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改编、排演一体化”的戏剧编演项目设计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侍萍鸿门宴周朴园

【案例呈现】

项目参与人:高一(11)班全体学生

一、项目实施目标及进程安排

1.项目实施目标:

戏剧教学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处于弱势地位,戏剧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动性的提升、文学敏锐度的培养上的作用常常被忽视。戏剧编演项目设计是基于统编版教材必修下册“戏剧单元”的一次教学优化,从现代经典戏剧《雷雨》中汲取养分,以《鸿门宴》为改编蓝本,在跨单元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戏剧的魅力。

2.项目进程安排:

流程1:借助《雷雨》,了解戏剧的基本特征,掌握戏剧矛盾冲突的类别及戏剧语言动作化、个性化的特点。

流程2:研读《史记·鸿门宴》原文,形成关于《鸿门宴》中主要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特征、关键情节脉络等信息的分析报告。

流程3:分小组选定编演片段,组内进行人员分工,并撰写演出本。

流程4:根据演出本进行排练,最终全班学生依次登台演出。

二、项目中教师的任务

1.任务内容:

(1)设计整个项目,制定任务安排。

(2)提供戏剧相关知识,带领学生以《雷雨》为蓝本把握戏剧的基本特征。

(3)提供课本剧改编的示例性范本。

(4)在学生改写演出本、排演时进行指导。

(5)在学生最后演出时提供后勤支持。

(6)演出后进行评议,并帮助学生将各类物化成果进行归纳整理。

2.“把握戏剧的基本特征”具体内容:

(1)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所在,剧中人物因各自背景、身份、性格的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往往持有不同的观点、姿态、立场。戏剧冲突的分析应该立足人物关系的把握,戏剧冲突常常分为三类:

a.人与人的冲突:例如正邪冲突、利益纠葛等。在《雷雨》节选部分,曾经的抛弃与辜负使因意外冤家相聚的两人爆发激烈冲突,周朴园冷漠打发侍萍,阻止她破坏自己“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侍萍心灰意冷,委屈悲哀无处诉说、无法伸冤。

b.人与社会的冲突: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冲突、少数与多数的冲突、特定的社会背景等。在鲁大海身上,我们看到了工人群体与民族资本家之间的冲突,体现了特定社会背景下,工人被剥削压榨、无法维护自己权益的现实。在侍萍身上,我们看到四凤与侍萍命运轮回的悲哀,体现了阶层固化、壁垒分明的社会现实。

c.人物内心的冲突:例如忠孝两全的矛盾、理智与感性的矛盾等。以侍萍见周萍为例,既有对自己多年未见的孩子的牵挂与思念,又有迫于阶级、地位无法相认的苦涩,既有眼见兄弟相残无法言明的痛苦,又有今后再无法与儿子相认的哀痛。

(2)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化和个性化:

a.动作化:推动情节发展。侍萍说的“老爷那种绸衬衫不是一共有五件”等台词,一步步将真相展现在周朴园的面前,三十年的纠葛一丝一缕的展现,为矛盾的集中爆发铺垫背景。

b.个性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可以看出周朴园摘下温情面具后自私冷酷、狰狞伪善的人物性格。

c.潜台词:揣摩“言外之意”。如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暗示侍萍将真相隐瞒下来,以防鲁贵借此生事、图谋利益。面对侍萍想要见儿子的唯一要求,周朴园说:“他很大了。”弦外之音是警告侍萍不要相认,累及周萍的身份、地位、颜面。

三、项目中学生的任务

1.研读《史记·鸿门宴》(由组长主要负责)

《鸿门宴》是一篇矛盾冲突集中、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饱满的历史小说,宴会杀机四伏、惊心动魄,是改编为演出本的绝佳素材。

(1)重新梳理《鸿门宴》中的人物关系,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复杂的性格特点和内心冲突。每个学生从人物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特征两个角度出发,完成一篇500字左右题为《我读〈鸿门宴〉》的分析报告。

(2)小组内通过汇报展示等形式落实学生对文本研读的效果。过程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进行角色揣摩、细节赏析,帮助学生提高彼此之间交流的质量与效率。

