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STEAM 教育的融合

2020-02-23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中心小学卢惠婷

亚太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普人文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田中心小学 卢惠婷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出现的STEAM 教育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教育新模式,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将STEAM 教育理念和思想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益处的。

一、STEAM 教育理念

STEAM 教育理念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第一,STEAM 教育是将多学科的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倡导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第二,STEAM教育理念以项目学习、问题探索为导向,注重学习过程,强调知识和能力并重;第三,STEAM 教育理念以真实问题为导向,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倡导“做”中“学”,提倡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跨学科迁移及其与学习者之间的关联。

二、STEAM 教育中的艺术与小学科学教育融合的教学案例分析

STEAM 教育需要依据教学研究实际效果对学习情境进行研究,促使学习问题可以同真实学习情况相结合。下面,笔者从自己的几个实际教学案例来进行分析。

(一)建立科学教育和美育融合的课堂,注重STEAM 教育实践

某著名科学家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

(二)将科学教育和形体、语言艺术教育相结合,创设STEAM教育教学情境

融合科学教育和形体、语言艺术教育启示我们在上科学课时,教师可以创新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实现科学教育和形体语言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颖独特的科普教育形式——科普剧逐步渗入小学基础科学教学中。科普剧能融合学生相应的情感,将科学知识和科学实验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跟着剧情表演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演绎带有科幻特征的剧情和科学家故事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可以主动学习到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并弘扬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效果非常好。

例如教学“照镜子”,为了让学生知道镜子的成像特点及作用,某小学编排了一部有趣的科普剧《镜子》。该剧利用几面大镜子巧妙地设置了舞台的效果,让音乐教师和学生同台表演。这部科普剧除了让学生在视觉上有美的体验,同时也将镜子的成像知识及镜子的作用等科学知识传输给了学生。学生在观看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科普剧这寓教于乐的情境体验过程让科学探究过程变得更生动有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和想象创造力。

(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STEAM 综合素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科学课堂上我们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但不易做到手把手教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帮助他们获得新技能、创造新作品,教师固有思维的引导多只在科学与技术的范围内思考,并不一定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教学情境,多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如何快速有效将垃圾分类”“如何帮助腿脚不便的人爬楼梯”这类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进行更多的人文关怀的思考,以激发他们创造出更有意义的作品。

例如一学生在清理草坪上的垃圾时,他发现夹杂在草丛中的垃圾只能用手一个个捡起来,很麻烦,便突发奇想将簸箕进行改装,发明了一个不仅不会破坏草坪还能方便清理草坪上垃圾的装置,并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纵观这几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作品,学生除了有掌握一定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孩子的创新出发点更多是基于对人文的思考,这个创新的金点子恰恰是最难得的。这也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进行科学知识教育,还需要进行人文教育。

三、结语

总之,STEAM 教育理念为科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引领了一个新的方向。培养创新人才,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将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因为创新是科技和艺术共同的灵魂。对我们当前的教育而言,当教育工作者能充分挖掘科学教育中的艺术价值,学生便可在教学中汲取智慧,进行心智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普人文
人文
蜗牛看牙医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人文绍兴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