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途径

2020-02-23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企电子商务院校

沈 捷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途径

沈捷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

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持续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本文主要就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作用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供必要参考。

现代学徒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输出的人才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也不断提升,有效满足了企业发展和社会生产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刚性需求。同时,随着“互联网+”新业态的不断成熟发展,国家、区域间经济活动和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生产和企业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在实践教育体系、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后天限制,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力量很难满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积极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缓解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压力,持续推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征

1.育人主体的双重性

现代学徒制得以实施的背景和基础是校企合作,而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体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也包含了实施校企合作的企业,因此,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一样具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能和职责,这就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具备了更多的资源支撑和主体支撑,这是一般意义上高职实践教学所无法实现的。

2.学生身份的双重性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身份也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学生要严格按照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计划的安排,服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统一要求,具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法定身份;同时,在现代学徒制关系中,学生又被赋予了学徒工的特定身份,这个身份让学生们可以与企业进行更加紧密的接触,能够更加了解企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现实需求,能够与企业建立较为顺畅的用人关系,这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讲是得天独厚的。

3.教师构成的双重性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在高职院校来进行的,教师主要是高职院校在校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而在实践教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则在企业度过,由企业派出的师傅负责实践教学管理。这就导致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呈现出双重性的特征,也更加丰富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厚度。

4.学习成果的双重性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来讲,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结束后,学生不仅具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证书,同时,在企业实施实践教学期间,学生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和专业特点随时考取相关的技术资格证书,使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较早地获得了一定的行业资质,这对于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企业和用人单位而言,使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来讲,由于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硬件环境、师资队伍检核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无法从实践教学中获得就业所需的实践技能,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校企合作背景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充分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训锻炼,获取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前沿知识,得到专业人才的指导,对于提升学生实践教学积极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在高职院校内,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相对单纯,导致很多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对于他们今后顺利就业和个人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脱离单纯校园环境,到企业之中,与生产者朝夕相处,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随时获得师傅的指导,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倒逼学生不断增加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其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3.有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实施

在高职院校与对口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时候,面临着很多突出的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在资源共享、人才输出等方面存在一定利益分歧,需要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二者的有效互动。而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诉求都得到了满足,双方在办学过程中实现一种利益平衡和良性互动,这对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职办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4.有利于学生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

随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渐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都相对加大,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滞后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无法有效实现顺利就业。而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可以在企业师傅的传帮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生产的现实需求,这对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现个人的顺利就业和良好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现代学徒制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1.教育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错位

从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实际过程来看,对高职院校和企业应该享有的权利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双方在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从高职院校来讲,学生在参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的的工资和报酬,导致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开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生受到企业师傅的悉心指导,获得了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企业付出了大量的培育成本,却无法获得学生的优先使用权,这也影响了企业积极性的持续提升。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的脱节问题

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学生一般来讲要经历两个主要的学习阶段:一个阶段是在高职院校期间主要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个阶段,是进入企业进行实训教学,通过企业派出的师傅的日常指导和教学。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学生在高职院校获得的理论知识基础与企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无法有效地契合,导致理论知识无法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3.教学评价体系无法有效适应现代学徒制

一是评价主体的问题,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在企业期间的实践教学主要由企业派出的师傅来负责,而对实训教学期间学生表现的考核管理仍然由高职院校负责,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全程参与到企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教学考核的失真失实。二是评价方式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仍然习惯于通过考试成绩等教学数据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而企业师傅对学生的日常指导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无法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行科学的考核,也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的日常表现。

4.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的专职教师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是由校门毕业直接走上讲台,没有电子商务行业从业的真实经验,也就无法给学生提供真实而有效的实践教学指导,无法为企业实训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派出的师傅虽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在理论教学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短板,无法及时对学生进行规范的理论指导,导致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行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持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现代学徒制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的路径

1.搭建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平台

电子商务专业与高职其他专业相比,有其自身明显的特殊性,大部分实践教学活动都是依赖互联网来实现的,针对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教育主体的利益分歧,可以由高职院校出资、企业出培训人员的方式,搭建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教学的网络平台,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有效地丰富和拓展自身的实践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生产运行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远程指导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有效解决了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利益冲突。

2.构建完善层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逐步建立起层级递进式人才模式。在大一时期,要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针对性学习,并对学生向学徒身份转变有深入的了解。在大二时期,要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打牢各方面基础,比如,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客户沟通能力、营销心理学等等,为学徒阶段的学习做好充足准备。在大三时期,学生要通过网络训练平台或者到企业实训的方式,完全实现学生向学徒的转变,通过参与到具体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发现自身存在的短板,熟悉企业环境,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为未来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逐步完善匹配现代学徒制的人才质量考评体系

高职院校要对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建立完善一整套完备的人才质量考核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高职院校的成绩考评体系,通过以电子商务专业技术考试为主,对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进行评价考核。二是日常表现的考核,由企业派出的师傅实施,通过对学生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予以打分,主要考核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三是进行阶段性考评,对学生在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动态表现进行打分,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并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的师傅给予双重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

4.不断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要明确建设目标,要根据高职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要求,着力建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从教师的引入、选拔、培养、使用各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和规划,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二要明确培训机制,对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进行交叉培养,让高职院校教师到大型商务企业实训,让企业兼职教师到高校提升理论水平。三要明确激励机制,从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出台科学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有效释放和激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施非常重要,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不断进行深入合作和方式调整,有效兼顾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本着合作共赢的方式,不断推动高职电子商务现代学徒制教学实现健康发展。

[1]童婧.现代学徒制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5(25).

[2]张陕豫,张建标,宋珊,蔚振江.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中的实践[J].智库时代,2020(2).

[3]刘伟伟.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0(1).

2020—05—20

沈捷(1990—),女,浙江金华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G718.5

A

1673-4564(2020)04-0013-03

猜你喜欢

校企电子商务院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