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的STS思想研究

2020-02-24陈仕伟

三明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共产党宣言工业生产

陈仕伟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学术界普遍认为,STS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即科学技术与社会)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兴交叉学科,肇始于贝尔纳(J.D.Bernal)的《科学的社会功能》和默顿(R.K.Merton)的《17 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重点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我国在20世纪80 年代开始研究并已取得相当成就。近来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中国 STS 学派。[1](P15-19)毫无疑问,要构建中国STS 学派就必须展开马克思主义的STS 研究,特别是要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 STS 思想。[2](P37-41)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3](P2)《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肯定包含着丰富的STS思想。因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 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3](P10)。现在,重温这部著作并充分挖掘其中STS 思想,对于当前的STS 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19世纪中叶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技术都走在科学的前面,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往往表现为一种工具论,仅仅认为技术能够不断改进生产工具而促进生产发展;相对整个社会而言往往贬低科学技术研究以至于没有科学技术研究这一职业,直到1585 年出版的《世界职业大全》仍然没有科学家这一职业。[4](P161)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典型表现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真正不断推进技术革新的都是站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他们也并没有接受多少专业性的知识训练,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善于总结生产的经验与技能,即使运用了相关科学知识也是相当有限。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这种情形才发生改变,一是接受过正规科技教育的科学家逐渐取代工人而成为真正科技进步的推动者,比如,如果没有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创立麦克斯韦方程,就不会有真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是科学家这个职业已经出现,诸如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这样的以发明为业的职业科学家开始如雨后春笋出现,特别是在德国工业实验室中的科学家,他们就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为职业。

科学技术研究之所以能够实现职业化,关键在于实现了科学体制化。科学体制化的历史进程意味着科学技术的研究者已经不再单打独斗,能够联合起来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性科学技术研究。科学体制化的逐渐完成意味着科学技术的研究者正在走向组织化、集体化和专业化。而真正促进科学体制化进而形成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化、集体化和专业化的关键就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反馈社会。以往科学技术研究基本上都一味地依赖于社会的支持而被誉为科学家的智力游戏,科学技术给社会的反馈少之又少。但是在18 世纪,科学技术的反馈开始逐渐地多于社会给予科学技术的。贝尔纳的研究表明:“直到18 世纪末,科学获益于工业,远多于它所能给予工业的。”[5](P281)因此,丹皮尔(W.C.Dampier)指出:“在 19 世纪里,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进步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6](P206-207)正是科学技术研究正在不断反馈社会并且越来越多,不仅促进科学体制化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科学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会进一步反馈给社会进而促进引起社会的重视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18世纪这种紧密互动关系的典型表现就是1851年的英国万国博览会。这个博览会促使了 “政府、工业和科学本身”共同努力的具体化,特别是作为英国化学家的万国博览会委员普莱费尔(Lyon Playfair)就强调指出,科学的角色尤其是化学的角色在提高制造业方面已经发挥或者即将发挥着重要作用。[7](P33-34)

总之,《宣言》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问世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体制化和科学职业化已经基本完成,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了非常紧密的互动关系。

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互动

简言之,STS 就是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毫无疑问,科学技术进步必然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会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作为唯物史观成熟的标志性著作《宣言》看来,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应该首先表现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超紧密的互动关系重点体现在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发挥着史无前例的促进作用。《宣言》就特别强调了当时的资产阶级已经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8](P405)可见,科学技术已全面融入整个社会的生产过程中并且已充分体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这已是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的最为普遍的共识,也是当今学术界形成的最为普遍的共识。但是我们在强调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正是通过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而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宣言》 在强调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还详细分析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作用。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范围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将各个民族、国家的区域史地方史演变成了世界史,使各个民族与国家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球化的开端就此产生。资产阶级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到全球各地开发世界性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8](P404),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自然经济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促使任何国家、民族都必须不断加强相互间的经贸往来,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也因此不断增强。这种境况的出现完全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先进交通技术、航海技术和工业生产技术等。或者说没有这些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范围就难以实现根本性变革。因此,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促进了全球化历史的全面开启。

