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

2020-02-23

语文天地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或模拟适宜的活动场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活动体验领会知识内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迅速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学生心智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转化,更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理想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适时设计、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将教学置入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两相默契,让语文课堂更具人文性,更富活力,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高效的、全面的和有意义的。

一、广开思路——丰富情境创设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创设

当前,多媒体手段在学科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直观形象、动静结合、化虚为实的技术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素材的开发和整理提供了方便,使课堂教学呈现更加丰富、立体,带给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具冲击性,既丰富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知,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多媒体是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最有效的手段,其使得语文知识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详实、丰富,通过精彩的画面、和谐的背景音乐、高清的影像,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兴趣,相对教师的语言讲解,更形象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中的翼然和临两个词要表达的意境,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形成具体意象,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语句所描绘的意境呈现出来,使学生感觉醉翁亭就像身边的平常事物,触手可及,它的外形,它的位置,它与周围景物浑然一体,都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的感官刺激过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将醉翁亭的直观形象了然于胸,轻松化解理解难点。

2.有效使用课本插图

中学语文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图,比如,说明文中的实景展示,古诗词、散文等的意境插图,文学戏剧作品的生活原形图,珍贵的历史记录照片等。文图相衬,彼此和谐相生,互为依托,共生共存,将语文课文内容展示得更加丰富多彩,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见,利用教材插图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渲染学习氛围,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抽象思维。教材插图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联想的催化剂,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好帮手。它营造了融洽的教与学环境,拉近了师、生、文本三者的距离,让课堂学习氛围彰显了人文性、和谐性,让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和活力。

二、情感升华——以教师情引发学生情

良好的课堂互动是优质课堂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师生互动更是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其实是一种微妙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各自释放的交流信息有知识的、还有情感的。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教师丰盈的情感世界,才能有效撞击学生的心灵,激发思想的碰撞,引发学生情感的涟漪,从而感染学生,叩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加深师生间的内心交流,让融洽的师生情谊激发课堂的活力。

那么,怎样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呢?暗示是触动情感的一种高级方式,所谓暗示,即通过含蓄的、间接的表达方式,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这种心理学技巧可以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暗示来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师生间的心理感应。如在写作教学中,有关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就可以用暗示法。教师通过故意上课迟到来暗示,学生在等待老师到来的过程中,心里自然会想,老师以前上课都很准时的,今天怎么会迟到?还来上课吗?出什么事儿了?生病了?看来今天要上自习课了……有多少个心在等待就会有多少个疑惑待解开。当教师来到课堂,说明迟到原因后,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其实,学生的心里早已经翻来覆去“活动”好久了,现在让学生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就可以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在教师的无声暗示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受到影响,被老师的行为所牵引,去感受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情境之中。像这样心中有情,自然会笔下生辉!

“出门看天色,进门观颜色。”也就是说,看看天色可以预知天气变化决定出行,透过脸色可以感受人的内心变化决定言行。这描绘的就是暗示的最高境界,可见,暗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教师情带动学生情,借助暗示,由情入景,是顺利实施情境教学的重要方法。

三、借景入情——挖掘教材情感资源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角色扮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角色表演可以形象地重现文中情景,让作品复活,使表演者体会到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使观摩者对作品人物形成直观的体验,这对理解文学作品内涵有着重要意义。如学习《变色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警官穿和脱军大衣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那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心理活动描写,避免了欲说不能欲罢难休的尴尬,让人豁然开朗,真的是痛快!

当然了,学生毕竟不是专业演员,其表演一定会与作品情境有差距,无法全面地、精准地展现作品,只是一种意象上的相似,但这种相似就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打开诠释作品的关键点。

除了表演,朗读、讨论、演讲、说故事都是丰富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教材是一种载体,可以承载美好、情感、思想、事件等,我们只要善于从中挖掘情感资源,将作者寄托于作品中的情感世界转化为自己的情思,就能有效感染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融入作品所营造的情境中,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感悟作品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将作品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修养,这样的学习才是深刻的、有效的、令人振奋的。情感是课堂教学的纽带,紧紧将师情、生情、文情三者统一起来,有的从文章情切入,展示形象;有的从教师情出发,启发和感染学生情;有的从文章情着手,挖掘情感因素,借景入情。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都是殊途同归,化为师、生、文三者的和谐统一,入情入景,使语文课堂教得有味,学得有趣,这样的课堂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呢!

总之,在语文课堂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设计实施中,教师要广开思路,因时制宜,因文制宜,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智。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只要精思、苦思、深思,思而能用,情境教学之花定会在语文教苑绽放夺目的光辉。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