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中华“和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0-02-24张桂梅
张桂梅,张 平
(三明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掘了中国“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将和合文化与中国当代实践需要相结合,不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且创造性地传承发展了和合文化。
一、和合文化的缘起
和合文化是中国各时代哲学思想文化中普遍推崇和传扬的一种人文精神,反映了历代哲学家们对复杂世界中各种差异、矛盾事物间关系的认知与矛盾的、动态的和谐观的建构。和合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思维范式,贯穿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进程,有强大生命力、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
“和”,“调也”[1](P48),繁体字为“龢”,形旁是“龠”,“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1](P48)。“和”的本义是指以三孔乐器吹出的乐曲来“调和”其他乐器弹奏出来的乐音,后被引申为有差异的诸多元素被和谐融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种融合状态是尊重各种原始物态自身特点基础上的一种和谐共存。“合”字是象形字,甲骨文中该字像个有盖子的食器,本意为闭合、盖合,后引申为多元、异质元素间通过相互合作、融合、结合、联合等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和”与“合”古意相通,含义相近。
“和合文化”始于先秦时期,核心思想是指在尊重多元化、差异化的前提下,把相互矛盾的多种事物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并在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由此可见,和合文化体现了一种矛盾的和谐共存、动态的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如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差异化和谐共存才能孕育世间万物,同一事物难以推动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周易》亦道:“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卷一),意思是保全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和谐,就是最高的和谐状态。和合思想也被广泛引申为治国思想,如《国语·郑语》中说,“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融合统一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美德,保障了百姓间的和睦相处。这也是可以追溯的最早的将“和”““合”两词合并使用的典籍文献。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管子集校·兵法》),意思是说,用“道”和“德”引导和教育民众,民众就能和睦团结,就能和谐一致,使天下顺服。墨子从家庭和睦推及天下,提出:“……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墨子·尚同中》)
秦汉以来,和合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推动了中国儒、释、道家等各种哲学思想的冲突融合,而且也是中国近千年来政治、外交、民生等政策的重要思想根基之一。
二、习近平对和合文化内涵的揭示
习近平深刻领悟和合文化的精髓和深厚底蕴,他说:“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华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2](P150)和谐就是指相互矛盾的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达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状态。他说:“中国‘和合’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3]习近平提出的“四观”是对中国几千年“和合”文化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精炼总结。
(一)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和合文化中蕴含深刻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生态智慧。中华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易经》强调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对立统一,提出 “与天地合其德”,认为天道“始万物”、地道“生万物”、人道“成万物”,三者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天地同流”。道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彰显了整个世界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的有机关联、和谐一体的关系。习近平进一步对 “和合精神”的天人合一进行解读:“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音律的和谐;青山绿水,山峦峰谷,这是自然的和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人合一,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3]
(二)和合文化中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亦隐含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一体”的世界观,即天下各国和睦共处、相互合作、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协”即协调,“协”是手段,“和”是目的。《论语·颜渊》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司马法》说 “国虽大,好战必亡”;《左传》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荀子·议兵》提到“四海之内若一家”;一些俗语民谚如“远亲不如近邻”(元·秦简夫《东堂老》)、“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体现了这种拒绝武力、推崇和谐相处的外交思想。习近平在国际社会多次充分阐述中国以和合文化为指引的“协和万邦”理念,在诸多国际交流场合提到上述和合文化的名句,积极倡导世界不同文明的相互包容,鼓励各国“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
(三)和合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文化在社会领域的重要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管理智慧和人际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在承认社会的多样性、差异性、对立矛盾性的基础上,强调通过沟通协调,推动各方不同人之间、不同群体间的合作共事,和谐发展。关于“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习近平说:“谅解宽容,与人为善,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阶层平等和谐,兼容而不冲突、协作而不对立、制衡而不掣肘、有序而不混乱,这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和谐。”[3]
(四)和合文化中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和合文化反映了以“仁”为核心的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与人为善一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儒家推崇“仁爱”,如《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论语·颜渊》中,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蒙·中正》中,张载提出“以爱己之心爱人, 则尽仁”。其他学派也有仁善思想,如《道德经·第八章》老子说,“与善仁”;《墨子·兼爱》中,墨子主张“兼爱”;《韩非子·解老》中,韩非子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关于此,习近平总结道,“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这说明中国诸子百家的和合文化中与人为善的道德追求和仁爱、和善的道德理念是实现治国平天下、推进社会和谐的前提。只有人人向善,才能形成“人和”环境,实现社会和谐。
三、习近平对和合文化时代价值的挖掘
新世纪新阶段,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使命与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不仅深刻揭示了和合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智慧性地、开创性地运用于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创造性地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的和合文化。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与和合文化
习近平“两山论”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实践是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传承与发展。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类应当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自然秩序,反对滥用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意思是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不射归巢宿鸟。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洧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贾谊说,对自然资源应“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当代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开采利用能力加强,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生态成本逐步提高,资源过度开采、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越来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人类对自然的胜利。自然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有报复。[4](P60)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追求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最大需求。美好环境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的环境治理和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之一。习近平说:“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2](P153)习近平的“两山论”生动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当代的时代价值,绿水青山就是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这是人类美好生活和财富创造的基础。渗透着和合文化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已成为当代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党的十九大将其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