正因为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生产所面对的市场就不仅限于欧洲,而是“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8](P404),以满足整个世界的发展需求。正因为需求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原来的工场手工业因为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而走向破产,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即现代企业制度必然会应运而生。因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8](P401),原来的生产组织形式即工场手工业就无法满足这个不断扩大的需求,以倒逼的方式促使资产阶级进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即寻找一种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的有效生产组织形式。而这种有效生产组织形式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必须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成果。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新的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只能是一个没有动力的空壳,不能发挥出任何的功能与价值。因此,交往方式和交往范围的变革促使了工场手工业的没落和现代大工业的兴起,实质上就是企业组织形式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个的改变实际上就是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导致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正因为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又进一步促进社会阶层越来越简单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促进大工业生产的形成,还促使所有制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即社会的阶级与阶层发生着越来越简单化的变革,整个社会越来越呈现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极分化。《宣言》详细阐述了行会、工场手工业、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等不同阶级与阶层由于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而走向没落并最终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这样,整个社会的所有制最终演化成一种所有制即资本主义所有制。因此,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是大工业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不仅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适合大工业生产要求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创造了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这一个先进阶级;促使整个社会的主要矛盾最终演化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总之,科学技术不断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促进关系,而是非常紧密的双向促进关系。即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一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家史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发挥着启蒙的功能,促进了近代的欧洲摆脱了中世纪的蒙昧,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灭亡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发展与最后确立。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科学技术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宣言》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目标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本民族、本国和本区域的需求,而是面向全球。资产阶级通过先进的交通技术、航海技术等技术实现全球化,生产的目标范围随之变化。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不断地实现机器生产机器,对科学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必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恩格斯就曾经特别强调了社会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认为“比十所大学”更能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9](P648)

不仅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而且资产阶级的强大经济实力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资产阶级利用肮脏的原始积累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持续榨取剩余价值进一步加强了这个雄厚实力。《宣言》认为,大资本家因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不断购买、采用先进的机器,导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悄然发生着重大变革,直接导致“挤掉了原来的工人”。[8](P296)但是资本主义世界只有不断购买、采用先进的机器才能够满足世界性的需求。而世界性需求的满足又促进了资产阶级获得源源不断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又能够进一步购买、采用更为先进的机器,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剩余价值和科学技术发展形成正反馈的双向循环关系。总之,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社会的过程中确实自觉地和不自觉地促进了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在《宣言》看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通过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以及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予以典型体现出来。

三、科学技术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持续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其实就已经充分表明科学技术与经济基础能够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因为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就是经济基础。因而通过经济基础科学技术能够与上层建筑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更何况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与建制,因此它就能够直接成为观念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宣言》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分析揭示科学技术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独特互动关系。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进而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局限性充分暴露。在《宣言》看来,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不仅促进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也形成了在此基础上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即 “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8](P402)虽然在对于封建社会而言,资产阶级能够不断地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大工业生产,但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上层建筑不仅不能进一步促进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反而成了桎梏。毕竟全球化的生产要求整个大工业的生产越来越具有组织化、越来越具有计划性,但是“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不可能容纳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不得不采用破坏生产力的方式和“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的办法来解决面临的经济危机。这根本就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只能表明“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8](P406)。

正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局限性不断暴露,预示着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容纳随科技进步带来的更高生产力而必然会走向消亡。随着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资本主义正在逐步失去能够不断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往日光环,反而成了严重阻碍大工业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强大桎梏。这必然要求建立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来促进它们的发展与进步。如果不这样,就会周期性地爆发“商业危机”。商业危机的爆发就意味着资本主义不能容纳更高的生产力,不能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因为每一次商业危机的最终解决都建立在生产力巨大破坏的基础上。《宣言》强调指出,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以及建立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市场运转方式导致了物质财富不断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即资本家手中的资本不断累积与增值,特别是雇佣劳动形式的存在,促使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断处于分散状态,进而不能进一步适合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这就要求新的经济基础出现以改变这种分散的状态。《宣言》认为“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能够消除这种“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8](P412)这意味着,资本主义本身无力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那么就只能由随着大工业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大工业生产的要求。因此,要最终解决好商业危机以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无产阶级起来革命以建立完全适应于大工业生产要求的先进社会制度。针对资产阶级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8](P414),进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8](P421)。

虽然资本主义已经不能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但是它也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必须要有新的力量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在《宣言》看来,这个力量就是无产阶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到来。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不仅无产阶级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集体,而且无产阶级由于集体力量的不断增长而认识到了力量的存在;特别是由于经济危机的频频爆发,工人的“工资越来越不稳定”,以及机器的不断改良与广泛采用导致工人的 “生活地位越来越没有保障”。因此,工人与资本家围绕着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的冲突的性质”[8](P409)。这就意味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革命形势走向成熟。因为两大对立阶级的利益矛盾已经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得到调和,无产阶级要真正享受到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带来的解放,除了革命没有其他办法。而这个革命的最终目标就是无产阶级必须完全掌握、控制和利用科学技术及其造就的大工业生产,进而利用先进的生产关系和先进上层建筑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总体而言,科学技术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独特互动关系,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形成,即资本主义最终取代了封建社会,并且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完善。其次是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现代自然科学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发展壮大。再次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局限性导致其局限性不断暴露,以至于成为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最后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即现代无产阶级,预示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走向衰亡,而无产阶级必将掌握国家机器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完美互动。

