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①

2020-02-23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政治

黎 藜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①

黎藜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相关。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教育内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可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相辅相成,让思想政治教育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又服务于优秀传统文化。现阶段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索与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新任务。

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根本,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扎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化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脊梁,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契合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思维深度,以传统文化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推动学生未来发展[1]。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机遇和挑战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异常迅速,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青年大学生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但却缺乏能够快速准确地辨析信息真伪的能力,极易收到错误信息和极端思想的诱惑。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格局形成的今天,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迷失了价值取向,丧失了理想信念。网络时代的信息繁杂,良莠不齐,在各种思想碰撞下,对于并未完全形成自我人生规划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影响他们的认知与发展方向,导致高校学生思想出现偏差[2]。对此,如何在多元社会思潮下维持本心,坚定政治立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高校应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破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树立借鉴世界文化的意识,又要体现民族特色,使学生既能够理性思考,又具备人文情怀,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降低网络不良思潮的影响,推动大学生未来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通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来文化瑰宝,有丰富的育人哲理,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就是育人。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在大学生中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激发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增加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有助于增强学生思想的灵活性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际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情感认同、语言习惯、思想观念等的综合,凝聚了中华儿女普遍认知采纳的精神品格与道德规范。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升课堂丰富性,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传承优秀文化与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同时,传统文化、现代思政教育的结合,拓展了课堂的丰富度,培养了学生思想灵活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丰富思政教学课堂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优秀的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文化特质,是新时代大学生修身、识礼、成才的指南针和风向标,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思想资源宝库。

4.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各种优良品德,都有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操守,提高思想修养,促使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努力奋斗。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含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开设思政课,可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与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并融合到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信,构建全面且稳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理念,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树人的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获取丰厚的精神养料,需要高校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破陈出新,树立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合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让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近教师、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4],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

2.以课堂为媒介,推动传统文化入脑

在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实践中,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适当地将传统文化知识编撰到思政课教材当中,并通过教师引导,在课堂上巧妙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念,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就可以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深刻的历史、真实的人物、饱含情感的讲述,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教学中更要言传身教,注重情感体验,赋予传统文化生命力,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3.以活动为载体,推动传统文化入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想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转变学生思想观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必须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化、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平台,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础。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中,使高校学生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并内化,应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活动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感受传统文化过程中,升华思想,开拓眼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

4.以网络新媒体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网络作为高校学生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宣传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技术,加强对传统文化宣传,保障舆论价值正确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线下联动,有助于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融入。高校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管理,推动人文环境的建立,为传统文化的传造型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提供服务,净化网络风气,抵制网络低俗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活起来,弘扬社会特色主义旋律,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内心,培养高素质人才,辐射社会,影响现在与未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美丽和时代风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教育中,专业技能培养是学生未来在社会立足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为国家贡献、在正确道路快速前行的基础和保障。高校的思政工作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课堂,以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生双赢之桥。

[1]赵宇.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法制博览,2020(6):38-39.

[2]艾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生成探析[J].决策探索(下),2020(1):45.

[3]杨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77-78.

[4]王文良,王海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159-160.

[5]花艳,吴晓培,张绣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9(6):98-103.

2020—05—22

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自筹经费一般课题(C类)(2019C251);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18年度院级教改重点项目(2018YJJG02)。

黎藜(1984-),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G641

A

1673-4564(2020)04-0020-03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政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