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2020-02-23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兰帝仁

亚太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三角形解题信息技术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 兰帝仁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只有黑板、教材、教案等,这种呆板单调的教学方式除了不能给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之外,还无法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因此学生对教学中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往往无法掌握,教学质量因此也不能得到良好的保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带来了契机,因此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运用,成为目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知识的基本动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必须明确学生的爱好,并将其当作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依照实际教学需求灵活地给学生播放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等信息,使原先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和生动,最终实现趣味性教学,并促进学生精确深刻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活动。从章节题目来看,其本质目的就是运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探索和思考其中的内容,提升教学效率。但是教材中的插图相对生硬,与学生的审美需求严重不符,因此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一些比较普通的事物转变成多彩的图形,让学生对此有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教学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运用更加崭新的思维形式去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非常复杂和抽象的内容教师往往不能找到让学生精确掌握的教学方式,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那些相对抽象的概念可以转变成生动、直观的内容,促使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进去。传统教学方式下,如果直接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引入课堂,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全等三角形,同时也无法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有效掌握其概念,进而也就不能了解到相应的性质。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比如可以运用动画的方式给学生绘制一个三角形,然后把每一个角的度数和三条边的长度全部标注出来,接下来再根据这些边长和角绘制一个全等三角形。这种形象生动的实践操作将原本复杂抽象的概念变得更为直观,可以促进学生对其特点的感知,使其最终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充分了解到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与定义。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途径

信息技术本身在获取信息的时候非常便捷,同时信息容量也相对较大,所以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第一,该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答题策略,同时还可以更加便捷地去借鉴他人的一些数学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思维,最终激活思维,获得更加巧妙的解题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第二,教师还可以运用该技术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并给学生提供更多课余时间去学习数学知识,为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搜索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并运用搜索和整理出来的内容去推导勾股定理,进而提升学生对其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运用该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该技术和其他学校或者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在共同探究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灵感,最终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和交流完善的过程。信息技术被当作一种认知工具贯穿和交叉在教学的始终,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信息素养。这一方式在未来势必会成为整个数学课程教学的主导,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大对其的重视和运用。

猜你喜欢

三角形解题信息技术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用“同样多”解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