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2020-02-24福建省沙县第三幼儿园
福建省沙县第三幼儿园 黎 莉
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含了律动及其组合、舞蹈和音乐游戏等。韵律活动中,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用肢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对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独特的作用。随乐而动是幼儿的艺术本能,教师要激发和唤醒幼儿的这种本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音乐,带领幼儿感受与欣赏音乐,并有效支持幼儿表现与创造。然而,有的教师常常受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音乐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在开展韵律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各种偏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问题。笔者尝试结合具体的韵律活动案例来分析所见到的一些问题。
一、音乐感受流于形式,轻视幼儿的生活经验
音乐是韵律活动的基础。韵律活动中,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节奏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调的高低等音乐元素。幼儿只有对音乐有充分的感受和理解,才能自如地表达出音乐的情绪和风格。但是,有的教师在开展韵律活动时,对音乐的感受流于形式,轻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只强调动作的学习。
[案例一]大班韵律活动“尝葡萄”的活动过程(片段)
1.跟随音乐《尝葡萄》,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律动入场。
2.结合图谱学习摘葡萄、尝葡萄的动作。
(1)配上情境语言,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回忆动作。
(3)教师再次完整表演。(边表演边配上情境语言)
(4)引导幼儿看图谱跟随音乐一起表演。
3.与同伴合作表演“摘葡萄”。
(1)请两名幼儿扮演篮子,教师带领个别幼儿围着“篮子”表演摘葡萄。
(2)幼儿四人一组,随乐表演。(2人扮演篮子,2人表演摘葡萄)
(3)以“摘葡萄”大赛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摘葡萄”。
“案例一”中,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示范表演动作,没有给予幼儿欣赏、感受《尝葡萄》这首乐曲的机会,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不够,自然无法表达出乐曲《尝葡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独特的节奏;教师设计的动作太复杂,虽然运用了情境语言和动作图谱来帮助幼儿记忆动作,但也导致幼儿将太多注意力放在动作的机械模仿上,忽略了真正的感知与表达;最后的创编表演,幼儿完全不知所措。其实幼儿的动作表现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幼儿正是由于缺乏“摘葡萄”这一活动的相关生活经验,所以在创编时会不知所措。如果教师能在活动前丰富幼儿相关的生活经验,就能为幼儿的创造、表现提供经验准备。
教师一定要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韵律活动“春天花会开”中,某教师精心制作了花开的慢镜头视频,通过形象的视频播放,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花儿开放的清晰表象,为幼儿后面表演花开的动作做了很好的经验铺垫。幼儿在创编花朵开放的动作时,有的幼儿用手臂表现出花瓣一层层打开的样子;有的幼儿将身体缩成一团变成小花蕾,随着音乐慢慢抬头,手指一个一个地打开,像小花瓣一片片开放;有的幼儿扭着身体往上爬,慢慢摆动着“花蕾”……因为有了经验准备,幼儿创编的动作形态各异、充满灵性。
二、动作表演模式化,缺乏个性与创造性
韵律活动离不开动作的学习。笔者观摩的一些韵律活动中,有的教师往往通过动作示范、幼儿模仿学习的模式开展教学。在创编环节,教师一开始让幼儿自由发挥,但在点评时总是把幼儿创编的动作引到自己原先设计的模式上,最后还是幼儿跟着教师做,使得幼儿的动作整齐划一,缺少个性和创造性。
[ 案例二]大班韵律活动“老狼”的活动过程(片段)
1.以《小羊和狼》的故事导入。
2.欣赏第一段音乐,表演老狼。
(1)播放第一段音乐,提问:“小朋友听到的音乐里的,狼是什么样子的?”