2.确定演出片段及人员分工(由组长主要负责)

(1)以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本小组编演的片段,每个人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片段,并进行原因说明,选择理由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而后由组内投票决定。

(2)人员分工安排可采用竞选的方式进行。分别设立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幕后等职位(其中演员一职可根据所选择片段设置多个名额),投票选出。

(3)组内形成《戏剧表演方案》,对每个人的任务职能、项目推进时间节点做出说明。

3.撰写演出本(由编剧主要负责)

演出本一般分为台词和舞台提示两部分内容。台词有对白、独白、旁白等形式;舞台提示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动作、心理情绪、布景、道具等。学生在撰写演出本时应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梳理原文对话,思考哪段对话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及矛盾冲突,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增添。

(2)精心打磨台词,注意从把握戏剧冲突、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等角度综合揣度。

(3)加入合适的舞台提示,思考原文的哪些部分适合改写为舞台提示?形成演出本。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须交代地点和人物)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改写为舞台提示)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添加台词,以表现樊哙的豪爽勇猛的人物特征)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用台词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语言的动作化)

3.排演(由导演主要负责)

(1)排练:组员在导演的组织协调下,利用大课间的时间集中排练,排练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演员对台词的揣摩,思考怎样用更细腻的语气、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二是演员之间的角色配合,注重从戏剧冲突的角度深入探索人物关系;三是与各类舞台要素的配合,如道具、布景、音乐等。

(2)幕后安排:

a.演出场地:可使用教室一半空间为演出场地

b.布景:可使用桌椅等模拟帐门、屏风、案几等设施

c.道具:可使用教鞭、黑板擦、书包、水杯等模拟佩剑、玉玦、盾牌、酒杯

d.配乐及音响效果:提前准备背景音乐及播放器材

e.录像:提前准备录像、收音、信息储存设备。

(3)演出:邀请语文组内教师担任嘉宾,教师担任串讲人,各小组依次出演。

(4)总结:演出后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编演感悟或剧本分析,500字左右。

四、项目物化成果目录

1.42篇《我读<鸿门宴>》的分析报告,包含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与探究

2.6份小组合作完成的《戏剧表演方案》,包含项目推进流程及人员分工

3.6份小组共同打磨的《某某片段演出本》

4.一段完整连贯的现场演出视频

4.42篇编演感悟或剧本分析

五、项目开展方式与资源准备

1.项目开展方式

共计安排课内4个课时。第一课时:借《雷雨》学习戏剧基本知识的部分主要由教师以问题组的形式引导。第二课时:学生的任务1研读《鸿门宴》文本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展开。第三课时:学生的任务2演出片段及人员分工确定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第四课时:学生的任务3排演则以戏剧编演的实际参与的形式展开。戏剧的排练主要运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

2.项目资源准备

a.学生可以使用教室内的联网电脑查阅相关资料。

b.教师提供各类规范的演出本及本文分析的各类资料,以打印稿的形式小组为单位下发。

c.学生利用周末,自行准备制作道具所需要的纸壳、颜料等并完成道具制作。

d.教师协调电教组,借用录像机等电子设备。

六、项目评价方式

1.在演出当天,由特邀嘉宾就学生演出本设计、表演效果进行现场点评。

2.教师对学生呈现的各类作业进行评估并反馈给学生。

【设计说明】

首先,戏剧排演的项目设计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对戏剧的浓厚兴趣相矛盾的是戏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戏剧课堂成效不足的现实。借戏剧排演的情景教学的呈现方式,学生有参与感,对戏剧知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其次,本项目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下的一次尝试,也是“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培养的一次尝试,将语文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本项目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解剖能力,学生在打磨剧本的过程中对人物冲突有深入的思考,在小组成员思想碰撞的时候学会了质疑与反思。

最后,本次项目设计是调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平台。除了对文本的解读、对戏剧特征的把握增厚了学生的文学积淀、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之外,排演中对台词、走台位的过程增进了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配合的友谊,道具制作、服装选用等培养了学生群策群力、团队协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侍萍鸿门宴周朴园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爱与虚伪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由《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