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进行初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
2020-02-24惠东县梁化第二中学张定东
文/惠东县梁化第二中学 张定东
在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概念的发生过程要做领悟当中的数学背景和思想,去伪存真,实在难度很大。正如章建跃博士在数学教育随想录所写:数学是玩概念的,数学是用概念思维的,在概念学习中养成的思维方式方法迁移能力最强!因此,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数学概念教学就成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掌握数学概念自然就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是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依据。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迅速发展,视频教学越来越普及,微课就是视频教学的精华浓缩,能有效辅助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多媒体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围绕着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时间一般在5~8分钟,内容集中,简洁易懂。它是一种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性明确,模拟情景真实,短小精悍,方便使用的新型教育教学资源。下面我们谈谈如何巧用微课进行初中数学概念课有效教学。
一、巧用微课让概念预习形象化
数学概念的掌握要经过一个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际的应用的过程,甚至要有几个反复才能实现,所以对数学概念的预习非常重要。只有把握好预习这一环节,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一环节往往是学生自主行为,若无“仙人指路”,也就是看看书罢了,遇到抽象的数学概念,预习效果就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了。借助微课视频能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可视化,非常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习。微课就能很好地补充这一短板。
例如预习“平方根”概念,教材定义:“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看似简单,若按知识点命题,这隐含着“从属”关系,按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来看,难于分辨开来,一开始搞混乱了,形成定势思维,以后将纠缠不清。故此,笔者尝试有机结合微课视频,使这预习遇到的困难迎刃而解。在微课视频中,把“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平方根”衍生成x,-x是两兄弟,而a是爸爸,“平方根”就是儿子,生动地演绎出:x是a的儿子,-x也是a的儿子,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理性地分辨出其中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使“预习”从抽象的规定发展到思维具体中去,增强预习的实效性。
二、巧用微课让概念教学精准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材每节内容都有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富于实践,分享历史文化、先贤遗学、数学精髓。教材编委对教材的编辑的数学情境无疑是准确,但文字的描述过于直接,也有区域性文化差异,教者若无认真挖掘教材情境中的渊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往往一带而过,那就失去了“概念教学”的核心一环。巧用微课,在课前情境创设部分,加入相关的文化元素,挖掘“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产生背景,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共鸣,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运用概念解决问题更加游刃有余。
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为什么不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结论”给定理来直接命名呢?笔者节选了洋葱数学教学资源网的一段微课视频,以故事演绎,介绍古代周髀算经一则记载: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精准地解读了勾股定理蕴涵着几何性质和代数关系相结合,被誉为“千古第一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深刻地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结论”为何叫做“勾股定理”。有了深刻理解,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运用就更加精准,也为突破本节学习难点作了铺垫。
三、巧用微课让概念复习重构化
概念教学大多数呈现于新授课,笔者尝试用“微课”进行概念复习重构。按常规教学,章节教学结束将进行章节复习,当中的概念复习基本上采用口头复述或填空形式呈现,颇为传统,思维单一,概念的重构显得零散。笔者把“一元二次方程”的章节复习与微课结合,进行了尝试,使用PPT进行录屏,制成微课。以“经典再现,以题点知”的教学手法,揭示呈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内涵,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重构完整的概念复习过程,让学生有效地重构知识系统,并能运用概念表达思想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概念课引进微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数学概念的有效学习,从而提高数学概念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