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柱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0-02-23李文泽
李文泽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旧街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阳泉 045000)
0 引言
由于受到岩性、地质条件及应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巷道在进行预留小煤柱掘进时进场会出现各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煤体严重剥离,承载力降低及跨距较大等问题[1]。有时还会出现肩煤破碎严重的情况,而由于煤体宽度较窄,煤体整体稳定性仍需要被进一步考虑,这是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支护技术将很难达到预期支护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某矿井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存在的小煤柱巷道提出注浆+钢带+工字钢棚的联合支护方式,并对其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1 工程概况
目标矿井3306巷道位于井田的第三盘区,西侧为第二盘区,东侧为3307巷道,南侧为未开采的新鲜煤层。其中,3306巷道长1200m,整个巷道为矩形,长4.5m,宽3.5m,位于4号煤层,煤层的平均厚度为5m。由于掘进巷道顶板岩性主要为泥岩且整体结构较为稳定,厚度为6m,因此,采用的掘进工艺为综合机械化掘进,目前已掘进长度为150m。为进一步提升整个矿井的回采效率,5301工作面计划选用无煤柱回采工艺,因此,要求上述两个巷道在开采过程中预留两条小煤柱。
2 原支护方案
2.1 顶板支护方案
3306巷道原有的支护方案为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方式。
(1)锚杆:长度为2500mm,直径为22mm,左旋,材质为螺纹钢,在顶板每排布置5根锚杆,间排距设计值为1m,需要配合钢带完成相应的支护任务。
(2)锚索:长度为5000mm,直径为17.8mm,施工位置位于两个钢带之间,每排布置3根锚索,间排距设计值为3m。
(3)钢带:支护选用W型钢带,长度为4m,厚度为0.25m,钢带上每隔1m焊一个圆孔,圆孔直径为25mm。
2.2 两帮支护方案
巷道两帮的支护选用单锚杆进行支护,共布置3排锚杆,间排距设计值为1m。其中,第一排距离顶板的距离为0.8m,互帮宽度为1m;两帮的锚杆长度为2m,直径为22mm,左旋。
2.3 存在的问题
(1)煤柱受力较大:由于目标工作面已投入使用,由于巷道不断掘进,巷道顶板及两帮出现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同时,由于目前的回采煤层为4#煤层,该煤层的稳定性较差,留设的煤柱宽度为6m,当巷道的应力值较大时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很难进行预留。
(2)肩煤破坏严重:原支护方案顶板钢带宽度仅为4m,距离端头煤柱仅为0.25m,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煤柱与顶板之间的支护不到位,在外界应力的作用下导致煤柱与顶底板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剥离,最终导致顶板下沉,最大下沉量可达0.5m。
(3)护帮效果不理想:由于原来巷道之间的预留煤柱宽度仅为6m,因此,在应力的作用下,会在煤柱的两侧产生对应的应力集中,最终使巷道沿两帮的方向发生破坏。目前支护方案下使用的护帮锚杆长度仅为2m,需要配合钢带以达到其预紧力要求,这种支护模式下的支护断面较小,整体的锚固效果较不理想。
3 联合支护方案
针对目前支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标矿井在巷道后期的支护过程中采用注浆+钢带+工字钢棚的联合支护方式进行巷道支护。
3.1 注浆支护
为提高巷道整体的稳定性,提高肩煤的承载力及煤柱稳定性,需要在肩煤及煤柱位置进行注浆。首先,需要在巷道的顶板及两帮分别布置注浆孔,顶孔距离两帮约为1m,钻孔深度为4m,与顶板的夹角为60°。帮孔距离顶板的距离为1m,钻孔深度为3m,与巷道两帮垂直布置,间排距设计值为3m。当钻孔打设结束后按照其布置顺序分别注入浆液,保证注入压力小于1MPa,当出现漏浆情况时应当及时停止注浆。
3.2安装钢带
支护所选用的钢带为L型加宽钢带,宽度为0.9m,钢带内需要设计3个钻孔,钻孔直径为30mm,间距值为1.2m;配合使用的短钢带长1m,也需要设置30mm钻孔。当完成巷道顶板及两帮的钻孔时需要在同一位置安装L型钢带,钢带紧挨巷道两帮及顶板布置,其间需要间隔安装锚索,锚索长度为7000mm,直径为21.6m,确保钢带的预紧力大于200N·m。
3.3 工字钢棚
为使整体的支护效果更加理想,需要配合工字棚减小顶板对于煤柱的破坏以实现整体稳定性的提升。其中,工字钢棚的宽度为4.5m,高度为3.5m,间距设计值为1.5m,整个安装过程应当坚固且平整,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配合控制线以确保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钢棚安装完成后应当留存约为0.1m的间隔以供连接杆完成相应的安装工作,其中,相邻的三架钢棚之间需要安装模板以使其夹紧。在进行施工时应当有专人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控,当出现顶板破碎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停止相关作业。
4 结语
(1)改进后的注浆支护有效提升了煤体与巷道顶板及两帮之间的稳定性,使整体的稳定性及抗压强度明显提升。
(2)通过使用L型钢带及锚索,巷道的两帮及肩煤均得到良好的支撑,有效避免了小煤柱出现破碎等不稳定现象,使其成型率显著提升,支护效果也较为理想,有效避免了巷道应力对煤体的破坏。
(3)通过在目标巷道架设工字钢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小了应力对于煤柱的破坏,同时在巷道的掘进过程中也能有效避免由于原岩应力作用不平衡而导致巷道两帮的下沉,最终出现顶板的大范围垮落。
(4)通过将上述联合支护方案应用于现场后发现,目标巷道在后期掘进的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顶板破碎及冒顶等情况,整体的顶板下沉量基本被控制在0.1m及以下,同时,锚索的支撑效果较为理想,整体的施工合格率可达95%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