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云区教育联盟探索实践看教育改革实施路径
2020-02-24广州市白云区教研院廖华红
文/广州市白云区教研院 廖华红
一、白云区教育联盟探索的缘起
2010年初,基于地域广阔、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白云区成立各片(镇)教育指导中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区教育局——片(镇)教育指导中心——学校”三级管理体制。新市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新市片”),是区教育局下属七个片镇教育指导中心之一。整体教育水平在七个片镇居中,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并存,是全区教育的一个典型缩影。到2017年,三级管理体制对于加强对基层学校的管理、提升全区教育整体的规范化水平上起到了明显作用,但全片距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人们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追求与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成为区域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新市片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校际差异较大。二是教师管理缺乏有力手段,教师资源使用效益不高。从2016学年起,全区以教师交流制度试图解决初中和小学的教师使用问题,主要是将初中超编老师派到各小学进行为期两年的交流。事实证明,相当部分的初中交流教师并不胜任小学教学岗位,而小学则由于对初中来的交流教师无人事权、考评权而管理乏术乏力。如何用活有限的教师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交流使用的效益,成为制约全片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三是中小学段间缺乏衔接。小学没有为初中提供尽可能优质生源的质量压力,因而对初中学校发展不关心,初中学校则一边在普遍埋怨对口生源小学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欠缺,一边同样对小学的质量建设漠不关心。
2017年12月14日,白云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印发〈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关于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意见(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以“教育集团和教育联盟”为全区集团化办学的两种主要形式,实现“2020年,集团化办学基本覆盖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
二、集团化办学之新市路径
1.行政推动、试点先行
新市片基于“所辖六条街道都各有一所公办初中、2~3所公办小学,小升初全部采用街道内对口直升的方式”这一实际情况,决定试行教育联盟,即以街道为单位,将初中与对口提供生源的小学结成联盟,在教师管理、质量监控、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共建共享,最终实现整体提升教育竞争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由于教育改革不容试错的特殊性,新市片发挥顶层设计、行政推动的作用,审慎选择上述三个问题最为突出的棠景街道开始探索实践,即从2017学年开始,由市67中为初中龙头学校,带领两所生源对口小学组建起市67中教育联盟。改革直击三所学校发展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因而得到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探索起步了。
2.培训学习、观念更新
作为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是改革成功的前提。新市片教育联盟探索采取“培训——探索——再培训——再探索”这样一个行动研究的路线。2017~2019年三年里,通过集中学习、组团考察等系列的学习、阶段性的探索与反思,全片上下尤其是两个教育联盟对为什么以及如何开展教育联盟实践探索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
3.对比探索、完善方案
2018学年,新市片决定将新市街道加入教育联盟探索实践中,目的是与市67中教育联盟探索实践形成对比,在教师管理、质量监控、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四方面开展既有全片统一要求又各具特点的创新尝试。至此,两条街道2所初中、5所小学进入到教育联盟实践中。
4.全面铺开、深化提升
到2020年7月,白云区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2020年集团化办学扩容工作的通知》。在过去两年两个教育联盟的探索实践基础上,新市片稳步推进辖区内教育联盟的整体改革,宣布再组建由广园中学、三元里中学和黄石学校3所初中学校为龙头,9所生源小学为成员校的三个教育联盟,顺利完成了区教育局的“2020年集团化办学基本覆盖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工作目标。新市片教育联盟探索实践进入到深化提升阶段。
三、新市片教育联盟的改革经验
(一)教育改革应不拘一格、因地制宜
当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模式往往不脱于“名校+”或“名校长+”。既为改革,就应允许有不同尝试路径。新市片教育联盟以两所相对来说处于“发展中学校”甚至薄弱学校的初中为龙头,以两名七零后校长为领头人,这是对现有的集团化办学中“名校+或名校长+”常规模式的大胆突破。而且,领头人头上没有原有的众多光环,更容易形成联盟内各成员学校之间的天然的亲近感、平等感,对于教育联盟这个“非独立法人的实践共同体”的有效运作反而起到更好的助推作用。
相比于区内更大规模的集团化办学,3~5所中小学校所组成的教育联盟更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具有步调灵活、易协调统一以及因地域接近和生源一致所形成的天然的利益共同体等优势,因而运作更为顺畅、高效。
(二)解决教师队伍使用效益问题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面对大力引进新的优秀教师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现实,新市片教育联盟致力于多措并举,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1.创新性破解交流教师管理使用难题
新市片以“小组制”和“外派制”有效破解了交流教师的使用难题。成立教育联盟后,交流老师是以小组的方式外派至为本校对口提供生源的小学。由于行政区域上同属一条街道,中小学教师间本就有地域上的亲近感和熟悉感。再加上设有小组长,且小组长列席交流校的每周行政例会,既使交流教师有了一种集体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也有利于各成员学校对交流教师实行更有效的管理与掌控。
新市片教育联盟实行外派制,即打破交流时长限制壁垒,视工作需要在全联盟范围内进行岗位的调配,外派教师不再有两年期满即回原岗位的预设。同时,为进一步增强教师“联盟人”而非“学校人”的意识,新市片还尝试了双向和横向的交流外派。一方面是让小初衔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是引发了初中教师群体中的鲇鱼效应。原本有些优越感的初中教师群体,发现小学教师也能很好地适应初中教学而产生危机感,双向的交流也使他们感受到去小学任教并非流放发配,而真是因联盟工作需要所进行的岗位调整,从而更乐于和勇于面对新岗位的挑战。
2.用实教师培训制度,以师德建设促进专业发展
新市片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培训的首要位置。培训上首抓全员性的教师师德培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增强教师的法律观念和意识。两年来,新市片联盟先后邀请名师来给全片教师做师德讲座,主办了全区师德演讲活动等,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寻找工作的意义感出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减轻,职业热情和能力得到提升。
3.用活绩效考核制度,以公平原则提升激励效应
由于联盟成员校教师来源复杂,使得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更为困难。因此,两个联盟始终坚持以校长联席会议的形式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大原则固定、统一下来,根据不同学段的具体实际在指标不变基础上,各成员学校可再定细则或将权重适当调整。由于对工作量的认定、绩效的考评做到了联盟内基本一致,且打破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局面,联盟各校较好地实现了教师思想的统一,绩效考核制度发挥了正向的激励作用。
4.用好区管校聘改革,整体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2020年7月,白云区开启了区管校聘改革。新市中学和新市片再次被全区作为先行先试的区域。新市中学2020年7月20日启动“区管校聘”工作,仅用十天就顺利完成试点。学校的竞聘分三轮,先选行政、级长,再选班主任,最后各学科教师。以管理为主线的竞聘路线,有效地解决行政管理队伍组建问题,层层筛选又充分体现了竞聘的要求,产生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在新市中学的试点完成后,市67中教育联盟紧接着也顺利进行了区管校聘改革。初中龙头学校已借助教育联盟探索积累了相当的教师绩效考核经验,在联盟教师群体中已基本形成“联盟人”而非“学校人”的观念,给区管校聘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区管校聘让公办教师传统的铁饭碗的观念被打破了,教师群体的危机意识大大增强,队伍活力得到空前有效地激发。
(三)教育联盟探索必须组建起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卷入度。为此,新市片找准不同学校主动加入联盟意愿的触发点,比如对学校发展的共同需求、生源供给关系带来的利益相关、同一地域带来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共享可能性等,从教师管理、质量监控、课程共建、资源共享这四方面将教育联盟各成员校紧紧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促成了教育联盟探索从行政层面的强制推动向学校层面的主动联盟意愿达成。【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以教育联盟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20181167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