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中风格的再现

2020-02-24吴润恺刘冀

现代英语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学性文学作品译文

吴润恺 刘冀

一、引言

风格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一位作家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风格与内容同等重要。许多学者、翻译家都对文学翻译中风格的传达进行过研究,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立足在译者的角度,探讨如何传达原文的风格,传递原作者的特点,很少有人立足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传达风格才能让读者喜欢并潜心阅读一部译作。文章分析了读者解读文学文本的过程,并通过案例,从读者角度对传达文学作品风格的方法进行了探析。

二、文学风格的定义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作者语言特色、甚至是作者为人处事特点的一种体现,也是作者写作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作品广为接受的一种信号。同样的意义,以不同方式表达,可能会让人感同身受,也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都取决于作者的表达能力,或是语言的风格。文学性的语言在传达信息的同时是带有审美价值的,其重点不在于信息,而在于运用的语言本身。在文学翻译中恰当地体现出原作者风格意图十分重要,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以及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传递文学风格的重要性

(一)读者解读角度

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是因人而异的,很大一部分文学作品的读者属于单纯的欣赏型读者,这部分读者读的是内容,不会太过深入地解读作品;而另外一部分读者则属于研究型读者,这部分读者会深入解读文学作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享受文学作品。无论是哪种读者,哪种解读方式,都会在解读的过程中,萃取出文本的文学性,这也是文学文本价值体现的过程。在何其莘、仲伟合、许钧2009年出版的《高级文学翻译》中,提到了文学文本的解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一般性阅读阶段,即由通晓文字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第二是细读阶段,通过细致研究词句的搭配、行文风格、语气、修辞等,来重新定义词义。第三是批评性阅读阶段,即将文本与作家、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对文本做延伸性的解读。这三个阶段详细阐释了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但“解读”实际上不同于“阅读”。其不同点在于,文学作品创造出来,不完全是供读者去研究的。有相当一部分读者阅读文学是为了消遣,为了享受文学。因此,这部分读者只是泛读,但读到感兴趣的地方,他们也会去试着理解作者意图、时代背景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度的批评性阅读在很多时候都是以读者在一般性阅读和细读过程中,对文本原意、作者意图、行文风格等产生了兴趣为前提的。所以,译者如何让读者精准地获取到原作品中的文本原意、作者意图、行文风格,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译者翻译角度

文学作品不同于商业化的非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读的是“味道”,而非文学文本用的是“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译者一定要让读者体会到原作的经典,传达原作品的味道,让读者体会到不一样的文化,欣赏不同本土风格的作品。上文在文学文本解读过程的分析中提到:对于非研究型的读者而言,深度批评性的阅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在一般性阅读和细读过程中对作品内容产生兴趣。每位作家都会在创作过程中形成其相对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那么对于翻译来说,再现整个作品的风格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是否愿意对原作品进行深度解读,进而影响原作文学性的体现。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着相对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只翻译其内容,而不考虑其作者意图、时代背景以及行文风格的话,称不上是真正的翻译,某些情况下原作风格再现的重要性要大于内容。这种情况虽然比较极端,但的确是存在的。比如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大街小巷的吆喝、方言、非正式语言等,作者想表达的并不是吆喝的内容或者方言本身,而是用这种写作风格来刻画一种人物形象。在这种情况下,重现原文风格的重要性甚至大于翻译其内容。只有将作者自身风格、文化背景等相关信息考虑周全,才能够创造出吸引读者的译文。

四、文学风格的再现

蒋培玲在“论翻译中原文风格的把握与再现”(2007)中,从词汇、句法、语域和修辞四个层面分析了翻译时如何再现原文风格;姜倩、何刚强的第二版《翻译概论》从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和篇章结构五个方面描述了有关风格的表现手段;刘宓庆先生也在其《风格翻译论》中提出了“风格符号系统”,其中包含“形式符号分析”和“非形式符号分析”两方面共十个角度,其最后一个角度就是“接受者的视野融合”,并把这个角度定在了“最高层次分析”之中。