(2)请个别幼儿表演老狼的形象。
(3)教师示范表演老狼的形象。
(4)全体幼儿听音乐,在教师带领下表演老狼的形象。
“案例二”中,教师开始给予了个别幼儿自由表演老狼的机会,但在个别幼儿表演后,教师示范表演老狼的形象就将动作模式化了,接着全体幼儿的表演基本都是对教师示范表演的简单复制,所有的“老狼”表现出来的形象都一模一样,没有特点。一方面,幼儿对所表现的老狼形象缺乏感性经验与动作图式表象;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给予幼儿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培养幼儿韵律活动中的创造力,要为幼儿提供直接感知的机会,欣赏与感受在前,才会有后面的表现与创造。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欣赏—体验—发现—想象—表现—创造”等有序环节来进行感受与表现。
三、过多使用辅助材料,忽略幼儿的自主体验
幼儿受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在欣赏和感受音乐作品时,无法像成人一样单纯凭借听觉的方式来获得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因此,教师在韵律活动中引导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常常会借助故事、图片、图谱、视频、动作、语言等辅助材料或手段,帮助幼儿丰富和加强听觉感受,从而理解作品。但是,如果在一个活动中使用过多的辅助材料,也会干扰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体验,使得幼儿无法自发地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表现。
[案例三]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与泡泡糖”的活动过程(片段)
1.跟随《小老鼠与泡泡糖》的音乐,模仿小老鼠的动作入场。
2.运用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理解音乐。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边看画面边听故事。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课件画面,完整欣赏音乐。
3.结合图谱,表现A段音乐。
(1)欣赏A段音乐,并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听教师的解说语。
(2)请个别幼儿模仿小老鼠走路和东看看西瞧瞧的动作。
(3)全体幼儿一起听音乐表演A段音乐。(教师在旁边用语言按音乐节奏提示动作)
4.结合图谱,表现B段音乐。
(1)欣赏B段音乐,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听音乐。
(2)请个别幼儿模仿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后拽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用语言加以提示)
(3)全体幼儿一起听音乐表演B段音乐。(教师在旁边用语言按音乐节奏提示动作)
5.完整表演。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边看边完整表演。(教师边指图谱边用语言提示动作)
(2)请一名幼儿扮演大花猫,其余幼儿扮演小老鼠,再次完整表演。
“案例三”中,教师为了将幼儿引入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运用了图谱、课件等。表演A段音乐的时候,教师每次都相应地按节奏念“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表演B段音乐的时候,教师在每个乐句结尾时,都要发出“啪”的声音提醒幼儿表演出泡泡糖弹回去的动作。在幼儿已经熟悉动作流程、完整表演时,教师仍指着图谱按节奏用语言提示幼儿做动作,使得幼儿没有机会自主感受音乐节奏做律动,而是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被动地做动作。过多的语言提示和图谱观看使幼儿的学习变成被动学习。因此,教师要控制辅助材料的使用和把握使用辅助材料的时机。音乐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幼儿对音乐拥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应该合理“留白”,适当“退后”,当幼儿有一定经验时,要放手让幼儿探索和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重视队形与动作,忽视幼儿的情感交流
集体舞是韵律活动的一种形式。集体舞教学活动一般都涉及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一些教师在集体舞活动中常常以动作和队形的训练为主,忽视幼儿与同伴共舞时相互间的眼神、动作和情感的交流,使得教师教得辛苦、幼儿学得乏味。
[案例四]大班韵律活动“加沃特舞曲”的活动过程(片段)
1.谈话引入,欣赏乐曲。
2.看动作图谱,学习单人舞。
(1)引导幼儿看图谱学习“脚跟、脚尖、跑跑跑”的动作。
(2)带领幼儿随乐跳单人舞。
3.学习双人舞。
(1)将幼儿分成两队。(男生和女生)
(2)请两名幼儿面对面站好示范表演动作。
(3)集体随音乐两两手牵手跳双人舞。
4.学习双圈集体舞。
(1)请幼儿到“舞池”中,站成双圈。(男生在外圈,女生在内圈)
(2)教师讲解、示范边跳边移动位置交换舞伴的方法。
(3)男生在原地舞蹈,教师带领女生在内圈跟着箭头方向移动位置舞蹈。
(4)女生在原地舞蹈,教师带领男生在外圈跟着箭头方向移动位置舞蹈。
集体舞活动中最重要的价值是让幼儿感受在集体舞蹈中与舞伴的交流和互动。队形变化是为了交流和互动而设计的。“案例四”中,教师将重点放在动作和队形变化的学习上,完全忽视了幼儿与舞伴间的情感交流。双圈舞时,移动的幼儿只顾埋头看移动的位置是否正确,没有一点快乐的情绪。如果教师能在每一段动作的前面或后面,引导幼儿运用微笑对视、握手拥抱、鞠躬行礼、击掌拍手等方式与舞伴互动,每交换一个舞伴就有一次交流互动的动作,那么“舞会”就会让幼儿感到快乐和有趣。
对艺术教育来说,支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就是该领域的核心价值。因此,在韵律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满足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肢体表现,避免为了追求表演的完美而一味地灌输和机械训练;要为幼儿留出与音乐对话、想象的空间,使学习成为幼儿自己主动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的过程,逐步提高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生活经验和情绪情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