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学旅行类习作教学课堂的建构与打造
2020-02-23
身在农村的小学生每日在校园里学习,三点一线的生活,加上能够活动的范围较小,长久难免会有一些厌倦情绪。而近几年来出现的研学旅行活动则是农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益补充,对学生的校内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促进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逐渐过渡时期。而研学旅行则有着“向未知认知方向不断探究体验”的鲜明特点,在其实施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程度。因此,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借助研学旅行这一有效载体,教师充分引导学生不断感知新事物,给予学生观察的重点并进行合适有效的习作指导,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主张从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为切入点,从习作的视角探讨农村小学研学旅行类习作教学的内涵特点、教学样态和实施策略。
一、小学生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的内涵及特点
(一)小学生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的内涵
研学旅行是学生丰富课外活动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具有组织周密性、探究新异性、活动兴趣性、体验深刻性的特点,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小学生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不但要具有研学旅行类的特点,还包含学生习作的基本要素,即研学类习作课程目标的制订、习作内容的选择、即兴创作的实施、课堂现场评价等。小学生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研学旅行为课程内容,采取一定的评价模式,使小学生逐步形成习作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动力——自主选材能力和主动习作能力。
(二)农村小学生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的特点
现实性。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所选择的材料都是可摸可触、可看可思、可听可说的真实存在的情境,学生在现实当中接触感悟,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将真实的发生的事情写进习作当中,避免了空洞感,没有了瞎编乱造,尽是现实的东西,写作起来容易上手。
体验性。研学旅行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不同体验,学生在活动中用手摸,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思,用笔记,同时借助现代化的工具——智能手机、相机等工具进行拍照录像,拍下他们体验的真实情境,用笔及时记下他们当时的心理体验和不同的想法、感悟,记下他们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探究性。学生在研学旅行当中,肯定会遇到不少他们新奇的事物,听到不少闻所未闻的动人的故事传说,解决不少他们以前未遇到的问题。但是,他们研学当中,肯定会有所选择,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部分,用大力气去探究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习作中,他们会用大量笔墨花大力气尽情去写他们研学探究的过程,把他们进行有效筛选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案写得更加仔细,突出自己参与探究实践的特点。
二、农村小学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的教学样态
农村小学生,由于地处农村的特点,所以他们在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中重在写孩子们在研学中的的不同程度的“体验”,按照基本步骤可分为三大块。
一是注重研学活动的“研”。研学旅行活动重在学生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经过对活动的感触、感悟、参与、合作,让学生在宽松的充满快乐的情境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谐、安全、愉悦、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学生的探究热度不断高涨,发挥众人的智慧,对各学科知识进行融贯,增进他们的思考力、判断力、创新力。可以说,研学旅行是在教师有效组织下的“综合性体验活动”。如我们组织学生“登嵩山 知历史”活动中,学生通过在嵩山峻极峰“武则天投金简处”观看简介,引发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回去之后,学生主动上网搜集女皇武则天在我们家乡登封的活动踪迹的相关资料,不断拓展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进行深度的“研”。这样,学生通过认真体验,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展示——以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二是注重研学活动的“思”。问题是探究的前奏曲,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动力。在研学活动中,教师要有重点的引导学生探究,把习作目标自然的放在活动之中,让学生思考发现重点“地带”的疑惑之处。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就学生所处的真实情境提出一些小问题,点燃他们的“思维智慧之花”。在登封市小故宫——道教圣地中岳庙,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观看“五岳图”,学生对“五岳”的象形文字产生了极大兴趣。活动结束之后,他们的思考活动还没有结束。当然,他们的思考探索之路留在了他们的即兴习作之中。然后,可以就重点部位组织学生重点“思考”,提出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表象深入剖析,不断触摸问题的实质,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问题的答案。研学中和习作时,我们可以随时以问题为发酵剂,酿出发现问题答案的醇酒。
