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创新初探
2020-02-24向逸
向 逸
(中国美术学院 上海设计学院,上海 201203)
材料、色彩和设计的灵感相互启发,成就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作为服装设计的三大元素之一,能展现款式的结构与特色,表现色彩的运用与搭配,体现功能的好坏与穿着效果,在服装设计中,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服装材料学”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之一。
“服装材料学”涉及纺织学、心理学、美学等众多科学领域,包涵了各种纤维、纱线、面料及辅料以及它们的外观、性能特点、应用、加工等多个方面。在服装设计专业中,服装材料作为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基础,是包含艺术和技术的载体。设计师只有正确运用材料,才能完成服装的造型,深化服装的创意,体现服装的风格,完善服装的功能。不懂材料,就不能正确地运用材料,设计就会变成一张无法实现的图纸。因此,对于每一个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与其让他们知道材料的制造过程,倒不如让他们知道材料的鉴别与应用来得更为迫切。只有熟练掌握各种服装材料的性能、风格,才能在设计中更好地选择材料、考虑设计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利用结构体现面料特性和实现设计创意。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主要存在以下两类影响:既不完全适应社会对服装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也不利于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对服装材料知识的全面掌握。
1 常规的教学情况及问题
1.1 偏重工科的专业理论课
部分院校的相关教学偏重工科的专业理论课,该课程涉及知识范围广,知识容量大,内容深奥,结构复杂,不易理解,容易使课堂变成典型的专业理论课。此外,还侧重于纺织品构成的理论教学,阻隔了“服装材料学”与其他设计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使材料学知识停留于纺织品本身,不利于服装设计类学生的设计应用和创新拓展。
1.2 偏重研究面料本身的内在性能和外观效果
部分院校的教学常常停留于研究面料本身的内在性能和外观效果,忽视面料在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对面料之间以及面辅料之间的搭配更是少有提及。此类讲解,忽略了面料与色彩、造型之间的联系,分割了面料与风格、时尚之间的关联,容易使学生产生误区,认为“服装材料学”与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关联性不强,以为只要了解面料的基础知识就好,完全不了解服装材料的审美构成与创新再造理念。
1.3 已有教材偏向于纺织设计和纺织工程专业方向
大部分课程教材的教学重点偏重在服装用纤维原料、织物分类、结构特征、服用性能及纺织工艺基础知识,有些包含面料的保养和整理等理论知识,鲜有阐述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服装面料的二次造型设计。如濮微的《服装面料设计》[1],吴微微的《服装材料学•基础篇》[2],朱松文等的《高等服装专业教材•服装材料学》[3],周璐瑛的《现代服装材料学》[4],肖琼琼等的《服装材料学》[5]等。
虽然“服装材料学”课程是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纺织品设计、染织美术、纤维艺术等众多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但由于各个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不同,专业素养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学内容应该有所变化、各有侧重。因此,课程创新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解决“服装材料学”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内容难理解、知识难应用等问题,使该课程知识与应用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相联系,了解纤维、纱线和服装面辅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能,有效提高识别应用面料的能力,丰富设计表现手段,从而正确地鉴别与选择面辅料,并应用到设计创新中去。
2 课程内容的创新
根据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服装设计教学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创新应研究“服装材料学”课程,将服装材料基础知识、服装材料再造与服装设计中的材料应用能力结合起来,研究相应的教学模块、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实践与考核方法。因此在课程的创新中,首先应该进行课程内容的梳理、链接与更新。
2.1 纺织品发展史与服装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解析纺织品发展简史与服装史之间的联系,理解服装材料的流行变化与时尚发展的关系。回顾服装发展史与纺织品发展史,呈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流行的不同种类的纺织品与技术进步、社会流行趋势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服装风格的变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2.2 服装材料的分类与鉴别
