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传统文化类视频火爆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020-02-23董玉涵
□ 董玉涵
作为活跃的“二次元”视频网站,B站一直被定义为青年亚文化传播的阵地。然而,自2016年开始,大批传统文化题材的视频作品在B 站中成为“爆款”。截至2020年2 月24 日,在专业生产领域,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放量达到646.4万,《国家宝藏》第一季与第二季的播放量分别达到2195.2万与2614.9万;在自媒体生产领域,古风音乐类视频创作者“柳青瑶本尊”粉丝数达到47.7 万,其演奏琵琶曲《十面埋伏VS 权御天下》的视频播放量达到108.9万。这些视频的“井喷”式传播显示了B站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的强大生命力。
一、B站中优秀传统文化视频的特点
(一)制作精良,具有审美、学术价值
不论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还是《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综艺节目,都具有厚重的文化气息与丰富的知识性。在《国家宝藏》第一季中,节目组选取27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展示文物的历史背景与人文价值。美轮美奂的拍摄场景、浓厚的知识氛围与演员精湛的演技,无不为该节目带来高雅的审美意趣。同时,该节目历史考据翔实,内容详略得当,介绍文物的同时向观众普及了大量人文历史知识。
B 站在非专业视频生产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大量视频原创者活跃于B站,使B站的创作环境呈欣欣向荣之态。这些原创视频创作者中不乏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人。截至 2020年 2 月 24 日,B 站视频创作者“墨韵Moyun”共有170.1 万粉丝,累计视频播放量达5727.8万。该视频创作者古筝水平出众,演奏的乐曲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在视频拍摄时,创作者身着汉服,在优美的场景中弹奏动听的乐曲,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与文化熏陶。
(二)内容创新,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
专业视频生产领域对视频节目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摒弃了传统的以文物为中心的叙事手法,转而以维修文物的老师傅们为中心进行叙事。一方面,这种叙事手法的转变突破了纪录片拍摄的固有模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另一方面,这种叙事方式符合当下提倡的“以人为本”“工匠精神”等概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突破了时间的界限,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另一种创新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再加工上。首先,这种再加工表现在对原有传统文化视频的再加工上。郑长忠认为,B 站的传播过程遵循着共享机制,导致消费者即是生产者,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这就使B 站的参与性非常强①。对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B站的观众展示出了巨大的再创作热情。在此基础上改编的鬼畜视频、混剪视频等均取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其次,这种再加工体现在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再加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B站上火爆的古风类视频,该类视频主要表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同时加入现代元素,使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具有代表性的是歌曲《极乐净土》,B站视频创作者们使用琵琶、二胡、唢呐等中国传统乐器演奏这首日本流行歌曲,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二、B站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反馈路径——弹幕在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一)介绍、补充功能
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之一便是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断裂,弹幕功能的实时性、同步性很好地消解了这种困境。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钟表修理部分中,有弹幕错误地认为西方向清朝进贡钟表意寓“送终”。后续弹幕“不是送终,钟寓意时间啊,钟声谐音终身太平”修正了前者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增进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介绍寿康宫时,“乾隆生母是甄嬛的原型,下午听故宫博物院长亲口说的”“别说甄嬛了,故意往熹妃身上套的而已”等弹幕把宫殿与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相联系。这一方面消除了观众因电视剧造成的对历史的误解,另一方面也更生动形象地使观众理解了文物背后的历史,增加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文本意义的进一步拓展
笔者认为,从某种角度来看,弹幕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再创作。带有吐槽、分析性质的弹幕本身丰富了视频的内涵,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视频《唢呐恋爱循环……来了!!!》中,视频创作者用中国传统乐器唢呐演奏了日本流行歌曲《恋爱循环》。截至2020年2月24日,这一视频共获得307.4 万播放量与1.4 万条弹幕评论。在该视频弹幕中,观众对视频内容进行了大量令人忍俊不禁的评价,例如“死亡循环”“恋爱死循环”“花泽榨菜”“葬爱循环”。这些风趣幽默的弹幕与视频本身融合成一体,达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和谐统一。
(三)增加文本与B站文化的接近性
随着B 站弹幕功能的广泛应用,B 站弹幕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话语体系,即所谓的“B 站传统”。B 站的这套话语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网络流行语,例如“awsl”(表赞美某事物)、“2333”(表示大笑);二是仪式性表达,例如“计数君”(对某些重复性的动作进行计数)。通过这套话语体系,B 站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文化圈,当此类话语出现在弹幕上时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仪式传播,有利于增加B 站用户对传统文化视频的参与感。典型的如琵琶演奏视频创作者“柳青瑶本尊”,她善于用中国传统乐器琵琶演奏现代流行歌曲。在她的大多数视频中,都会出现大量类似于字幕的关于歌曲歌词的评论。晏青与罗小红认为,“仪式化生存”是传统文化的现代特征,文化传播总是伴随着仪式化场景来获取认同感②。这种B站自有的仪式化场景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合适的契机。
三、B站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自媒体用户视频生产缺乏专业性
自媒体用户既是传统文化视频的消费者,也是创作者,在B 站传统文化传播链条上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其数目巨大、分布广泛,既带来了繁荣的创作环境,也带来了监管的难题。
首先,自媒体用户本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误读。有些视频创作者甚至以传统文化为噱头,传播封建迷信、低俗的信息,对青少年造成了误导。
其次,自媒体创作者面临着版权困境。B站的大量视频是在对其他视频的剪辑、修改后进行二次创作的产物。这种作品面临着侵权甚至抄袭的法律风险。目前法律对这类视频的界定比较模糊,但应引起B站官方与自媒体创作者的重视。
(二)难以扩大传播影响力
张路认为,二次元文化具有壁垒性,这种壁垒性是由“身份标出”“抵抗性”乃至独特的“语用方式”造成的③。身为亚文化传播的阵地,B 站的传播过程同样具有壁垒性。这种壁垒性造成了B 站流行的文化很难在其他平台形成广泛的影响。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在B 站获得极高的播放量与赞誉,但在其他媒介平台并未造成类似影响。这部纪录片首播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黄金时段,三天播完却籍籍无名,虽然后续在B 站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半年后携高人气转战电影市场却票房惨败④。如何突破“次元壁”、扩大影响力是B 站未来发展需要突破的阻碍。
四、结语
网络的开放使一些外国文化在我国迅速传播,同时发展出形态各异的现代亚文化。我们不应该把这些文化当作我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阻碍,而应把它们当作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外延、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抓手。B 站传统文化的火爆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是未来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方向。
注释:
①郑长忠.文化生产新空间中的传统文化再加工——对二次元、网上文化社区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09):78-85+90.
②晏青,罗小红.流动的意义:传统文化移动传播的符号学阐释[J].中州学刊,2019(10):166-172.
③张路.从“符号”到“世界”:二次元文化的审美路径[J].学习与探索,2019(10):183-189.
④宗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跨媒介生产与消费[J].中国电视,2017(12):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