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科研舆情环境维序与重塑
2020-02-24张成恕
张成恕
(闽南师范大学 科研处,福建 漳州 363000)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2020年开始的很艰难,全国上下都投入到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综观历次重大疫病抗争,无论是在什么发展时期,谣言是必然的参与者,舆情环境总会伴随扰乱与维序、破坏与重塑之间的博弈。尤其是在全媒体日益勃兴的今天,虚拟公共空间的舆情力量抗衡,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公众的思维判断,影响疫病应对的实际进程。毋庸置疑,战“疫”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也是一场科研与时间的赛跑,科研攻关进展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决定了战“疫”胜利的最终时间。在重大疫病面前,广大公众关注科研攻关进展,企盼科研攻关成功。然而,虚拟环境已然形成一种奇特景象,越是公众关注、企盼的对象,舆情博弈就越发激烈,连科学领域也难于“幸免”。因此,重视重大疫病应对中的科研舆情环境维序与重塑,为科研攻关织就正向、正面的舆论防御网,更好的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理应成为未来国家应急管理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
1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科研舆情环境基本表征
疫情是危机,也是大考。科学研究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蹴而就,特别是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陌生的面孔。如何将新型冠状病毒永远“封印”,需要科研人员在“前方”艰苦探索、全力以赴,也需要健康有序的舆情环境为科研攻关提供良好的“后方”保障。不难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发生后,一方面,是医疗与科研战线的专家不遗余力为广大公众普及科学防疫知识,为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是医疗与科研一线人员与病毒面对面,展开你争我夺、殊死搏斗;是科研团队日以继夜奋力跑出加速度,加快抗疫攻坚、决战决胜。另一方面,是有个别人散播谣言、夸大事实,制造社会不满与恐慌;是有个别人为搏眼球、变向圈粉,公开“推广”未经科学验证的“独家秘方”;是有个别人借机泄愤、落井下石,恶意抹黑和中伤科技人员,影响科技人员正常工作与生活,给科技攻关的整体进程增添舆论压力。譬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进入最吃紧的阶段时,有网民“揭露”某院士借科研成果为自己亲属的公司牟利敛财;有网民“曝光”某病毒科学家早在几年前就在论文中证明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病毒;还有网民附和境外反华势力、反华言论,猜疑、攻讦我科技人员,高调传播中国阴谋论。
可以看出,重大疫病中的科研舆情乱象,总与三类人分不开:一类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以讹传讹的“吃瓜人”,他们是制谣传谣的大多数,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大,但由于此类舆情内容普遍缺乏科学依据和实证支撑,谣言“产品”制作粗糙,这类舆情较易在舆论场中下沉;一类是挑战科学、自以为是、取悦大众的“救世主”,他们是制谣传谣的较少数,一般见于非法宗教组织及个别不负责任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后者,由于其知识层次和身份地位特点,一旦发表带有倾向性、情绪化言论,则极易形成“晕轮效应”,吸引大批“信众”,给公共舆情环境带来极大破坏;还有一类是别有用心、蓄谋已久、借题发挥的“阴谋者”,他们是制谣传谣的极少数,其一般带有政治偏见和种族歧视,对同一事物的评判以自己鼓吹的意识形态为结论,最为典型的就是将新冠病毒称之“中国病毒”、“武汉病毒”的个别西方政要和媒体。在全媒体时代,无论是以上哪一类人,散播何种谣言,一经网络加工放大,极易造成舆情漩涡,迷乱大众神经,阻遏科研攻关的整体进程。
2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科研舆情环境维序关键
毋庸置疑,每次重大疫病的发生都是一个照示镜,照出了世间冷暖,照出了善美丑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新冠疫情期间的科研攻关,如果得不到坚实的舆论支持和保障,那么科研工作乃至整个疫情防控工作必将会陷入被动局面。
2.1 思想引领是前提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除了国外反华势力,无论哪种人制造科研舆情乱象,其实质都是思想认知上的偏差,抑或说是家国情怀的缺失。“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建构社会成员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情感基础,是开展爱国主义知、情、意、行相统一教育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保证。”[1]一旦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家国情怀,每个人都把个人价值深凝在对人民的大爱、对国家的大爱上,那么舆论秩序自然规范,科研舆情环境自然清朗。在新冠疫情面前,科研舆情环境需要全体公众的共同维护,以保障科研人员聚精会神、全力攻关,以营造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状态,汇聚共同战“疫”的磅礴伟力,而其前提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化育家国情怀,匡正思维偏差。