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情境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融合的策略

2020-02-23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何赛美

亚太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法治创设道德

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何赛美

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或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之场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那如何将情境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融合呢?本文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具体阐述,希望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能为相关探究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也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面对这种教学形势,笔者认为教师应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说,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与学科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同时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在“和朋友在一起”一课的教学中,为让学生感受友谊带给自己的影响,学会感恩,形成积极向上的友谊观,笔者便先询问学生“什么是好朋友”,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举例。有的学生认为“每天在一起,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分享就是好朋友”,还有的学生认为“快乐的事情相互分享,难过的事情相互倾诉,遇到困难相互求助就是好朋友”。通过询问学生问题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现实谈感受,不仅引出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有效基础。

二、创设漫画情境,启发学生课堂思维

经实践得知,初中生因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漫画情境情有独钟。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漫画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启发学生的课堂思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重视,借助漫画情境真正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探究,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如在“青春的情绪”一课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人的情绪是复杂多变的,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笔者便先引领学生初识情绪,借助不同的事件来表达可能会产生的情绪,如明天要与家人到郊外游玩、妈妈批评“我”考试成绩不好等,让学生对情绪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随后,笔者为学生呈现一幅漫画图片——《期末考试》,让学生观察漫画中主要体现了哪几种情绪,并试着说说分别会出现怎样的结果。通过引领学生学习并思考探究,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辨析情绪,还启迪了学生的课堂思维,真正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能让学生学习更有效。

三、创设角色情境,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初中生爱表演,希望在大家面前充分展示自己,赢得大家的认可。对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创设角色情境,可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于课堂学习中。当然,除此之外,初中生还可借助角色表演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接下来更深层次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如在“法律保障生活”一课的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及学习中循规守纪的好习惯,笔者便先引领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识法律、析法律、懂法律。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笔者还创设了一个角色情境,即让学生围绕课本或教师提供的小故事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只有认真学法、懂法、守法,才能让法律更好地保护我们,我们才能为自身的权益做斗争。由此,通过有趣的表演活动和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法律保障生活”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教学实践,从以上几点展开具体叙述,期望通过多种情境教学途径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启迪学生课堂思维,加深学生知识理解,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取得一个质的飞跃。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笔者认为,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以期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有更深的感悟,然后在感悟中提升,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法治创设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