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性预设,生成精彩语文板书

2020-02-23

语文天地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板书文章情感

板书是辅助教学的传统手段,好的板书如同课堂学习的导游图,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这样自然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遗憾的是传统板书一般以文字为主,较少配合图画,显得十分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对板书进行艺术化的改良,设计一些更为精彩的板书类型,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摘录要点,凸显内部结构

摘录要点是板书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板书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整堂课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同时搞清楚各个重要的信息在文章中的哪一个部分。在设计板书的时候要设计摘录要点式的板书,体现出板书的内部结构,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学习重点,自主阅读的时候也能有的放矢,找到关键信息,获得更重要的阅读线索。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2第2课《故都的秋》时,板书的设计也要围绕文章的结构展开,让学生在板书中获得文本阅读的关键要点。首先在板书中写上“秋”,然后写上作者主要描述了“秋”哪些不同方面的特点,包括“清晨观赏”“清扫落蕊”“秋蝉鸣叫”“秋雨凉爽”“秋日结果”等内容,用白色的线条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此后用另一根线条标注上作者针对这些内容的总结。学生发现:“作者先通过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秋天的景物,然后通过议论的方式赞颂秋天,最后进行总结,抒发自己的眷恋之情。”这样学生便通过板书对文章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在板书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文章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结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笔下的秋天具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围绕关键的信息再次展开阅读,给学生的思考和品味找到新的方向。这样的板书便很好地达到了辅助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要搞清楚主要和次要之间的关系,在板书中主要展现的是阅读的重点部分,要用更为醒目的字体、更鲜艳的色彩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次要的部分则要用较小的字体展示。这样就能让板书更好地展现出重点,学生的阅读也能找到最核心的部分。

二、拆分标题,揭示逻辑关系

在学生展开阅读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课文的标题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围绕标题设计板书,促使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搞清楚课文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要将标题拆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标注上每一个部分所指代的是什么,标注出哪些信息是从标题中能直接获得的,哪些信息则要在自主阅读中尝试获取。这样学生的阅读会更有逻辑性。

在学习必修2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标题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补充内容,促使学生搞清楚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首先将标题拆分成“我”“一个”“梦想”这三个部分。然后鼓励学生分别在板书上添加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围绕“我”,鼓励学生添加内容:“这里的‘我’指的是谁?他的这篇文章只是代表自己一个人而写吗?他代表谁而写呢?”学生在板书上补充了作者的名字,并且认为作者代表黑人而写下这篇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分析“一个”指的是什么,学生认为指的是“自由、民主、平等的生活”。最后鼓励学生思考“梦想”包括哪些方面,尝试在板书中将它们分别标注出来,学生从平等的政治生活、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平等的就业机会等若干角度进行标注。在拆分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之后,学生发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刻了,体会到了作者演讲时的激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为同胞请命的高尚情怀。

拆分标题的方法能很好地概括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抓住阅读的关键点。同时,这样的方法还能很好地制造阅读悬念,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整体阅读,从而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认识,提高阅读效率。

三、结合文体,显示阅读思路

不同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文体,而不同文体的阅读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也要体现出文体的特点,对于小说类文本,要在板书中展现出人物、情节等要素;对于散文类文体,则要体现出主题、情感等部分;对于论说类的文章则要体现出观点、论据等部分。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就能抓住关键点展开阅读,阅读的思路更为清晰。

必修3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文本,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围绕小说的特点展开教学,以主人公“林黛玉”为核心,设置板书。在板书设计中,鼓励学生探究林黛玉在来到贾府后去过哪里,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就能利用林黛玉将不同的贾府人物都串联起来。有学生在观察板书的过程中发现:“为何文章中写到林黛玉、贾母、王熙凤等人的时候,写得十分详细,但是写见邢夫人、王夫人等人的时候,就省略了不少的内容,到了见贾政、贾赦的时候,则没有写。作者是故意这样安排的吗?”随着学生的这个思路,鼓励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学生就能找到深入探究作品的方向。

在设计板书的时候展现出文体的特点,实际上是给学生阅读同类型的作品指明了方向。学生在阅读其他同类作品时也可以从板书所设定的若干方面入手展开品读,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四、梳理脉络,突出情感变化

情感脉络也是在设计板书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若能围绕作品中的情感线索设计板书,则能让学生抓住情感进行分析,顺藤摸瓜地搞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学生能和作者形成共鸣,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5第7课《陈情表》的时候,利用板书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情感脉络,教师可以使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变化有更深刻的了解。首先在板书上写“夙遭闵凶”,并拉出几条线,打上问号,鼓励学生展开扩展阅读,了解一下作者陈述了哪些原因,展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先标注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零丁孤苦”等方面的内容,然后标注上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哪些句子能体现出这些方面。学生找出了“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等词句,证明了“零丁孤苦”。最后鼓励学生标注这些内容能体现出怎样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作品的脉络,同时也深入体会到了文章中浓厚的情感。

在围绕情感脉络设计板书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逐一展现板书的内容,鼓励学生也参与到板书的设计中,根据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将板书的内容完善起来。这样能让板书的设定变得更为灵活多变,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让板书的展示更符合课堂生成的具体情况。

学者王松泉认为,忽视板书设计就好像是在教学中砍掉了教师的手,蒙住了学生的眼睛,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板书进行艺术性的预设,让板书变得更有条理性,更加简约,更为形象,更加新颖多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板书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