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

2020-02-23河北省廊坊市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马卫华

亚太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委习作比赛

河北省廊坊市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 马卫华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人格教育,强调关注道德修养,要求在作文教学中将“人”与“文”统一起来,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人本意识的回归,是对独立思想、创造品质的真诚呼唤。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公平对待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会让学生感觉到温暖,心态会更加平和,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眼中是可亲、可敬的,这更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另外,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要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就会发出美妙的乐声。教师使学生感到人人平等,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集体的主人,大家各有所长,在作文课堂上才能够平等真诚地交流,为自己鼓掌,为他人喝彩。

(二)互相尊重

教师只有关心学生为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教师与学生只有学识上的高下,人格是绝对平等的,需要他人尊重的心情是一样的。教师尊重、热爱学生,用敏感的心灵洞悉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学生交朋友,常常能够有效地激发其好学上进、积极的求知欲望。

二、强调作文原则

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再向学生强调作文的原则,学生更易于接受。关于作文的原则,鲁迅说“作文的秘诀”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叶圣陶强调“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朱光潜认为“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须牢记在心的,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

三、重视习作交流

(一)促进团结,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个团结的集体,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力量;习作交流也会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加深彼此间的了解。

体育节活动中,班里一名参加接力赛的女生被绊倒,重重地摔在地上。她毫不犹豫地起身,向终点冲去,最后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激动之后才发现裤子磕破了,膝盖也受了伤。这名同学平日里因性情耿直、说话不讲究方式,和同学相处不太融洽。但当她回到队伍中,立即有同学上前关切地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看得出她既感动又意外。第二天,在交上来的作文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写到了这名女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她的敬佩之情。

(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学校有一年举行了队列比赛,班里同学都认真准备,刻苦练习,大家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但正式比赛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体委因为紧张喊错了口令,将“向左转”喊成了“向右转”。在当天的日记中,有一名学生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她写了自己在回班路上的感受:“周围的一切声音仿佛都是嘲笑的声音,不敢抬头看别的班同学的眼神。”但在日记的结尾,她这样写道:“但是,静下心来,我想:这次比赛的失利,我也是有责任的。我没有集中注意听体委的口令,做错了动作,我很惭愧。至于体委,他在比赛时紧张也是人之常情,我们有谁会不紧张呢?我相信,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下次一定能取得胜利!”当她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后,全班同学都沉默了。笔者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信任……不久之后的歌咏比赛中,同学们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嘹亮的歌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一举夺冠!

(三)懂得爱,珍惜爱

有一段时间,笔者听到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尊重父母,有顶撞父母的现象,有的妈妈生了二胎,学生感觉父母爱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心里感觉极不平衡……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懂得感恩、珍惜亲情呢?在一次写人的习作中,有两篇作文给笔者的印象非常深刻:昊阳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妈妈个子矮小,穿着朴素,靠开出租车维持生计。她在作文中详细叙述了妈妈是怎样辛苦工作的,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另外一篇是马博行同学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弟弟玩。”玩什么呢?捉迷藏。“我藏在沙发垫后面,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弟弟的脚步声离我越来越近,我屏住呼吸,生怕发出一点儿声响……”他还写道:“中午,我吃饭时,弟弟看着我。我做出很好吃的样子,眯着眼睛,一脸陶醉。他高兴得直拍桌子,把手拍疼了,反而哇哇地哭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弟弟的喜爱。我们从作文中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弟弟、一个爱弟弟的哥哥。这样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同学们怎能不受到感动呢?昊阳和马博行同学充满感情的朗读,使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总之,作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渐进过程,是一个真、善、美的完善过程。因此,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作文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人。

猜你喜欢

体委习作比赛
发芽比赛
我们的 『付副体委』
选美比赛
迷人体委
迷人体委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选体委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