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理斯马”原型意象分析
——以电影《阿凡达》为例

2020-02-23赵士萌

视听 2020年5期
关键词:斯马阿凡达原型

□ 赵士萌

电影《阿凡达》是由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由萨姆·沃辛顿和左伊·索尔达娜等人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影片中所呈现出的“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影像中的“卡理斯马”原型意象

“‘卡理斯玛’(Charisma),这个字眼在此用来表示某种人格特质;某些人因具有这个特质而被认为是超凡的,禀赋着超自然以及超人的,或至少是特殊的力量或品质”①。在影像中,“卡理斯玛”意象主要通过“英雄人物”的塑造来呈现。同时,这种“人物”也属于“原型”人物。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指出,“‘原型’这一术语早在斐洛·犹大乌斯(philo judaeus)时代便出现了,意指人身上的上帝形象(Imago Dei/God-image)。”②在影像创作过程中的人物塑造方面,有时会赋予人物“超凡的力量”或“精神”,而“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呈现,在影像中也得以成为可能。

首先是“卡理斯马”原型意象在影像中的存在样态。“卡理斯马”原型意象在影像中的存在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具象型卡理斯玛”,另一种则是“虚拟型卡理斯玛”。从《阿凡达》这部影片来看,“具象型卡理斯马”指向的是影片主角杰克·萨利(以下简称杰克),影片中多次出现了“魅影骑士”般的隐喻式指向,其目的在于试图将一种信仰植入到具象体中,从而彰显一种神秘的崇拜力量。另一种是“虚拟型卡理斯马”,影片中频繁被提及的“圣母伊娃”就属于这一类型,主要通过表现无处不在的神秘感而呈现。值得注意的是,电影《阿凡达》同时为我们呈现了“卡理斯玛”的第三种存在样态,即“虚拟与具象相结合”。影片通过“白色的蒲公英”和“生命之树”两种符号表征,将虚拟与具象进行融合。在影片中,杰克第一次和尼特丽见面时,尼特丽本打算将箭射向杰克,此时一缕白色的蒲公英落到了箭上,而后出现了“白色蒲公英”围绕杰克的场景。神秘力量和具象体的结合为剧情的推进和人物的塑造提供了多种可能。

其次,“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在影像中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构。电影《阿凡达》中,杰克与他的“阿凡达”逐渐从“对立”走向“统一”,这同时也是英雄人物的塑造过程。于是,我们也可以将杰克与他的“阿凡达”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形象”与“镜像”的同构关系。作为“阿凡达”出现的杰克成为了“镜像”,也成为生命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形象”和“镜像”统一于“杰克”这一人物塑造的过程之中,两者既是同一体又是不同体。此时,杰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建构过程也同时转化成了“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生成过程。另一方面的作用体现为“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对整个故事的推动作用。在影片《阿凡达》中,从杰克第一次使用自己的“阿凡达”开始,就逐步实现着这段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的双重设定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杰克面临着陌生的“阿凡达”,从“跌跌撞撞地走”到“尝试奔跑”,这就是一个逐渐进行着的“身体”认知的过程。影片中,“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建构过程与杰克“自我实现”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即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展开对“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建构。

二、“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指向

“卡理斯玛”这一原型意象首先指向的是影片中的“救世主”形象。对此我们先要明晰的是“救世主”角色与“原型”意象之间的“同构关系”。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下,杰克承担了“救世主”这一角色,并逐渐被推向了问题中心。但杰克并非“天生”具有“救世主”的特质,而是在由普通人逐渐转化为“阿凡达”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另外,杰克逐步呈现出的“超凡”能力也成为影片中的隐形线索,将他一步一步推向“领袖”地位。影片中,对杰克“救世主”的指向性非常明显,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杰克成为“魅影骑士”的过程。“魅影”是纳威族人敬畏的猛兽,同时也是纳威人权威的象征。杰克征服了“魅影”,其“救世主”的身份得以初步确立,接下来影片中所呈现的战争也得以展开。“救世主”角色的塑造,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将矛盾进行整合化处理。

其次,“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最终指向是“宇宙生命的本体”。在电影《阿凡达》中曾多次出现“生命之树”,这是所有生命的聚合点,表征着超越生命存在的“精神”,一种能够沟通现在和未来的生命源头,纳威人所有的信仰都来源于此。事实上,“生命之树”是一种隐喻,通过纳威人对这种“隐喻”的理解和表达,试图呈现“卡理斯玛”原型意象所指向的“根本交流”状态。在纳威人对生命的认知中,万物生而有灵,生命与生命的沟通用“心”建立一种连接。正是这种依靠沟通而存在的生命,使得“生命之树”成为了一种交流的中介。这种认知生命的思想观念同中国道家学说中的生命观相契合,是宇宙本体观的呈现。而“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实质上也是影像艺术呈现生命的一种方式。

三、“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对生命本体的探求

影片在“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建构过程中,借由纳威人呈现出了对生命的认识及对待生命的态度。电影《阿凡达》中,随处可见的是“生命样态”:人、花、草或是野兽等,这些在纳威族人的认知里全都是“生命样态”,并处于联系之中,纳威人始终和这些“生命样态”进行着“沟通”与“交流”。影片中呈现出的这种“生命观”恰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齐物观”相契合。同时,“沟通”与“交流”也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一种描述。

影片中,“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建构与“生命”概念的表达相结合,在重新书写“生命”概念的同时,也实践着“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建构。影片通过两次“仪式”呈现了“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对生命本体的探求。第一次是为了救格蕾丝博士。尼特丽的母亲(纳威族的精神领袖)举行了一场“召唤”仪式,正是这种仪式性的场景使得影片中“三个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同时在场,即“尼特丽的母亲(精神领袖)、杰克(具象型卡理斯玛)、伊娃(虚拟型卡理斯玛)。“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在场”,为影片“生命观”的呈现提供了可能。此时,“在场”的“卡理斯玛”原型意象表征着“生命”,同时也呈现着“仪式”所要最终实现的“生命”意义。通过“仪式”呈现“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其目的在于还原一种“神秘感”与“生命感”。而影片借由“仪式”所要实现的是“力量的在场”,即“生命力量的在场”。另一次“仪式性”的场景出现在影片的结尾,杰克以阿凡达的身份获得重生。通过这次“仪式”,主人公杰克由普通人转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阿凡达。借此,影片对“生命”的概念进行了建构,并从“超凡的力量”层面,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建构。于是,我们也可以从“超越”一般层面上的“生命”概念出发,对“仪式”进行理解。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借由“仪式”表征着“新生命”的诞生,也同时标志着“卡理斯玛”具象体在影片中的真正实现。

通过对电影《阿凡达》中“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晰了“卡理斯玛”这一概念在影像艺术中的内涵和指向。影像中,人物逐步建构“卡理斯玛”原型意象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生命”的过程,即“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向我们传达出了一种生命观,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除此之外,“卡理斯玛”原型意象在影像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多种样态,也为人物塑造的丰富性提供了更多思路。

注释:

①[德]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康乐,吴乃德,简惠美,张炎宪,胡昌智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3.

②[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6.

猜你喜欢

斯马阿凡达原型
重返阿凡达
包裹的一切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阿凡达》PS潮
葡萄牙飞翼难展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