按纺织品的用途、纤维原料、原料组成、纱线形态、纺纱工艺、织造方式、织物组织、染色方法、起花工艺等进行分类,除了更直观地展现与分析各个分类中每种面料的外观感觉和性能特点外,还要引导学生细化每种面料的鉴别方法。利用常规款式应用实例,对于不同面料使用性能的归类是课程更新的重点。
2.3 服装材料审美艺术的基本特征
服装材料的审美艺术有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通过接触材料实物,感受面料的不同光泽、不同透感、不同肌理、不同触感等给人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并挖掘和扩展在视觉和触觉上材料的个性美与组合构成上的形式美。
2.4 服装材料与款式的匹配
一方面,对服装材料在具体服装款式中的选择和应用进行细分和研究,对具体的服装款式选择面料的要求和常规选择的面料进行具体鉴别和划分,如大衣类、衬衫类、风衣类、裤类等。另一方面,对面料相对应匹配的服装款式风格进行划分,如:正装、休闲装、运动装、礼服类等。
2.5 服装材料的组合与搭配
对服装材料的面料、辅料(里料、衬料、填充料、辅料、扣类等)进行细分,结合款式要求、设计风格和成本预算,研究面料与面料、面料与辅料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创意应用。
2.6 实践服装材料的审美构成与创新
通过肌理塑造、结构变异、装饰演变、同材料或异材料的整合重构等多种手段,研究如何将艺术审美中抽象、空间、夸张、变形、象征、隐喻等艺术概念渗透在服装材料的再造和创新之中。通过材料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材料空间多层次的研究,追求多维性视觉形象创造,对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美进行深入探索。
2.7 探索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
在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贯穿及注入服装材料艺术形式与设计思维理念相结合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同样的服装主题风格,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再创作,所表达的感觉又会大有不同。因而,学生需要学习的一方面是,每种材料或材料搭配所体现的服装风格及可表现的造型;另一方面是如何通过服装材料的搭配、组合、再造来合理地运用材料和分配比例,从而更好地展现各种不同的服装设计主题和风格。
3 创新性教学的方法
由于“服装材料学”内容涉及面广,又与服装设计的款式和应用相结合,内容较为繁多,在教学设置中,既要涵盖基础知识与创新应用,又要做到有所侧重,因此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引入也至关重要。
首先,课程的讲授部分,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案例的形式带头引导,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清材料学与服装史,材料学与服装设计作品和材料设计作品之间的联系。请同学模仿案例,寻找之间的联系,分组找出其他不同时期的案例,并根据自己的分析来讲解和实践。这样的课程讲解,使孤立的知识通过与其他专业学科的交融而产生趣味,枯燥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案例联系变得生动易懂。在该阶段的最后,汇总课程中老师和学生的零散案例,共同建立一个统一格式的多媒体资料库,总结纺织品发展史的各个阶段与服装设计相互影响的典型案例,最终再集结制作成系统的多媒体课件。
其次,在课程实践与感知方面,课程可以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在面料展、面料商城、面料市场搜集大量面辅料样本,进行汇总,再根据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章节知识点,接触和感受面料、区分面料、鉴别面料。师生共同按照面料的纺织品分类和审美艺术特征对面料进行感知、细分、采样、标注与挂样,完善面辅料实物资料库,然后运用材料资料库中的资源进行面料和面辅料的搭配应用与实操练习,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面料的风格和适合的款式结构与搭配等,并根据课程上的分类实践整理出划分细致、齐全完善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
最后,根据前期课程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服装材料发展的历史状况和服装材料创新方法。对周边面料市场和面料商城进行市场调研,写出调研报告,并且搜集大量的面辅料样本。结合文献研究和课题实践,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文字、图片及实物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建立归类明确的样本卡系统以及相对应的图片集,并对已建立的样卡进行相应的文字标注。
对于材料再造的拓展与创新设计部分,课程可安排3个模块,按阶段进行,逐步递进、层层深入。第一阶段,由教师统一明确一个主题,根据主题风格、款式结构和成本控制,请每位学生选择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搭配、再造,在同一主题下,展现个人对材料选择和材料创新的能力。第二阶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主题,进行完整的主题设计,并根据主题选择面辅料、搭配面辅料、再造面辅料,完成主题的材料创意和成衣制作。第三阶段,根据教学和作业实践中的创新创造,总结面料的创新设计手段,以及和设计主题相搭配的经验,汇总成文字及图片影像资料。
4 结语
拓展与创新后的课程涉及服装材料学知识,如服装史,平面、色彩、立体构成,服装创作设计,服装主题设计等课程知识。通过“服装材料学”课程的创新,可将已有课程结合串联,引导学生理解服装材料审美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既丰富了“服装材料学”的课程知识,又使各个学科之间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