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2020-02-23王磊
王 磊
关于提高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王磊
(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教育管理干部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培训工作是充分挖掘和展现教育管理干部价值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培训的时间管理、思想引领、主体参与、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有效性
当下,针对基层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活动很多,培训者在设计培训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希望为中小学管理干部的职业成长提供必要的滋养,希望为中小学的办学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培训效果评估工作没有明显突破,针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受限,很多培训实施者、学员单位的主管领导感觉“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员没有产生立杆见影的变化,当然这与大家对培训的短期效果期待值过高有关,同时,也与培训活动的设计本身有关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就学校管理干部培训的时间管理、思想引领、主体参与、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一、时间管理的科学性
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在任校长全员培训制度。”这份文件由于准确具体地提出时间周期和课时量的标准,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法规的法源,也是广大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活动设计者落实相关工作的法定依据,其中5年一周期的提法源自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5年规划。在该文件中提出以5年为周期完成360学时条件下,同时提出每年完成72学时的培训任务,这种总体目标明确、年度目标合理的逻辑关系值得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活动设计者注意,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解读,那就是首先要“学”,教育部以文件的方式规定教师(包括管理部)必须参加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其次规定了“学多少”,360学时是硬指标;再次是引导“怎么学”,每年72学时是强调完成学习任务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持培训学习的连续性,例如在针对实践类培训(挂职、跟岗等)、理论类培训(授课、研讨等)、考察类培训(观摩、考察等)这些类别不同的培训时,一是要考虑学习强度是否合理,应当根据培训活动自身特点,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规律设计单次培训活动时间长度,保护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二是要考虑学习的密度,在策划系列培训活动时,必须科学统筹,制度化、规律化地设计培训活动,保持合理的时间跨度,通过持续有效的学习激励,提升培训的效果。
二、专业引领的方向性
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五大基本理念,六项基本内容。这六项基本内容是:“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容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其中“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有极强的行业特质,紧紧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展开,而其他内容则充分体现出普通中小学常规管理的外延,分别围绕“发展”“文化”“管理”“环境”等几个核心切入,共同构建起“重心突出、多维多层”的教育管理干部的专业标准。不难看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教育管理干部的综合能力有明确要求,但是“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优化内容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几项基本内容相对抽象,是难以量化、难以测评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者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在培训活动中把控住“知识的传递是基础性的,而专业理念的引领是方向性的”这一基本原则。中小学管理者的培训活动应当以增强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为前提,以丰润人文素养,牢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纲目,以培育家国情怀,献身教育事业为宗旨,精心设计培训活动载体,开阔中小学管理干部的视野与心胸,通过博学多闻促进中小学管理干部从多个角度审视学校管理工作,站在更高的思想层面思考和理解教育问题,做一个懂文化、懂教育、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主体参与的目的性
目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在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中我们也应当秉承这一理念。尊重教育管理干部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意愿,特别是尊重学员对培训的价值需求,做到以学员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先进培训理念,创设学员主体参与的情境,让学员的学习在体验和感悟中实现,使其知识与能力结构完成“同化”“顺应”。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活动中有两种常见模式,一是集中理论培训模式,专家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听;二是名优校长经验分享模式,名优校长在台上展示成果、分享经验,学员在台下听。这两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学员主体参与度不高,培训效果不明显。这两种模式之所以成为主流模式的原因也有两个,一是成本低,培训活动组织单位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低;二是流程简单,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易于熟练操作和掌控。