特别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话语表达从“你说我听”转向“你说我说”,低门槛的信息收发方式让网络这个“第二公共空间”更加活跃和自由,科研舆情秩序也更多依赖网民的行为自律和行动自觉,依赖广大公众深凝的家国情怀。只有把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全体公众的思想统一到共同战“疫”上来,深化科研攻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引导全体公众认识良好的科研舆情环境对抗击疫情的现实重要性,才能为科研战“疫”、科学战“疫”提供坚实的外部环境保障。只有加快全体公众的家国情怀培育,把家当作一个人生活和梦想开始的地方,把国当作一个人理想抱负实现的源泉和依靠,自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科研舆情环境,共同保卫祖国、共同守护家园、共同抗击疫情,才能为科研攻关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才能为早日战胜病魔助力加油。
2.2 舆情规制是保障
制度是规则的集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网络强国建设整体推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舆情环境维序手段日渐多样。如果说新冠是损害人体健康的病毒,那么谣言就是损害防控体系的病毒。既然是病毒,那就必须以“药物”攻之,这个“药物”就是规制。不可否认,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制度方面发挥了极大优势作用,确保了战“疫”进程的精准施策、科学防控。但是,关于科研舆情环境的治理必须要慎终如始、久久为功,加强科研舆情应对的制度研判,不断健全和完善制度规范,以硬要求和硬约束引导全社会为科研人员更好开展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基础研究等科研攻关提供“硬核力量”,为优质有序的舆论环境创造各种可能条件。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不断发展和普及的今天,科研舆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国内外各种声音碎片交织,如何回应公众期待,消除公众疑虑,如何回击境外一些反华势力的“傲慢与偏见”,必须要用制度规范流程,用制度调校风向。要重点完善和规范新闻发言制度,把握公开和宣传之间的差异。“即便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做了一次修订的今天,不少政府工作人员仍然分不清公开与宣传的不同”。[2]只有捋顺公开与宣传二者之间的交叉与不同,明确各自职能特点与定位,才能为广大公众准确获取科研进展情况提供制度平台,更好回应社会关切,切断谣言的传播与蔓延。
2.3 舆情反应是重点
应急是能力的反映。在历经了非典、H1N1 等数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包括舆情应对在内的我国整体应急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特别是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都不得不对中国抗击疫情展现出的“中国速度”高度赞誉:“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3]然而,新冠之所以“新”,一定是人类未知的比已知的多,即将面临的困难比已经解决的困难多。而在困难面前,公众对真相的渴求,对走出困境的渴望便会变得愈发强烈,相反,对虚假信息和负面舆论则会变得弱抵触性。因此,如果对舆情反应不加强、不提速,那么谣言就会乘虚而入、抢占高地。不难发现,境外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极力“甩锅”,污蔑抹黑我国科研人员,否定我国为全球战“疫”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牺牲,让人极度愤慨。而在国内,深夜疯抢双黄连、酒精消毒引火灾、院士大发国难财等一系列未经证实的消息总是突如其来、来势汹汹,吸引公众眼球,匹配公众情绪,具有极大的煽动性,严重干扰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面对各种舆情挑战,必须要时刻上紧舆情反应的发条,提升应急管理的水平,迅速调查定位、迅速开展行动、迅速发声发力,把负面舆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断净化科研舆情环境,还原事实真相。
3 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科研舆情环境重塑理路
2020年3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4]诚然,科技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只有共同维护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公序良俗,重塑向上向善的科研舆情环境,才能为科研攻关保驾护航、助力加油。
3.1 强化思想引领,自觉做科研舆情环境的维序者
