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走进趣味物理课堂
2020-02-24文东莞市樟木头中学欧昌胜
文东莞市樟木头中学 欧昌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趣味高效的物理课堂,是我们打破教学“瓶颈”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如何创造一个有趣的课堂,打破“瓶颈”,把课堂延伸成一个高效的课堂呢?值得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起思考。
一、精研课标,科学、合理、精简设计教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老师不试图通过匆忙传授知识来引导他的学生进入一种精神高涨和智力兴奋的状态,那么这种知识只会导致冷漠,而情绪化的脑力劳动只会导致疲劳。”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互联网,身边的生活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进入高昂的学习情绪,物理小故事为学生设置具有情趣的、互动性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更能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不熟悉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例如,在教授声现象这一课时时,我们可以采用播放器放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奇妙的声音,在我们专门设置的一个比对的场景中,一下子就可以把学生吸引住了,他们都会专注聆听辨别,然后自主思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些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为什么每个人,每种动物,每样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又如何区分?自然而然地学生思考得越多,再加上我们老师结合课标的引导,学生就越想知道究竟。结果我们老师即使不用讲,学生都会自主地互相讨论,讨论不出结果学生就会去阅读、查资料,查找文献,去寻找答案,在查找过程中慢慢领悟、积累,从而获得新知。
二、熟悉课标,巧设质疑
只有在教学中善于质疑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进行积极思考,进而通过解疑、释疑达到掌握知识,更让学生体验质疑提问、思维活跃思考、进行努力解疑、释疑过程的成功的喜悦,进而开发智力的目的。例如,学会天平的运用这一知识点是我们课程要求中要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我们引导学生做液体质量测量的实验时,我们可以巧妙地在测量过程中添加一个问题:当天平平衡的时候,如果一个物体被放入水中而不接触容器,天平是否能够平衡?这样一个有点类似游戏的疑问,往往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又会在操作体验的过程中引发更多类似的思考,如放个小石块入水中但不接触容器呢?装满水的容器和不装满水的容器有区别吗?同时也为学习“力”制造认知悬念。
三、新课标更注重实验操作的考查
在一堂课里如果能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再增添学生操作和活动体验,将会带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刺激学生竞争、上进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大气的压强”这一课时时,我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引入新课:在一只锥形烧瓶的瓶口上放一只鹌鹑蛋,先把烧瓶瓶底在热水上烫一下,然后立刻转到冷水上,我们发现鹌鹑蛋会慢慢地被吞进烧瓶里。如果又把烧瓶放进热水上,我们又会看到,鹌鹑蛋又被慢慢地吐出来了。这现象直观、妙趣横生,又是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器材,能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妙,听课精力特别集中,又或者有些学生有过这样的操作体验时,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给一些不了解的同学进行讲解和卖弄,进而会引发新一轮的激烈的大讨论。当我们利用好实验操作、演示、活动体验,我们的物理课堂会像“魔术”一样的引人入胜。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有效解决学生求知欲望与课堂知识内容相矛盾的有效途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高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呆在教室里传授物理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在教学中,在学习课堂知识后,要安排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加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劳动,学习、讨论、总结应用于劳动工具中的物理知识,观察身边的物理生活现象,开展小实验、小生产、小发明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总之,去掉原有课堂传授知识的固定模式,去掉课堂固化的条条框框,打破“瓶颈”,创设活的课堂,有趣味的课堂教学,辅助延伸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创设了团结互助,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就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我们营造的授业环境中,引导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热烈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也会在轻松愉快互助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质疑,学会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