(二)习近平的“共同体”思想和实践与和合文化
习近平在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共同体”思想和实践是对“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的传承和发展。
习近平说,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对客观认识和充分尊重当今世界多元化的政治形态、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多样性的人类文明状态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合文化提倡宽厚包容,“和而不同”、“天下同归而殊途, 一致而百虑”(《易经·系辞下》)、“仇必和而解”(张载《正蒙·太和篇》)。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春秋后期,华夏族与戎、夷、狄、蛮族等“华夷互化”,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形成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精神使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接纳、吸收和融合了无数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各种域外文化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文化,巩固和壮大了自身,而且彰显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追求和衷共济、求同存异,提倡讲信修睦、互利共赢的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是当代各国处理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国际关系最好的价值观指导。
1.习近平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和民族政策与和合文化精神
习近平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和民族政策彰显了和合与共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将中华民族关系高度凝练为“多元一体”关系,多民族团结形成中华民族,同时中华民族又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性,坚持平等、和谐、团结。他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缔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将民族团结像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像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5];要“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民族共同体”[6](P7)。
2.习近平的宗教治理政策、统战工作新思维与和合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的宗教治理政策与统战工作新思维是对和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新时代中国国情和宗教发展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开创了宗教治理工作新时代。习近平的宗教治理政策体系内涵丰富,其精髓包括: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高宗教治理的战略地位,把宗教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对国内各宗教“要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7]的政策;对宗教要坚持“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的战略,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宗教关系。习近平强调,支持各宗教的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规范,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8],深入发掘和引导宗教对社会的进步作用,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的阐释。
宗教人士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统一战线是“重要法宝”、“最大的政治”“全党的工作”等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9](P556)。习近平审时度势,提出新时代要建立“大统战工作格局”[10],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方针是 “正确处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9](P562)、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充分尊重包容统一战线内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积极寻求目标一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政策思想是对和合文化 “和而不同”理念运用的进一步发展。
3.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维与和合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创造性地运用“协和万邦国际观”思想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智慧”。如前所述,和合文化崇尚亲善和平,拒绝以战争或武力方式来解决矛盾,老子说“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道德经》),兵家孙膑说“乐兵者亡“、“穷兵者亡”(《孙膑兵法·见威王》)等。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世界各国间文明、文化、价值观在激烈的冲突同时也在进行融合,经济上的竞合与文化上的冲突融合使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尊重他国利益间不断寻找和谐共存的基点。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11]。和合文化包含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辩证思维,在承认和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追求和超越同一性,形成新的和合体。习近平敏锐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P2);“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2](P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哲学思维和价值理念基础上提出的新时代人类发展方向,是立足世界和谐发展基础上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实现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开放包容的和谐美好世界。
(三)习近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策与和合文化
习近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策是对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的社会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提出,“社会和谐,最主要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没有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并非无矛盾,而是能够有效疏解”[13]。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关键时刻。历史遗留的矛盾和因全面深化改革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化所引发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传统和现代多元思想观念激烈碰撞,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利益冲突、观念冲突等日益凸显,这种严峻复杂的形势不仅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合文化为科学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价值指南和智慧的思维方法。和合文化尊重事物的差异,正视事物间独立性和矛盾关系,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求一致、融合、和谐。弘扬和合文化,就是坚持正确的矛盾观、辩证观,以理性、务实、辩证的态度对待不同和分歧,尊重差异、正视矛盾,不打击也不消灭差异,不回避也不激化矛盾,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以团结为贵,以协作为重,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合文化提倡宽和处世,提倡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具有提高个人思想境界、提升思维认识水平的作用,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稳定,创造“人和”的和谐环境。
(四)习近平的以“法德”协同治国方略与和合文化
习近平的以“法德”协同治国方略是对“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理念的创新性运用。和合文化倡导与人为善的道德追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最为经典的概括,就是提倡人的品行要美好、情操高尚、胸怀宽广,包容和造福世间万物。自古以来,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与人为善”是道德之基,要“崇德”、“好德”、“为政以德”。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14]。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重视整个国民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尤其重视官德、政德。习近平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5](P3),官无德不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6],要良法善治。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人心向善、乐观向上、豁达平和的道德素养和精神追求,那这个社会就能够“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17]。
综上所述,中华和合文化意蕴丰富。习近平深刻领悟和合文化内涵,充分汲取和合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和世界形势发展特点与趋势,创造性地将和合文化运用在当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不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整体发展实力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也对中国和合文化进行了创造性地传承、弘扬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