从这两方面看,这恰恰与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背道而驰,呈现出以培训单位或者培训者为中心的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政策、资金、师资、硬件设备设施等,但不能排除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思维存在,在简单地为了完成培训任务,为了达成规定学时的情况下,集中授课和经验介绍自然是被更多人选择。因此,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活动的设计者要重拾初心,回归培训活动设计的原点,从学员的学习角度出发,设计出以学员的学习为中心的培训模式,用“学会”这一简单的概念来衡量和评价培训效果。目前,很多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活动设计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传统工作模式方法上叠加了指向“学会”这一标准的环节,例如提交学习心得,一般由培训单位布置,学员在结业前统一提交,实施这一方法特别要注意避免形式化;再如二次培训,即学员参加培训后返岗,在本单位向全体员工转述主要培训内容,并谈及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这种形式实效性相对强一些。还有许多形式可以增强学员主体参与,如培训课程的导课、结课环节由学员来承担;培训中增加学员微课展示、增加学员经验分享等。在上述例子中,提交学习心得、组织二次培训、学员承担导课结课、学员微课展示、学员经验分享等形式是渐次提高学员主体参与度的几种做法,也是基层中小学培训活动设计者在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有效做法,可以看出来中小学培训活动设计者已经意识到学员主体参与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努力中,今后需要的是更加理性地应对相关问题。
四、实践效果的价值性
通过有效培训,促进中小学管理干部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这是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培训活动的设计者必须高度关注培训的实践效果问题,在追求培训效果的过程中凸显培训活动自身的价值性,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精心设置培训内容,充分考虑到思想性与操作性的协调。
所谓思想性,首先是指培训内容所涉及的教育思想、理论必须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触碰底线。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中小学教育管理干部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中坚力量,是基层工作的关键少数,针对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必须旗帜鲜明地围绕“四个意识”安排相关课程内容,任何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不一致的思想、言论、行为都应当抵制。其次是关注哲学思想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性。哲学是用以指导实践的高度概括的思想理论,缺少了哲学指导与引领,实践工作就如盲人摸象,很难站在全局高度,或者事物发展整体态势来审视具体问题,很多违背常识的说法和一事一论的经验当然就难以被广大学员接受。例如很多赴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回来的校长常常会说一句话:“差距太大,学不上来”,这里就暴露出一个逻辑问题,不是让校长们关注“结果”,照样复制一个发达地区的学校,而是希望校长们关注“过程”,汲取发展经验,为我所用,这里所说的“过程”多指具体办学行为背后关于发展理念、指导思想等抽象的概念。成功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但成功的理论和思想是可以借鉴的,好的培训活动一定要做到剥丝抽茧,通过大量实例展示,最后把有价值的经验通过概念化、理论化呈现给学员,供学员在实践中广泛运用。
二是通过关注培训内容的操作性来提高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培训内容能否“落地”是体现培训活动学员为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检验活动设计者选题、选课水平的一个标尺。中小学管理干部是高素质群体,具有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等优点,同时具备很强的辨别意识和批判精神,培训活动是否能达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为”三个目标,是学员评价培训活动是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学必有所得,每次培训学员或多或少都是有所收获的;学应有所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是在强调当学有所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至于意义。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许多观点、思想、理念,但是能够直接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行为的并不多,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产生推动效能的也不多,这也是中小学管理干部一直在工作实践中苦苦思考、探索的原因之一,因此培训活动不应局限于培训期间,应当延伸到学员返岗以后,通过培训回访、入校诊断等方式,实现培训与实践的高效对接,增强培训的后续效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学有所用”是增强培训活动实效性和吸引力的关键环节。学才可有所为,培训活动的意义就是帮助中小学管理干部在基层实践中有所做为,帮助他们硬解难题,为他们的思想和实践提出有价值的指导与参考。如果说“学有所用”指的是培训活动在当下体现出的价值,那么“学有所为”指的就是学员通过培训,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提高了综合素养和能力,为其在今后的实践中能更加充分的体现自身价值做了充足的准备。
中小学管理干部培训活动既有职后培训的普遍性,也有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特殊性,活动设计者一定要立足普通性,掌握培训的一般规律和要求,也要认清特殊性,具备灵活应对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把握“学”“懂”“会”“用”四个学习层次,不断提高培训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水平。
2020—04—06
G521
A
1673-4564(2020)04-0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