三是注重自主习作的“创”。学生研学旅行之后,兴致颇高。教师要注重引发学生的主动习作意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教师此时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回放学生活动中的真实体验,让他们进行有效筛选,确立习作重点,快速进入行文阶段。有的可以让学生发挥创造性,可以让学生写出他们因活动记录快速而未深究的内容,不断拓宽构思的面,增加更加典型性的材料。固定习作完成时间,在些微压力下,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自我动力得到完美结合,放心大胆的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体验,习作中间过程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创”,要学生开辟出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新习作的路子;“创”,要学生写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的习作。可以说,“创”是学生研学之后思维之花的大胆结晶,习作则是最后结出的果实。
三、农村小学生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的实施策略
(一)浸润研学旅行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习作素材从“单一”走向“极大丰富”
1.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记录真实情境,有重点的截取“有价值的选材”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我们在研学地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特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录下他们活动的足迹、影响和感受。学生最容易使用的,有拍一拍、录一录、画一画、写一写。学生大部分都带着自己家人的智能手机,把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拍照或者录简短视频,有美术能力的把大自然的美景画下来,还有的拿着笔不时的记下自己的点滴感受。老师在活动前,把如何有效观察的方法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实践探究。学生在活动中记录的越多,积累的习作素材就越丰富,习作的空间就越大。构思中他们会进行主动的删选勾留,留下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习作素材。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科学选材已成为本段时间关注的重点,学生也不再为“无米之炊”而烦恼。
2.记录研学旅行的真实情境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研学活动中,大部分都是学生没有遇到过的事物或大自然景观、遗迹或事件,因此也最容易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最容易让他们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更愈攀登的欲求。例如,在“河南地质博物院”一日游活动中,学生发现其中的一块石头来自河南登封唐庄王河时,就说:“这不是我们家乡吗?我们家乡这样的石头很多,但这样的石头就那一个地方有,那里还有更大的呢。”研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把话题自然回到了“家乡的石头”上,他们开始向“家乡的石头”这个问题进军。回来之后,他们从多种途径探究起“石头”来,忙得不亦乐乎。可以说,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在不断自主探疑、析疑、解疑中“点石成金”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过程,学生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张扬,认同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多个解决问题的途径经过众人的融合,最终得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思维的拓展、锻炼,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价值需要。学生凭借习作这一有效载体,大胆习作,把思维的足迹详实的记录下来。最终留下的是一帧帧思维流动的画面。
(二)丰富研学旅行观察记录方法,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思维从“单调”走向“多元”
1.静态单一观察记录法——认真详实,记下可感可悟的细节部分,留下习作素材裁剪空间
对于大自然风景和遗迹类等固定不动不变的事物,我们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细致入微的观察,用眼睛认真看,用脑筋思考,借助手中的笔用文字记下自己对这个事物的看法或细节感悟,或者用画笔描绘出这一类事物的模样,最终让这一类事物的“映像”在脑海深处扎根。在自主习作阶段,可借助于自己的照片、文字等记录,写出研学旅行之中对静态事物观察后的切身体验。同时,由于记录的作用,学生通过文字回忆起活动的细节,为他们回归常态化的习作选材预留下较多的裁剪空间,使学生习作活动顺利展开。
2.动态综合观察记录法——针对复杂内容,实施动态记录,注重细节的观察分析
对于较复杂的活动或者事物,我们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可以进行随手拍一拍、随心写一写、随意行一行、随手乐一乐等观察方法,同时记下自己的活动感受。观察记录时注重于细节的观察和记录,这样才会让习作更容易上手、更加轻松有趣。如最近以“体验科学”为主题的中国流动科技馆来到登封巡展,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半天时间的研学之旅。整个展厅分为“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生命奥秘”“数学魅力”等五个主题展区。学生分成6 人小组各选择一到两个展区作为自己的主要观察记录方向进行认真观展,详细了解其中的科学奥秘。他们采取各自喜欢的方式记下了自己的感受。回来之后,一个同学就“激光竖琴”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只要我一拨动光束,竖琴就会奏出美妙的音乐。我详细看了看原理介绍,原来是它利用激光作为模拟琴弦,手拨到琴弦就会奏出相应的音调。我忍不住上去,弹奏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博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学生注重了习作前的素材搜集、点滴记录等各种准备工作,正式的习作活动就会变得有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也就轻松了许多。
3.多元综合思维分析法——多个活动交替进行,采取多种观察思考方式,综合分析观察所得。