不可否认,思想引领是战胜新冠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的有力武器。要从疫情斗争中积极思考,培育和激荡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引导全体公众树立支持科研工作,同心战胜疫情的思想理念。一是要发挥政府在维护科研舆情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把科研舆情环境的治理作为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落小落细,主动赢得科研舆情话语权。要主动关心科研工作、支持科研工作,把科研舆情环境治理作为推进和实现科研攻关的重要一环,更好提供科学的信息保障和舆论支持,保证科研攻关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党员干部要带头去伪辟谣,引领广大公众自觉加入到科学战“疫”的队伍中来,提升公众的舆情判断能力,做正面舆论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要积极利用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切缅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加大对牺牲医护人员的宣传报道,传递一线战“疫”人员舍生忘死、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化育广大公众敬畏生命、敬重英雄、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二是要提高科研人员的政治站位和担当意识,涵养守土担责、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科研人员是疫情防控期间舆情走向的重要引导者和意见领袖,要强化科研人员的道德教育,加强科研人员理性话语表达的正面引导,把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为重要目标,不断夯实科研工作的舆论基础。三是要强化新闻媒体追求客观、从善从德的职业品质,提升媒体单位和媒体个人的职业精神。要紧跟疫情防控工作的节点要点,关注科研攻关的实际进程,加大对科研医护人员的宣传力度,报道科研团队、科研人员日以继夜、艰苦努力、心系人民、为国而战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公众崇尚科学、尊重科学、支持科学,为科技工作、防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2 完善舆情监控,健全科研舆情环境的整体规制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舆情传播的体量和速度,唤起了公共舆论监管体系,尤其是科研舆情监测体系的进一步改革。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舆情环境,只有构建完善的舆情规制,强化权威科研信息的供给质量,才能坚定广大公众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为广大公众提供战胜疫情的“精神疫苗”。一是要经常“回头看”,个别地方、个别人暴露的防控漏洞,其实质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落实的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要吸取教训、严加要求、落实责任,回头找找漏洞、清清淤点、补补短板,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不断细化防控目标责任,不断加强科研舆情监管,加大造谣传谣的惩戒力度,规范科研信息的传播秩序。二是要敢于“向前看”,回应质疑、回击偏见最有效的方式是用事实说话,而科研成果就是最大的事实,其最能提振士气,最能打消负面情绪。因此,要积极预判科研舆情走向,提高科研舆情引导能力,不断满足公众对科研攻关进程的知情需求。“非常时期”要形成“非常”的科研会商制度,对社会关注的疫情科研热点问题要积极研判,及时形成权威性、客观性、专业化解答,确保民情关注、舆情回应、疫情防控三不误。三是要坚持“不停看”,舆情发展瞬息万变,此一时风平浪静,彼一时波涛汹涌。要以制度规范来搭台定标,以制度规范核验成果,推动科研舆情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要找准职能定位,不断捋清信息公开和新闻宣传关系,持续规范报、台、网、端、微等媒介体系的传播行为,严阵以待,伺机而动,合力发出正面舆论最强音。
3.3 加快舆情反应,还原科研舆情环境的清朗空间
疫情的突如其来会让许多人从观望走向恐慌,对真相信息的追求变得极为迫切,甚至有个别人因为迫切而导致思维短路,对疫情科研工作产生批判、质疑、否定,阻遏疫情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全媒体时代,“一旦刺激性公共事件引发网民的强烈共鸣,就能迅速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并聚集众多‘粉丝’,围绕这一公共事件积极展开讨论,当人们不满足于现有讨论或者其他演化要素介入时,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就开始酝酿和发展。”[5]为此,要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智商、情商和舆商,紧紧抓住舆情回应的最佳窗口期,最大限度挤压谣言及其它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和传播管道,及时答疑解惑,敢于拨乱反正,做到既谨言慎行,又游刃有余,让谣言在科学面前无所遁形。要加快科研网络舆情监测追踪系统的研发和使用,确保新闻信息搜集及时性、影响因子评价客观性、分类分诊投放精准性、解决方案方法有效性,提高舆情回应的覆盖面、信效度和成功率。在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科研攻关是全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之一,科研舆情往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爆发力,如果科研舆情被负面情绪裹挟,那破坏力和影响力将远大于其他舆情。要提高科研新闻发布的“主动出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积极寻求政府、媒体、公众和权威专家的支持,组建和培育科研舆情评论员队伍,打好科研舆情回应组合拳,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全效能的复合式科研舆情反应机制,加快还原科研舆情环境的清朗空间,做到先声夺人、抢占先机,为推动科研攻关,全面夺取疫情斗争的最终胜利打铸“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