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非遗异地传承的路径及实践探索
2020-02-24符小聪周雪清
符小聪,周雪清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明传承[1]。在自由经济时代,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势较好,机遇与挑战共存。苏绣文化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2]。在中央大力提倡坚持文化自信的形势下,深入思考,探索保护与传承优秀非遗项目的现实途径,为非遗传承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有益的探索,显得尤其重要与迫切。
1 非遗传承的时代背景与时代共识
1.1 当前是非遗传承的最好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在广州恩宁路永庆坊考察“三雕一彩一绣”展览时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移步视察暨南大学时,又再次寄语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我党的重要会议,习总书记均对文化传承高度重视,可见非遗传承的重视程度已然上升至国家层面。因此,当前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最好时代。
1.2 “在传承中发展”的时代共识
在新时代,做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首先要处理好“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的问题。非遗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工匠艺人经过代际相传凝聚的文化与精神成果,而传承就是为了更好地延续内在精神与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变化中不断发展”。同样,非遗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传承的关键在于厘清“我从哪里来”的初心继承,发展的重点在于策划“我将到哪里去”的道路延伸。因此,吾辈的责任不只是传承,更重要的是基于传承的发展。
1.3 苏绣的传承需要理论指导
苏绣的艺术类型、内容题材、文化内涵多元丰富,蕴含着吴地和合文化、以柔带韧的处世之道、博采众长的创新精神,是非遗典库中的奇葩瑰宝之一。保护与传承苏绣非遗有利于发挥苏绣文化的当代价值,传承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苏绣的传承与保护同样受到了党与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事苏绣非遗传承的有识人士亦十分认同“在传承中发展”的非遗传承时代共识,并且以此为方向进行持续性研究。科学正确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对苏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常重要,表明苏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
2 苏绣在传承中遇到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苏绣在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依存时代环境的变化,非遗传承遇到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本地传承乏力
苏绣传承的最佳方案就是发源地就近传承,正统的产业基础和成熟的传承体系是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占,且其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地域现成的受众群体、日趋成熟的文创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事实上,制约着苏绣在发源地传承与发展的两个深层次的问题需要重视。
(1)思想守旧的门户之见影响了非遗传承的广度和宽度,行内旧时旧俗、门派门户、同行相轻等因素影响着苏绣非遗的良性传承与发展,狭隘的传承观缩小了传承的广度与深度。“传内不传外,传亲不传疏”的封建门户之见影响着刺绣从业人员之间的技艺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缺乏发展意识的传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承,以至传承乏力,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2)老龄化、少子化的人口形势制约了非遗传承的队伍发展。随着老龄化、少子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中国人口红利日渐式微,苏绣发源地原住民急速减少。随着老一辈匠人的退场,人才断层、受众萎缩的局面将无法避免。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择业观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发生了变化,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原驱力,迫使青年人远离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且具有不确定因素的苏绣传承工作,在这个年纪易受“快餐”文化的影响,无法静下心来。此外,苏绣非遗传承过程较为机械、系统、复杂,让青年人觉得枯燥无味,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其向往的工作是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他们均不愿再随母辈父辈继承苏绣事业,因此,苏绣传承乏力最突出问题在于后继乏人,这同样是其他类别的非遗传承需要正视的问题。