由此可见,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去分析文章的风格极其重要,但却常常被研究者所忽略。从接受者,也就是读者的角度来看,重要的关注点大体可以分成“作者个人风格”与“语句文学意义”两个方面。

(一)作者个人风格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文学创作,就是作家将其想要表达的内容,以独到的方式、独特的手法表达出来的一种过程。这里所要探讨的是翻译时作者个人风格的传达,也就是作者在翻译时试图传达意图的惯用“方式”以及“手法”。每一位作者都有相应的风格,但不是每一部作品都符合作者的一般风格,也有一些作品风格并不明显。在翻译的过程中,分析原文是前提,而准确分析读者文学审美倾向则是让译文达到更高水平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作者固然有自己的风格,但译文也要考虑读者审美,达到一种平衡。

例1:

It was the one of the last afternoons I had her around because her place in school had already been reserved.She wandered around so happily carefree with her little bucket and spade,covering the bulbs with earth and calling out“night nigh”or“sleep tight”,her little voice chattering constantly on.(Altogether Autumn.《中国翻译》2000(1):72)

从第一句话来看,A要比B好一些,因为B稍显冗长,且“绕膝”比“陪伴”带给读者的画面感要强得多。从风格上来看,原文作者也并没有“accompany”这样的词语,反观“around”和“绕膝”有异曲同工之妙。“绕膝”这个词将作者在这里的表达风格完全传达出来。后一句话却是B要好一些,无论是“小桶”“小铲”,还是“night nigh”“sleep tight”的翻译都是译文B更加贴切,从读者角度来考虑,B更加容易接受,更加贴切于一个爱女母亲的感受,也更贴近于作者写作的风格。

(二)语句文学性质

在文学作品中,文学性的体现也有不同风格。无论是辞藻华丽,惯用修辞,还是平铺直叙,感人肺腑,都能体现作品的文学性,但是一个作者惯用的手法决定了其文章体现文学性的风格。例如,欧亨利的语言以“幽默贯穿始终”而闻名,他善于使用善意的幽默来揭示人生真谛。在翻译中,要最大限度地还原这种幽默,以及其中蕴含的作者意图。

例2:

One dollar and eighty-seven cents.That was all.And sixty cents of it was in pennies.Pennies saved one and two at a time by bulldozing the grocer and the vegetable man and the butcher until one's cheeks burned with the silent imputation of parsimony that such close dealing implied.(O.Henry.The gift of the Magi and Other Stories.New York:Scholastic Inc.,2002:1-3)

Version A一块八角七分。这就完全在内了。其中有六角是铜板。这些铜板都是在跟那杂货店倌,肉店倌,和小菜商人交易时,争得面红脸赤而一个两个地节省下来的。(《汉译世界名著·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四百万》,伍蠡甫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53-160页)Version B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儿了。其中六毛钱还是铜子儿凑起来的。这些铜子儿是每次一个、两个向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臊红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永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3)

从读者角度出发,译文B更吸引人(也有可能是两篇译文来自不同年代的原因)。从原文来看,欧亨利的笔法就是如此,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很细节、很现实地写出了“攒这一块八毛七分钱”的不容易。原文中的句号断句,以及类似“bulldozing”这种用词方式都是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且是能传达文学性的语言风格。译文B中“硬扣”一词更符合“bulldozing”这个词的传达,并且译文B整体语言风格也更接近原文的语言风格。

五、结语

文学作品的受众归根结底多是广大的普通文学爱好者。对于译语读者来说,他们可能并未听说过某位作者,因此,这时的译作就要发挥传递作者风格、吸引读者去继续阅读的作用,使读者产生更深刻地了解作者和其更多作品的欲望。传递作者风格,即是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风格的传达;吸引读者加深了解,即是作品文学性的传达。在文学翻译中要做到以风格展示作者,用文学性展示作品,将两者紧密结合,来吸引读者的阅读热情和期望。

猜你喜欢

文学性文学作品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彼得·威德森“文学性”理论的思考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卡勒与伊格尔顿的“文学性”理论对比研究
弟子规
弟子规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