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2-23李新创
□ 李新创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钢铁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钢铁画卷,在世界钢铁舞台的中心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2019年,中国生产粗钢 9.96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3.3%,连续24年雄踞世界第一;中国宝武粗钢产量9 6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集团,亿吨宝武指日可待,中信特钢整体上市成为世界第一大特钢企业,中国不锈钢产量将达到3 000万吨左右,占全球近60%。
2019年,中国继续深入推进钢铁去产能工作。在“十三五”前三年完成1.5亿吨去产能上限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由全面去产能转向重点地区去产能,河北、江苏等钢铁大省均不折不扣地完成了钢铁去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国家持续打击钢铁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净化钢铁产业市场环境。
2019年,中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加速推进,中国宝武成功重组马钢集团,实现对重庆钢铁的实际控制,并与首钢集团交叉持股;德龙钢铁重组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天铁冶金集团和天津冶金集团,并组建新天钢集团;沙钢集团实现了对GS的全资控股;敬业集团就收购英国第二大钢铁企业英国钢铁公司达成了临时协议。
2019年,中国钢铁企业科技创新和品质量不断提升。宝钢股份自主开发的0.18mm规格060等级(B18R060)极低铁损取向硅钢新品实现全球首发,比当今国际最高等级高两个牌号,为目前世界上损耗最低的取向硅钢。河钢舞钢研制成功高等级大厚度临氢铬钼钢并实现批量生产,产品力学性能等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高技术含量大单重临氢铬钼钢研发领域的国际空白。
2019年,中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 《关于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发布,全面启动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的改造、验收、评估工作,为钢铁行业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钢铁产业不断深化新一代智能技术应用,中国宝武“5G+工业互联网”、鞍钢集团“5G+机器视觉”均已顺利运行;中国钢铁行业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正式启动了《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引领行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第一家不锈钢及特种合金新材料领域产学研用技术创新平台——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谋篇之年,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2020年,钢铁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为钢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系列重点、难点工作亟待发力攻坚。
一是严禁新增产能,完善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加大违法违规新增产能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健全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长效机制。
二是加大超低排放改造的力度,形成若干高水平的A级示范企业,实现“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标。
三是科学优化钢铁产业布局,重点解决“画地为牢”“劳民伤财”的同城搬迁问题,统筹考虑环境、资源、市场、物流、产业等因素,在全国乃至更大范围内谋划产业布局。
四是稳步推进兼并重组,针对掌控力与自律能力弱等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强强横向联合、产业链纵向整合、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国际产能合作等多措并举,切实提高集中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强化创新驱动和标准引领,瞄准国际领先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钢铁产业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赋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六是共建协同高效的钢铁产业生态圈,探索建立面向长远、互利共赢的铁矿石供需机制,依托“互联网+”,促进产业生态圈协同健康发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新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钢铁仁人志士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奋力拼搏,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