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策略
2020-02-23南京商业学校汤向阳
南京商业学校 汤向阳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也逐渐由电算化向信息化转变发展。这一发展,完全改变了传统高职会计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需要了解信息化,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传统高职会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会计教学模式以及内容的全方位改革。更重要的是,在高职会计教学的改革中,学校和教师也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高质量和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培养能适应信息化的会计人才。
一、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注重教学改革创新
由于会计职业在我国出现已久,会计的培训已经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高职会计教学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对于当下而言,教学改革要不断创新的目的就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保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应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更多地把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为所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一个永远保持独立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以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是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能力,激发学生无限潜能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也可以适当添加发挥学生自主能力的实践课程,通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达到教学目的。
二、正确认识学习主体,科学系统设计教学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高职会计教学的机动性愈加突出。不管是对于高职会计教师而言,还是对于教育厅及教学专家而言,都应该保持清楚的认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另外在教学设计方面,要考虑进行巧妙的设计,使教学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又能满足日后学生的工作需求。教学方式得当,教学过程阶段化、开放化,精简教学内容等都可以实现教学转变,但是究竟采取何种形式实现转变教学设计的问题,需要高职会计教师结合学生的特色进行精准化分析并采取行动,这也是对专业教师的一项严峻考验。教师应先在每堂课前整理出当堂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目标不同自然会影响教学方式,这是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的一般流程。
三、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出色专业教师
一个优秀的学生背后必定会有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想培养出高质量、专业化的会计人才,必须先配给学生专业强、素养高的教育者。首先,教育部门需要注意教师的培养任务,现在高职会计院校最为缺乏的就是出色的教师了,要注重为教育培养教育者,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学校要注意给教师的福利安排,在防止现有优秀教师跳槽的同时,不断去挖掘和引进更多优秀的专业教师,加强思想工作,让每个教师都能拥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当代中国教育的观念。同时,有些教师认为教育高职学生降低了自己的身段,所以更愿意投入本科院校的教学中,这种想法未免太过肤浅。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信息化时代培养优秀的人才,教得好高职也是好教师。另外,教师自身也要注意时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汲取新知识,以与信息化时代相适应。唯有三管齐下,才可以有效培养为高职会计教育服务的好教师。
四、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培养学生信息思维
正所谓“时代造英雄”,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能力要求较为严苛。但是学习会计的人由于自身数学能力颇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在思维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学习方面也会相对较快。学生这一能力的提高会为将来的就业带来便利,有利于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学生拥有强大的信息思维,对于自身也有巨大益处,比如在学习理科性强的知识时会更加轻松,在竞争中会更加自信。人最不怕有百技压身,培养了信息思维,百益而无一害。
五、结语
综合以上可得,面对信息化的普及和转变,高职会计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它既顺应了时代的需求,也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能够良好适应信息化的优秀会计专业人才。至关重要的是,这些改革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而且也离不开社会和学生的努力,只有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之下,高职会计教学才能够真正做到深度改革,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师也应提出合理科学的改革措施,深度优化课堂质量,丰富课堂内容,最终达到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