四、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之间的互动

结合上述分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因而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社会制度也保持不断革命的态势。显然资本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所有制关系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无产阶级从外部摧毁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以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共产主义也就真正实现了人类的解放,因为《宣言》指明的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个联合体: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8](P422)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根本就无法与人类的解放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而是导致人类的解放事业越来越偏离历史的正常轨道。本来大工业生产应该是能够不断地促进人类的解放,促使人类生活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具有个性和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但是资产阶级的大工业社会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8](P415)。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给人类解放带来福音,相反却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新的枷锁。资产阶级的大工业生产已经将一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演化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种简单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将人降低为单纯追求物质利益的高级动物。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革命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起而代之的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统治。”[8](P405)因此,资产阶级在人类解放的事业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这种贡献是以异化的形式出现的。或者说是实现了资产阶级的解放是建立在无产阶级异化的基础上的。如果要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资产阶级就必须继续革命,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走向灭亡也就有了必然性。诚如《宣言》所言:“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8](P403)因此,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及其所有制关系决定了他们无法实现这一根本目标。他们的阶级性和所有制关系直接就决定了资产阶级充分利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是为了实现自己所在阶级的狭隘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的状况:“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没有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8](P412)以此分析,在《宣言》看来,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必须要有先进的社会制度,特别是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

因此,要真正形成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的良好互动关系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取而代之的就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因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全面掌握大工业和科学技术,将整个社会的生产有计划有组织地统筹安排,突破由于资本主义所有制导致的无政府状态。这样就能够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进而为人类的解放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诚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言:“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的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8](P15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强调,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会摆脱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而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将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会“突飞猛进”。[10](P20)因此,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科学技术才能真正达到实现人类解放的效果。

总之,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个关系并没有真正充分体现出来,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话说是以异化的形式存在着。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局面就必须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以消灭异化,恢复其本来应该的面貌。

五、《宣言》STS思想的重要特征及启示意义

虽然《宣言》并没有直接采用“科学技术”这一词语,往往是用“大工业”“机器”“生产工具”等词汇来替代,但是通过深入阅读全书可以发现,《宣言》以唯物史观为视角、以人类解放为最终奋斗目标,就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进行详细的阐述,因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STS 思想体系。诚如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学技术学手册)所言:“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作为社会关系的科学技术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建立起了一个基本的框架。”[11](P101)因此,《宣言》 的STS 思想的重要特征就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视野下展开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系统研究,对构建中国STS 学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与以往的STS 研究比较而言,《宣言》 在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并不是简单地就科学技术谈科学技术,而是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视野中展开。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指出:“马克思主义本来不只是出于技术原因分析技术。”[12](P9)因此,《宣言》中就当时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状况的分析而形成的STS 思想并不是如贝尔纳、丹皮尔等人所言——是科学技术反馈给社会的经济利益更多而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形成更为紧密的互动,而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来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互动,不仅突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也指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革命作用,并且还指出了先进生产关系与先进上层建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宣言》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指出科学技术在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强调不断促进和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促进和引起上层建筑的革命;最终实现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全面变革,建立共产主义以取代资本主义,进而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一旦达到这个良性互动,就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并且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具有必然性。

因此,《宣言》 所阐述的STS 思想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大视野中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或者说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思想放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框架中展开阐述而构建的。这样,不仅全面阐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互动关系以区别于以往学者对这个互动关系的片面理解,而且也深刻阐述了人类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正因为《宣言》所阐述的STS 思想是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大视野中展开阐述而形成的,对于构建中国STS 学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综上所述,要真正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就必须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大视野中,否则就会强调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促进作用而忽视其中的反作用。因此,要构建中国STS 学派,首先就要放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大历史进程中展开,不能脱离中国这一独特的国情,并且要重点解决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具体问题,不能简单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反思科学技术。即我们的STS思想研究必须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宏大视野来展开,且紧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充分运用唯物史观,以人类的解放为最终价值目标,深入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此分析,中国学派的STS 研究绝对不能简单地反思科学技术,而是要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价值诉求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3](P11-12)这就是中国 STS研究必须围绕的目标与方向,既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具体问题,同时还必须研究如何通过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共产党宣言工业生产
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工业生产及应用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2017第十一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技术与工艺创新研讨会将于10月26日在京举行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