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搭建从语文到生活的桥梁
——以《拿来主义》一文的解析为例
2020-02-23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取向,就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对生活事物的思考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领略生活的百态与百味。虽然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有着很明显的应试指向,但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之一,哪怕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还是可以看到教师在努力寻找着生活与语文的关系,而语文教学也就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两个要素,很显然这两个要素是指向人文的一面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则是指向工具性的,其通过认知的发展来促进语言的运用,表现出很强的工具性指向的意味),虽然说审美、鉴赏、创造、文化等概念都显得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在一些朴素的概念背后,也隐藏着这两个核心素养要素培育的空间。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堪称“脊梁”,先生的有些文章如匕首投枪,有的则如淙淙细流,有的则兼而有之。其中,《拿来主义》(以下简称“《拿》文”)这篇文章至今对人们的生活依然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以该文的角度来搭建起学生的生活与语文之间的桥梁,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思路。
一、《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备受世人关注,作品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更是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解读先生的作品,并从中领悟作品的本质和内涵尤为重要,而《拿来主义》作为先生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1]虽然说是不言而喻,但要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文本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必须认识到《拿》文之于当下的现实意义。
在笔者看来,今天带着高中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至少要认识到这样的几点现实意义:
其一,拿来主义映照着历史中的消极景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鲁迅先生在写《拿》文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抨击当时的民国政府崇洋媚外,对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毫无顾惜。坦率地讲,这样的认识在当下的社会中也依然存在,一些青少年在认识国内外的事物的时候,没有批判吸收的意识,更多直觉就是国外优于国内,久而久之则有可能让学生弯曲了脊梁,这显然是需要通过《拿》文来纠偏的。
其二,拿来主义提醒不要割裂历史。对照当下的社会现实,可以发现高中学生看待事物的一个不足,就是只从当下或眼前又或者是自己的需要出发,很少具有从历史角度看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尽管这看起来不属于语文学科要解决的问题,但作为面向学生思想发育的学科,语文教学其实是不能回避这一点的。《拿来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可以给学生带来的历史视角,可以让学生在不割裂历史的前提下更好地形成看待问题的理性视角。
研究一则文本的现实意义,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文本的现实意义,就意味着文本与现实的联系,意味着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意味着在教学中会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再从生活回味文本。
二、在对话中从语文走向生活
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对话,这个对话发生在课堂之上,但本质上却是来自于师生之间基于文本理解而发生的互动或者是共鸣。如果说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2],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通过对话,来让学生认识到在当前的世界中,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应当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应当如何从《拿》文中获得面对生活的灵感与智慧。
对话可以理解别人,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反思自己[3],对话的价值也正在于此,笔者在《拿》文中,设计并实施了这样关于课文的一些语句对话(考虑到行文需要,下面不完全呈现教学现场的对话,更多的阐述对话的本质与要义):
语句之一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作为高中学生,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再来理解这句话,通常是不会出现太大的理解困难的,尤其是能够读出作者鲁迅想表达出来的意思的。用有些学生的话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实际上是强调基于自己的需要去‘拿’”。这样的理解自然正确,但要从文本走向生活,笔者以为还需要进一步与学生展开对话。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身处当时,且具有鲁迅先生那样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你会对当时的“送来”与“拿来”给出什么样的观点?这是将学生引入文本情境(生活)的一个问题,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作者比较一致。在这个基础之上,笔者继续提出一个问题:生活在当下,你认为可以从《拿》文中吸收到什么智慧?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其实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对话的过程。笔者深入到各个小组,倾听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一些发言,并判断学生的观点。通过观察与倾听发现,学生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有学生说:“拿来主义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因为在我们(是指学生自己)的生活中,也面临着许多东西,有的东西对我们好,有的东西对我们不好,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有选择地‘拿’,而不能来什么就接受什么……”这个发言击中了不少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对于游戏这一热门话题,当有学生说出不由自主地就爱上了打游戏且欲罢不能的时候,有学生就认为自己是被“送来”了;有学生说:“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也有送来与拿来的区别。比如说那么多的教辅资料或者是练习册,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来进行练习,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去拿”,这种将文本主旨向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延伸,看起来比较朴实,但对于学生生成拿来主义的正确认识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学生说:“其实拿来主义是指向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社会的群体的,只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群体有正确的拿来主义的认识,那才能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在传统的基础上吸纳外来文化,从而让自己的文化变得更加优秀……”
通过这样的对话,也就过渡到另一个语句:“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引发学生的对话是围绕“拿来之后怎么办”进行的,在很多学生看来,拿来的内容不是堆砌,而应当与原有的传统进行融合,这种拿来才是真正的拿来。
三、文本解读须建立生活意识
在上面的对话中,学生基于文本的解读,将对文本的理解从文本自身延伸向生活,然后在对生活实例的思考当中,又生成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是有效果的。
后来笔者不断地思考,其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只要将文本内容、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那学生在理解文本的时候,往往更加有话说,有思考形成。在学习《拿》文的时候,我们经常强调这篇课文体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光辉[4],这种思想的光辉要变成学生的认识,其实是需要教师动脑筋的。笔者的经验就是,只要能够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的文本的解读,都要帮学生建立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只要学生能够顺利地在生活与文本之间切换,在生活与语文之间切换,那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基于文本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核心素养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