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融入人生规划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0-02-24文广州市第五中学梁艳芳
文广州市第五中学 梁艳芳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同时,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我们也经历了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变革,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更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中人生规划教学意义进行了分析,之后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分析了一些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人生规划教育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人生规划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有助于初中生理清职业和学业的关系,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明确当下和未来的关系,协调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人生规划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合对策
1.紧靠核心素养,完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可以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并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于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作用有着明确的认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特点,很好地体现了青少年成长中的特征,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关注学生成长的需求。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与义务》、第四单元《承担社会责任》都和人生价值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如在《在集体中成长》的教学中,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并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2.积极创设情境,养成规划意识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学习欲的同时,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丰满,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让相关内容的教学更加充满代入感,对于提升学生个人人生规划意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七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主动体验父母的工作,一方面了解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职业进行观察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以形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学生在获得了初步的职业认识之后,可以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也是人生规划当中的重要部分。
再如七年级上册中,《做更好的自己》一课当中,也体现了如何加强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缺点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推销员的职业角色,在学生的求职、推销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经过努力之后才能更加肯定和欣赏自己,找到增强自信心的方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工作的辛苦,但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认识。这些生活情境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人生规划意识。
3.采用案例教学,激励自主思考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果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来选择话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进行案例的分析,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并有意识地养成人生规划意识。人生规划意识的培养固然离不开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更需要学生认识社会,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例如,九年级下册第六课《我的毕业季》中提到了面对升学的选择,此时我们可以借助课本案例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如第六课“探究与分享”的内容中,小王在某企业从事机器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从成长轨迹来看,他在初中毕业以后并没有来到“理想高中”就读,而是报考了中等职业学校,这其实也很好地契合了他的个人特长,在小时候,他就很喜欢摆弄机械模型,对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很感兴趣,毕业后,他也获得了一份自己心仪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自己乐在其中。这个案例可以很好地引起人们的深思,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在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之后也同样可以获得成功,相比之下随波逐流的人更容易碌碌无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其实是个别案例,不适合让多数学生贸然效仿。不难看出,经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如果学生能够更早地意识到规划人生的重要性,无疑可以提高升学和就业阶段学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