2.2 异地传承水土不服
纵观非遗传承轨迹,实践方式多样多式,按地域区分无非两种:本地近嫡传承与异地跨境传承。前者不再赘述,而后者提倡的异地跨境传承不失为解决发源地因人因观念守旧而传承乏力的补充途径。异地跨境首先突破了本地本土的旧俗束缚,同时也避开了因产业扎堆而引起的同行相斗的现象。随着地理物理空间的拓展,人群和受众面随之扩大,为壮大传承队伍提供了人口基数的保障,虽然异地青年的择业观与本地无异,但因产业的新鲜而容易吸引青年人的参与,避免了发源地某些青年的产业审美疲劳与职业倦怠。
其他类别的非遗形式也尝试过异地传承模式,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大多数因水土不服,最后不了了之。失败在于简单的拿来主义,必然会使非遗异地传承半途而废,或无功而返。异地传承不等于简单粗糙的嫁接、移植、复制。就如植物的嫁接,仍需土壤、气候、肥料、管理等系统工程的协同处理。部分非遗的异地传承只是“同货易地”,没有与本土文化相融相合相鉴,忽视了异地传承对象本身存在的文化,没有尊重当地文化和顾及当地人民的文化情怀与民俗感受,生硬植入,会使其独立于异地传承对象本身的文化系统之外,甚至使得两个文化系统格格不入。因此,异地传承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在于非遗传承要秉承“在传承中发展”的理念,要注重不同文化系统的兼收并蓄,才能形成民间共识与文化共融。
2.3 商业化用力过猛
当今,无论是非遗的发源地,还是非遗的异地传承地,大部分类别的非遗都进行了不同程序的商业化操作,适当有度的商业化是非遗传承的活态保护,不宜进行“清高式”“不食人间烟火式”的传承。商业化操作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促进非遗传承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但部分地区误入岐途,单纯实施“商业运作”的硬态传承,依附商业操作强势植入,仅依靠前期的强力宣传导致昙花一现。商业化过重的操作令人反感,成为社会不能承受之重,自然不会被人们所接受,更谈不上文化传承的发展。非遗不能乱发展,应依托有水之源,有土之壤,要特别警惕商业化的发展破坏非遗原有的生态。因此,商业化是非遗传承的手段,但要把握传承过程中的商业化程度。
3 苏绣传承的破解之法
综上所述,关键词在于“本地传承乏力”“异地传承水土不服”“商业化操作用力过猛”,这是苏绣传承中遇到的3个突出问题。因此,依笔者之见,破解之法在于本身,本地传承主要是因缺人而乏力,那异地传承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因此可得出本地与异地相结合的传承是可行之路,但异地传承不等于文化输入,要注重不同文化系统的兼容并存。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商业化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需把握好度,只有商业化操作,非遗传承才能长久。
(1)与非遗发源地保持紧密联系,做到“有源之水”,不能独立削离于发源地,另立系统之外,注重强调身份正统地位的延续。
(2)异地传承是扩大地域空间聚“人”的好方法。在异地注重两地文化的交融相鉴,以形成民间审美共识来调动当地人积极参与异地传承,“凝聚共识”。
(3)非遗传承是系统工程,需辅以适当的商业化手段,推行非遗“活态”传承与保护。
4 苏绣异地传承的路径
综上,苏绣本地传承乏力原因在于人,异地传承“水土不服”在于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在于商业操作,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苏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凝聚人气之策”“文化共识之策”“商业化辅助之策”。
4.1 凝聚人气之策
4.1.1 以教育促早期认同
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异地之初,肯定不为人们所知道、理解和接受。要当地人欣然接受这种文化的输入,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就是兴办教育,以教育促认同,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传承文化。教育不仅能更新知识,更能更新理念。将苏绣文化融入教育领域,是培养苏绣文化青年受众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有利于苏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招募苏绣传承人。通过生动有趣的教材和教育活动,使广大学习对象对苏绣文化产生兴趣,并在苏绣文化渗透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成为苏绣文化的接触者、接受者、爱好者、从事者,共识水到渠成之日,必将自觉转化为传承者。