对于研学之中的多个细节,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把握、分析,对于研学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对待。尤其是在研学旅行中,中间有多个活动并存时,就需要学生学会科学选择,学会扬弃不感兴趣的东西,对自己的重点关注部分进行“超能量”的关注,可以是绘画作品,可以是视频材料,也可以是照片,更可以是一段极其简短的文字,更可以是图文结合的绘本,还可以是美篇、抖音,总之只要是对他们活动之后的习作选材有用有价值的都可以予以保留。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从如何发现问题,到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如何进行思维聚焦、发散、综合,如何寻求答案,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可以从事物的表象出发,采取多种分析方式,最后走出最佳的解决路径。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们建立在认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才会得到的结果,为此,中间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更多的关注度以及投入多少热情信心,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在内的。思维聚焦,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的根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思维发散,重在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多条路径,看看哪条道路最省力最有效。最后将所有有价值的备用资料综合在一块儿,自主合作交流中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三)激发学生习作激情,促进学生习作从“教师有意”走向“自觉主动”
1.随心习作——解放学生的一切“禁锢”,创设安全氛围,放心写“放胆文”
研学之旅是一种体验性学习,是在社会情境和生活情景中进行的学习,学生通过不断接触社会,对问题进行探究(其中探究问题最主要包括自然问题探究和社会问题探究两个方面),并得到合理的解释,以消除他们心中的疑团。可以说,习作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学生研学旅行之后,教师交代习作任务要及时跟进,在学生兴趣高涨还未消退的时候进行有时间限制的习作,这个时候学生的习作才是最真实最自然的流露。教师简单布置习作目标之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习作,写出他们心中想写的内容,尤其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当成重点来写,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同时,教师要学会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习作氛围,对他们的习作不品评、不做过多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写出他们乐意关注的事物。对“放胆文”的要求要少,能让学生写出内容,可以抓住一个或者几个点,积极进行发散。文字不需要求过多,只要“文通字顺”即可。用最低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习作,让他们自由的书写心中的乐趣,释放他们的个性。写完之后,同伴之间可以进行互相之间的品读,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可以进行初步的习作内容的调整。
2.二次整改——围绕重点回放情境,教师指点迷津,补充完善写“优质文”
写完“放胆文”之后,教师可以让这个习作“冷置”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最多保持在1—2天之间,可以让学生期间进行内容上、习作形式上的调整、补充。正式习作课堂上,教师就要进行二次习作调整的准备了。这时,教师就要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再次激发点燃学生的习作欲望。课堂上,教师回放学生研学旅行之中重点探究部分的视频或者照片或者文字记录,对这一个“例子”进行详细的解剖分析,围绕“这一个”的习作进行重点指导、评品、批阅,指导学生及时调整习作内容,其他学生可以分享,也可以让教师或者小伙伴审读自己的习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围绕“字词句段篇”和习作结构形式进行修改,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容。当然,中间绝大多数学生教师都要对他们的自作内容进行把关,可以大略的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就习作内容给予提示、指导,从他们研学最有收获处谈起,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这一指导实践最多20 分钟左右。接下来,教师就要对本次习作的修改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调整他们的习作内容,写出他们心目中的“最优质作文”。这一时间要求也在20 分钟左右,有了时间要求,学生就会有达成目标的欲望,就会围绕“目标”不断努力。二次习作整改完毕之后,学生就可以就自己的优秀习作与同伴互相交流、争做“小小品读师”了。
3.共同批阅——师生围绕习作找亮点,围绕亮点找不足,提高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阅指导时,可以分为两步走:首先,学生在个人自读自评自改的基础上分组进行集体批改,小组分工进行,组长要对各个组员之间的习作提出的意见记录下来,写出“小条条”来。小组要确立组长的“权威”地位,其他组员要分工科学,有的审查“字词句”,有的审查“段篇”,有的审查“全文内容”,有的审查“形式、修辞”,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出本篇习作的亮点和不足。总之,最后结合各个小组的审查结果,要提出一个综合的批阅指导意见,并将意见反馈给本人去咀嚼消化。第二步,老师巡视找出“典型”进行指导评改。这里的“典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好习作典型,不好的习作典型。这两种教师都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好典型的习作教师要让学生找出他们的优点让大家共同汲取,不好的习作教师要进行再次指导,让他们围绕重点进行修改整理。通过再次的调整,学生综合建议不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在提高他们作文批改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习作的诸项技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边研边行,边行边思,一切都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小学研学旅行体验类习作教学的关注点在于激发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创设实际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习作场景,学生在“研—思—创”等实施策略指导下,经过自主习作环节等方面,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习作。教师搭设学生自主安全习作的舞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了习作课堂教学效率,为农村小学学生习作课堂教学创出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