嫒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④[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嫒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3.

⑤吴一夫.PGC模式微纪录片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7.

⑥张士闪.简·艾伦·哈里森的《古代艺术与仪式》[J].民俗研究,2012(02):2.

⑦[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44.

猜你喜欢

叙事学仪式生活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Talking strategies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