4.1.2 实践探索
周雪清原籍苏州镜湖,出身刺绣世家,其在幼年对苏绣耳濡目染,后师从苏绣大师王祖识,在苏绣技艺方面小有成就。后因婚嫁夫家,1997年定居中山,苏绣始于异地中山传承。传承初期,其曾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苏绣,如电视媒体、路演、学堂授课等,其中,“在学校课堂授课”这一方式效果尤佳。2006年,周雪清被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敦聘为客座教授,教授“刺绣艺术”选修课,在大学中系统地传播苏绣技艺与文化浸渲,后又相继在中小学开设素质讲堂,于课余之时传授苏绣的基本知识。最后,又发展至在中山市各企事业单位、女企业家协会、政协活动中开设系列讲座与实践活动,既扩大了人群,又传承了苏绣文化,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好评如潮,收获了许多拥趸慕众。借教育之践使得苏绣在中山市人民群众中广受好评,人们口口相传,受众潮涨,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苏绣爱好者前来学习,为苏绣在中山挑选与培养异地传承人提供了足量的人员基数。
4.2 文化共识之策
4.2.1 文化的求同存异
异地传承水土不服的根本原因在于非遗文化与异地文化未能有效形成共鸣,没有共鸣就没有共识,归根到底就是两者的文化认同与融合的问题。如何做到文化的融合,一是要秉承“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的原则,寻找当地与其相近的文化“类同”,求同存异。二是研究当地“类同文化”的发展规律与内在联系,寻找与当地文化的相切点,共求相融,以求圆满。三是非遗创作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融合异地风土人情,创作出符合当地居民情感与审美习惯的作品,以“本土化嫁接”的形式亲近异地传承地,努力为当地文化进行有益补充。
4.2.2 实践探索
周雪清在中山市传承苏绣之初,首先寻找与苏绣相近的“类同文化”。调研发现,中山一绣种起源于中山小榄镇,名日“榄绣”,归属于“粤绣”分支分系。周雪清在文化友人的帮助下,深入研究“榄绣”的发展渊源与文化内涵,经研究发现榄绣以丝绒著称,色彩以赭红、大红、金红、金黄、深红、翠绿、青绿为主,浓、粗、细有序,密间补点。在中山,由于小榄民间的刺绣采用不定色、不定针补法,以自然为根本,以百姓喜好为主,大红大绿,变化多端,尽显中山百姓的审美心理。周雪清据此分析,从针法、用色上进行借鉴融合,将苏绣与榄绣的相关针法、用色、用线的方法进行综合,请教当地“榄绣”匠人,以求两者绣种在技法上的相鉴相融,此举首先被当地民间艺人广泛接受,在异地传承收获了群众基础。
对于苏绣的传承事业,周雪清并不满足于行内人士的认同,更想要得到中山市的认可。文化是什么?文化在某个角度可以理解为精神,中山人的精神是“博爱、创新、包容、和谐”,这源于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而当地人以孙中山先生为荣,已凝聚成城市精神。因此,周雪清将刺绣与本土化风格相结合进行创新创作实践,以中山市的名胜古迹、乡贤肖像、人文民俗等为题材,绣出“博爱的中山、创新的中山、包容的中山、和谐的中山”的华丽绣锦,因作品题材贴近中山人的记忆、乡愁和生活,中山人被一幅幅反映中山精神的作品感染与鼓舞。特别是周雪清一幅《孙中山》肖像刺绣绣出了中山人的骄傲和光荣,深受中山市民的热爱,该作品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被孙中山故居公园收藏。诚如习总书记所言,“历史文化保护,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4.3 商业化辅助之策
4.3.1 把握商业化的度
商业化过重是非遗异地传承之通病,是社会与市民不能承受之重。但没有商业化操作,非遗传承又显得后劲不足。适当的商业化操作可为非遗传承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又可以通过商业化操作提高非遗传承的知名度与宣传度。商业化虽然有利有弊,但只要把握好度,适当的商业化就是文化保育的加油站。
4.3.2 实践探索
周雪清在非遗异地传承过程中始终提醒自己要把握商业化的“度”。首先,在中山创办“清绣坊”工作室,工作室集艺术、公益、慈善、商业于一身,依托工艺美术学会,以赛事展览、文化讲座、软商业的形式经营,在商业活动中传承非遗,彰显文化自信。另外,工作室还依托服饰载体创立“梁绸”品牌,将刺绣与服饰设计相结合,开发文创礼品、艺术摆件、服饰服装,让苏绣不再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境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此外,适当地举办了公益活动、慈善捐赠、扶贫帮扶,将工作室部分收益反哺社会民生和异地传承地(中山市)。周雪清因德艺双馨,被中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十大工匠”,工作室也被命名为“周雪清刺绣大师工作室”。经实践证明,适当的商业化对非遗传承也是一种生产性保护。
5 结语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苏绣非遗的异地传承亦是如此,非遗传承要应势而行,分析非遗在传承中遇到的瓶颈,找出破解之法,在新时代运用凝聚人气之策、文化共鸣之策、商业辅助之策,做好苏绣非遗的异地传承工作,为彰显文化自信,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