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方式让广播节目更精彩
2020-02-23林伟栋
□ 林伟栋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广播在“广播+互联网”的发展之路上不断进步。时至今日,广播是媒体平台而不仅仅是电台这个概念已得到时代和大众的承认。今天的电台听众对广播的认识和要求是图文音视频可同时实时发布。这对广播节目来说既是较高的播出标准也是一种更能吸引粉丝的立体覆盖,这样的发布模式让各类广播节目和活动更精彩。
一、融合新媒体,革新模式
从单纯的电波发布到新媒体参与其中同步、实时发布,广播改变了原来的覆盖和接收模式,改变了资源运用格局。
广播节目通过电波发布信息,覆盖面小,到达距离有限。因此在节目设计上,与之配套的是本土资讯为主,以吸引当地听众为主要任务,狭隘的节目结构和狭窄的内容视野以及较短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让广播尴尬地无法冲上强势媒体的霸主地位。
互联网的诞生、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广播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使其不受电波所困,距离覆盖无限;展示元素增加,图文音视频同时发布;接收载体便利,受众随身携带的手机即可成为收听工具。这种变化,让广播节目和活动的设计因资源采用范围的扩充而更加立体、丰富。
如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节目《洞察车坛》,以往这类汽车节目的设计主要是介绍产品种类、品牌性能、销售趋势、买家心意、厂家售后服务等,即使随着听众群的扩大需要组织户外活动,也就配上对讲机,组织几十人来一次自驾游,回来再采访参与者,播出录制节目。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同步播出让节目设计有了新的改变,日常节目除了在直播室,还在不同场合展示产品及服务,并通过新媒体切换场景实现同步播出;户外活动方面,利用新媒体音视频直播自驾游活动,让没有时间参与的粉丝通过实时互动,达到身临其境之感。当然,这种设计的改变,需要加入以前的广播不具备的资源,如电信网络的介入,不限于本土的人和事以及产品,主持人对行业信息的及时发现、整理和发布,各界对节目的即时反馈,参与客户的广告植入,等等。这些需要统筹考虑,建立内容机制,合理使用资源,最终实现节目的合理编排。
二、内容为王,吸引受众
早期的传统广播大多是新闻录播与预制文化艺术娱乐节目交接播出。1986年珠江模式出现,广播实现了新闻与板块节目直播。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开放,热线电话加入直播节目成为广播的时尚和标配。受科技发展所限,为节省人力物力,传统广播的板块节目大多数选择时效性不强的资讯内容,只有少量选择热点话题报道和讨论,集中火力旁征博引、多方采访,以及向话题纵深挖掘,以深度吸引听众。做到这点不容易,不仅要求主持人的知识面很广,在某个领域堪称专业人士,而且其背后一般需要配置强大的制作团队,需要付出较大的制作成本。因此,在传统广播中,要么是轻巧的大板块音乐节目,要么是人员众多的新闻资讯报道团队,如此运作,才能保证节目的正常播出,保证内容充实。
融媒体时代的广播,是广播媒体平台而不是广播电台,这点已经被大众所承认和接受,由此,在节目编排、内容选择和发布形式上有别于传统广播。但站在听众的角度,收听广播就是要听好节目,“内容为王”是硬道理。任何文艺创作,硬核始终是“内容为王”,融媒体时代的广播节目,如何保持“内容为王”吸引受众?践行“广播+互联网”,广播节目和活动可以做到融媒体与电波同时实时播出,实现图文音视频同步到达终端受众,并让受众参与其中,与主持人进行视频互动。最明显的变化是互联网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让世界变成地球村,减少了空间的距离。资讯中央厨房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标,主持人通过网络获取节目所需资料,减少人力物力的单独投入,实现节目源复合使用。大家讲、大家听的节目形式本身也成为了其中的节目内容,主持人的工作更多的是发挥引导作用,所以,内容为王的说法在融媒体时代已不限于节目资讯内容本身,而是包含节目资讯内容、信息量多少、事件真相、各方反应、受众可参与度、事件跟踪力度、最终结果、带来的影响,等等。面对一系列复杂的内容构成,在新媒体参与之下,善用资源整合,方可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甄别出与节目定位吻合的内容,带动受众参与资讯或娱乐,继续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如2020年1月在广州琶洲展会举办的《港·潮流》融媒体直播活动,不仅有商业元素,还是一个向内地展示香港时代元素、时代面貌的综合性项目,需要综合立体地考虑资讯、人文、时代精神、商业等因素。这次全球直播,整合了主办单位整体宣传资料、参展单位宣传音视频、展览会现场盛况、广播节目、广播当红主持人、网红、现场受众反馈等资料、资源,通过新媒体平台客户终端和广播频率同时直播户外活动,设计了十分吸引人的节目内容,最终收获了现场200万+的点击阅读量。网上围观者如临其境,展览会因此参观人数每日激增。这是“内容为王”转化为有效收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下的广播媒体平台,因为图文音视频立体发布,只要抓好主题,必能做到“内容为王”,成为受众喜爱的优质媒体,成为权威信息发布基地。
三、与新媒体结合:传统广播的发展方向
从纸媒到广播,再到电视,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体类别,传媒市场都会迎来一次市场份额占有率的重新分配,而新兴媒体总能占据一席之位。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必将引发各类媒体的再度科技革命。在这次科技发展中,广播的硬核“声音”拥有了明显优势,成为新媒体图文音视频发布模式中的必然元素。同时,短音频、音乐、歌曲、新闻资讯播报等,非常适合受众通过手机APP在碎片时间中进行收听,丰富了受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新媒体让各电台节目得以回放收听,更一改广播以往的短板——稍纵即逝、难以保留,让受众可以随时反复收听,有保存资料的优势。
新媒体加入广播后,节目制作、节目内容、节目发布及反馈渠道均可充分运用云存储技术,搭建媒体云平台,不再拘泥于现有制作和发布网络,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个数据传输线路,任何地点都可以编辑、制作和发布广播节目,与受众实时互动,直面网络热点,引领舆论导向,凝聚社会共识,增强节目的权威性、趣味性和新鲜感,也让节目更加亲民。
融媒体时代,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达成有机融合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的技术平台,广播节目的内容采集将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融媒传播”,通过有效保证资源一体化配置,制作人员对多媒体内容进行汇聚,经多个渠道对内容进行分发,全程智能调控配合。作为主流媒体,广播不再停留在“广播电台”的阶段,而是建立起自主可控的新型媒体平台——广播媒体平台。这个随科技发展而成立的新型媒体平台,让广播在融媒体时代得到更好的运用和不断发展的空间,广播节目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增添丰富的内涵,更受大众喜爱。
改变,是不变的定律。广播和广播节目唯有不断改变,才能持续吸引已有的忠实听众和新的受众群体。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出现给了传统广播一定的冲击,也带来了新的制作模式和发布渠道,打破空间距离的覆盖局限,带来几何级数增加的受众。这是一次变革、一种推动,受众对广播节目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广播节目以新理念闯出新名堂。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必将让广播节目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