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020-02-24河北省教育厅
■ 河北省教育厅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十八大以来,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办好学校思政课提出重要意见。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我们扎实进取、久久为功,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大意义的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办好学校思政课,坚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爱国情、树立强国志、力践报国行。办好学校思政课,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才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思政课办得好不好,是衡量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领导力、检验学校办学方向的试金石。
二、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能够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科学的理论思维,更好地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做到全面贯穿融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占领高校及中小学思想阵地,做到全覆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全面准确把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理论特征,确保学深学透、入脑入心,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少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全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系列主题教育。通过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0个热词”宣讲、高校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分钟课堂”视频精品课评选、中小学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切实把广大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将“三进”工作引向深入。继续组织全省百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师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到基层、带到边远地区学校、宣讲到田间地头、送到乡村百姓身边。鼓励师生以思政课艺术作品展、思政公开课展示的形式,表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感受和新进步。
利用网络新媒体推进教育教学。组织全省高校师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身边”青少年微电影(短视频)大赛,全省高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鼓励引导省内高校在“两微一端”开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推广专题慕课、微视频等网络思政课,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热点师生谈”等活动。
三、着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关键是使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着力从课程教材、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评价上下功夫,扎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丰富思政课教材和课程内容。突出主题主线,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四个自信”思政课辅助教材、“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等辅学读物。按照我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要求,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本专科、研究生阶段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中小学校以思想政治课、班团队会为依托,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利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讲解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要义。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开设选修课,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知史、懂史,树立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
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纪念活动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和重大纪念日,开展生动鲜活、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童谣传唱、观看专题片、时事辩论、知识竞赛和翻转课堂等方式,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讨论。积极发挥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的作用,扎实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持续强化网络育人,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扎实开展网络思政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堂,建设高校思政课微课资源库。
结合时事挖掘思政教育“活教材”。充分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展现出的中国力量,涌现出来的身边故事、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结合常态化防疫形势,深入宣传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学生上好战“疫”网络思政课,引导学生躬亲实践、报国担当,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参加战“疫”主题宣传教育,感悟疫情防控彰显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
凝练思政课特色品牌。继续打造“一省一策”思政课,深入开展我省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裸课”大赛,选拔理论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压实各校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实施一校一特色,充分发挥各校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共建帮扶等方面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项目。坚持先行先试,按照《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深入实施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继续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国内培训研修、实践考察项目,以点带面提升学校思政课建设整体质量。
健全思政课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以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为导向、聚焦师生互动的评价激励机制。用评价发挥检查、督促、导向的作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评价机制,将师生发挥的作用结合起来考察。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言行一致性。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作为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参考。以评价帮助师生找准自身优势和不足,激发师生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凝聚起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深层力量。
四、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隔,坚持分层分类,统筹好德育目标一致和内容梯度衔接的关系,统筹好教育主体的整体性和不同学段教学规律的关系,统筹好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
全面构建省市县三级德育共同体。持续健全河北省大中小幼德育共同体工作机制,加快推动各市、县德育共同体建设,到2020年底,实现市县德育共同体全覆盖。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结对带教计划”,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选派优秀高校思政课教师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到高校进修、访学,定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组织高校与中小学校、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结对帮扶,全面提高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团队建设,每年遴选一批省级示范团队,确保每个团队涵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
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以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国“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和试点校建设为示范引领。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起来,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五、不断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素养,使思政课教师能讲好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
配齐配好学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校外引进、校内相关学科教师转任、优秀思政课教师退休延聘、外聘校外优秀教师等多种方式配齐建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年底前专兼职教师的师生比要达到1:350,兼职教师要完成专职教师核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小学建成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逐步提高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初中、高中要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实行中小学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将思政课教师配备情况纳入学校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纳入巡视、巡察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年度督查。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配备纳入年检内容。
加强学校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实施高校思政队伍质量提升工程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工程,开展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计划,在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培训中增加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参训名额。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制定全员培训方案。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工程。加大高校思政相关专业学生党员的培养力度,为向学校输送思政课教师提供组织保障。组织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授课大赛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和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工作坊。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每年面向高校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骨干举办专题研修班。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每3年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一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脱产培训,并纳入在职培训学时记录。实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实践教育培养工程,健全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锻炼制度,组织开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国内考察调研、出国研修。
六、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讲好思政课制度
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各级党委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常态化。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到高校给师生讲1次思政课,其他省委常委和设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年到高校讲1次思政课,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形势任务、本地相关工作,主动到学校讲思政课。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为学生上思政课,每学期至少累计讲授4课时,高校班子其他成员,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系主任),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技工学校,下同)党组织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讲授2课时。
建立教育系统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讲好思政课工作制度。我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实施意见》,明确教育系统厅(局)长、学校书记校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党政领导干部在思政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旗帜鲜明讲政治,站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一线,带头推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学习,结合当前社会形势任务,抓住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授课形势,讲出高质量思政课。
七、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学校思政工作质量,要以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师评级激励机制改革为抓手,多举措激发思政课教师创新活力。
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把思政课教师和优秀辅导员纳入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在“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三三三人才工程”“省管优秀专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中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将思政课教师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探索实行网络文化成果与纸媒成果同等认定,在国家级和省级网络平台发表的文章要与同类期刊同等对待。设立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岗位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组织开展河北省思政课教师(含大中小学)年度影响力人物遴选表彰活动。
创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评价办法。各市县、学校要制定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岗位特点相匹配的评价标准细则。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占比。强化思政课教师开展时事教育、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并将活动时间计入工作量。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作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绩效分配、评奖评优、培养培训的依据。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实行单列评审,中、高级职称评审比例不低于教师平均水平,并向一线教师倾斜。激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深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