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新媒体发展创新路径探析
2020-02-23宋雯雯
□ 宋雯雯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都着力发展自己的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府类APP等政务新媒体,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政务公开、新闻发布、政务服务等各个领域。政务新媒体在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拉近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成为党和政府服务群众、凝聚民心、成风化人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区块链作为一种相对后端的信息技术几乎不被用户所感知。2019年10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自此,“区块链”才真正走入中国大众的视野,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技术。
一、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也叫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链式数据结构或者说是一种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2008年11月1日,一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网络用户发表了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区块链技术融合了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等技术,能够完成信息数据交换、验证、储存等功能。与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不同的是,区块链的信息数据是分布式记录的,每一个节点都拥有完整的数据记录,每一个节点都能够在这个链中上传、下载记录,任何信息数据一旦上传,需要至少51%的节点同时进行更改,才能对已上传的信息数据进行篡改。在区块中储存的信息数据越丰富,区块链中的节点数量越多,更改数据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区块链的安全系数就越高。
从本质上看,区块链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对数据区块进行前后相连,形成链状的数据储存账本。在这个过程中,只允许添加数据,不能进行任何的篡改。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将分布式账本交由区块链中的每一个节点进行共同维护,并由这些节点共同记录保证区块链中存储数据的真实性。
二、政务新媒体
政务新媒体在我国政务建设实践中经过了数年的探索和建设。从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开通,到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元年开启,之后2016年国务院APP正式上线,再到如今在今日头条、抖音、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等多个平台上四处开花的政务账号,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层出不穷的新兴信息技术,政务新媒体格局正向着“1+2+N”发展——“1”是门户网站,“2”是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N”是指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新型信息聚合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技术创新从未停歇,未来的政务新媒体发展将会继续跟随技术革新的脚步向前发展。
(一)政务新媒体发展现状
1.运营滞后
政务新媒体发展初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全国各级政府机构纷纷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一拥而上,蹭了一波热度之后就撒手不管,产生了大批僵尸账号。部分政务微博在取得官方认证后长期不上线运营,账号被人窃取都不知情。有些政务新媒体,一味追求内容发布的数量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还有部分政务新媒体,热衷于“打官腔”,发布的内容多为“公文”“通报”,不接地气,不接网气,让人觉得难以接近。
2.缺乏服务意识
政务新媒体的创立和使用是为了加强政民互动,在各政府机关和群众之间构建一个沟通的渠道,可以说,服务性是政务新媒体的天然属性。新媒体平台拥有极强的互动性,政务新媒体作为沟通的渠道,应该积极听取民意、聚集民智、关注民情。但在政务新媒体的实践建设过程中,很多部门都忽视了政务新媒体的服务性,相关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在与网友的互动中答非所问、生硬冷漠、空洞说教,甚至置之不理。
三、区块链技术为政务新媒体带来新生
技术的革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政务新媒体与政府其他互联网渠道服务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改革创新?区块链技术的蓬勃发展或许能为政务新媒体带来新生。
(一)数据共享,消灭信息孤岛
在以政府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第三方机构组织都依靠政府部分充当“信任中介”进行互动。中国境内的个人、组织和活动的所有关键信息和数据都在政府的数据库中储存。在当下的政府管理体系中,这些信息分别在不同的政府部门储存管理着,且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是不互通的,各部门守着自己的数据库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或者需要重复授权,造成公共资源和时间的浪费。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安全性不足,信息极容易被篡改、伪造,所以电子凭证目前的普及率和认可度不高。涉及一些重要的信息还是需要民众往返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出具各种材料。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改变政府数据的管理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一个平台,所有的信息由原来的分散式单一储存转变为信息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共享。政府仍然是这个平台的中心,但是在这个平台中,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不再筑起信息壁垒。所有数据信息都是被加密保护的、不可篡改的,能够实现海量政务资源的动态安全储存以及长期存取,进而推进数字型政府、智慧型政府建设。
(二)治理创新,公民自治参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块链技术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渠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与传统的集中式管理模式不同,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去中心化”。
区块链的自治性治理特征是内嵌于底层代码和基础架构中的。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建构中,由政府主导进行规则制定,设立一个共识机制,个人或组织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在这个平台中存储、交换、下载信息数据;政府、个人或组织分别拥有不同等级的权限,根据权限可以调取相应的加密信息。政务新媒体平台与民众之间形成“服务——治理”的协作关系,公共服务中曾涉及大量的人工操作都将由公众自助完成。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权力下放至民众手中,引导民众利用政务新媒体进行积极自主的自我治理,有助于民众、组织和政府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结语
区块链技术的横空出世为政府部门建设政务新媒体提供了一把双刃剑。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政府一贯坚持的管控模式发生冲突;技术赋权或许会促使新的虚拟权力产生,进而导致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集权再度出现,为社会精英阶层提供便利;“去信任”的特征对政府的公信力发起挑战;“共识机制”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需要利用严谨的规章制度进行制约……但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共享性、智能化和多方协作的技术哲学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尚未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在未来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着多重挑战,政府要主动参与其中,推动区块链技术进步的同时进行严格把控,掌握核心技术并将其合理合法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