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专题片如何提升新闻价值

2020-02-23辛鹏

视听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题片选题纪录片

□辛鹏

电视专题片是一种注重灌输和劝说,而缺少沟通和亲和力的内容品类。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这种既不是新闻,又不像纪录片的节目形态,越来越受到受众冷落。回归新闻属性,提升新闻价值,或将是电视专题片转型突围的重要方向。

一、电视专题片的传播困境

电视专题片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形态,究其缘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大量涌现的时长较长、主题鲜明、影响较大的“新闻纪录片”①。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媒介的主要功能和使命是宣传,专题片以说理见长,并具有较强视听冲击力,因而较好地承担起了党和政府的宣传任务,一时成为“早期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②。

观看新闻,是人们了解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手段。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媒介的宣传功用相对弱化,娱乐功能日益凸显。以电视为例,人们看电视,大多时候不再是为了获取知识、受到教育,而是放松身心、打发时间。娱乐节目、电视剧等成为主要的“流量入口”,新闻不再是电视荧屏上唯一的主角,而宣传色彩浓厚、语境陈旧、时效性不强的电视专题片更是受到冷落。

另外,随着电视节目的类型化发展,节目形态日益多元化,电视专题片“亦新闻亦纪录片”的模糊定位,也令其传播受到局限。相比新闻,专题片缺少时效性,信息价值不高;相比纪录片,主观性太强,宣传味太浓,不够接地气,节目不“好看”。在节目形态与受众偏好之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供求关系。例如人们要娱乐身心,可以看综艺、选秀、真人秀;要获取知识,可以看纪录片;要关注国家发展大计,可以看时政新闻;要了解身边事,可以看民生新闻。然而专题片所能满足的价值诉求是模糊的,人们不清楚能从中得到什么,也因此,专题片越来越难以成为独立的节目形态在电视荧屏上占据一席之地。

当前,专题片发展呈现碎片化、片段化趋势,其广泛存在于各种节目形态之中,但又难以成为节目的主体。例如穿插于时政新闻节目中的人物专题、时事专题,主题报道中的资料片,晚会类节目中起串联作用的宣传片,或者选秀节目中为选手登台造势的故事片或VCR,等等。相比过去,纯粹的专题片越来越难以支撑起一档节目,往日的风光不再。

二、强化新闻价值是电视专题片的突围方向

我国的电视专题片缘起于新闻,形式和拍摄手法上借鉴了纪录片,但因为宣传需要,又脱离了新闻和纪录片,导致了后来的“四不像”状态。专题片在节目类型上应归为新闻,承载宣传大任,但不应罔顾新闻报道规律,把观点当新闻,把说理当报道,导致节目形态模糊,也达不到宣传效果。“新闻专题”是当前专题片的主要形式,电视专题片应回归新闻属性,强化新闻价值,从而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新闻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价值,是包含于信息中的、对受众有益的“实用”的价值。人们看新闻,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受教育。很多时候,当人们感受到节目中的“宣传味”,往往会敬而远之,因为这样的节目注定“不好看”,即便它“有意义”。专题片作为新闻节目的衍生内容形态,理应提升新闻价值,强化信息功能,要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达到宣传目的。换句话说,宣传应寓于新闻之中,观点应寓于事实之中,而非将事实作为说理的“佐料”。

1996年问世的央视《新闻调查》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理性与专业的时代”③。《新闻调查》在诞生之初,便承载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劝说功能,但其并没有采用宣传属性极强的专题片形式,而是刻意与之保持距离,向以叙事而非说理为逻辑基础的纪录片靠近。针对节目创办初期主题性调查分量较大的状况,节目创始人孙玉胜指出:“这类选题更适合于电视专题节目而非电视调查类节目,因为这类选题基本没有可资调查的过程,由于主题的预先建立,它也就失去了调查的必要。”④在节目开播的头几年,经逐步摸索,《新闻调查》的节目定位经历了从主题性调查向事件性调查,再到内幕调查的转向。“节目的钟摆偏向了新闻”,这也越来越接近节目创办的初衷——打造中国版的《60分钟》⑤,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也得以真正确立。

《新闻调查》节目从1996年开播一直延续至今,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其经验启示在于,在勇挑意识形态宣传重任的同时,摆脱了传统新闻专题片的思维惯性,以新闻促宣传,以新闻价值带动宣传价值,做到了既“好看”又“有意义”。

三、如何提升电视专题片的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新闻价值存在的前提包括两方面:一是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如果只有传者认为有价值,而受众却不以为然,新闻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二是受众的未知。已知的旧闻,不论再重大、再显著、再新奇,都不具有太大的价值⑥。专题片之所以备受冷落,盖因脱离了新闻价值存在的前提,导致节目传播信息的价值不高。关于如何提升电视专题片的新闻价值,以下提出几条实践思路。

首先,提升新闻选题的贴近性。一个事件即便具有较强的显著性、较大影响面,但如果老百姓觉得与己无关,或者不感兴趣,其新闻价值也就难以凸显。例如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或某尖端产业领域的技术突破,虽影响深远,但老百姓不一定感兴趣,也就难以达成“价值共识”。一定程度上,受众的关注和认可,成为新闻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专题片的创作者在很多时候,不仅忽视了事件本身的显著性评判标准,也罔顾事件与受众切身利益的关联,而单单以事件是否具有正面价值,是否有教育意义,是否贴合当时的宣传主题,来作为专题片的选题标准。这样的专题片做出来,只能是自说自话、孤芳自赏。因此,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是专题片强化新闻价值的首要举措。

其次,讲好新闻故事。注重对事件过程的记录,而非预设性主题的论证,是纪录片推崇的创作手法。要提升专题片的新闻性,要求创作者从“讲道理”的思维惯性跳脱出来,向“说故事”转向。事实上,央视《新闻调查》在坚定“调查性报道”的定位之后,大多节目仍缺乏“调查”属性,但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营造“调查”的观感,另外,通过大量故事细节的呈现,传达了既定的主题。事实上,很多“大道理”观众都懂,但是承载“道理”的人物和事件背后的故事是千态万状的。换句话说,道理本身没有新闻价值,而道理背后的故事更有新闻价值。因此,从故事中挖掘新闻价值,并学会记录故事、讲好故事,是专题片创作者需要学会的新本领。

另外,创新表达方式。贴近性的选题、故事性的内容,自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通俗化、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宣传片中常用的朗诵腔,要向更具亲和力的平民语言语调转化。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新闻频道的一档新闻专题节目《权威访谈》,定位为“具有访谈特色的专题片”,通过现场走访、人物对话、背景短片等环节和形式,呈现相关宣传性主题。颇具亲和力的女主持人刘伟,无论在采访,还是节目串联中,都朴实流露,娓娓道来,并常常通过第一视角的亲历、体验,带给观众临场感,强化了故事性。另外,在呈现一些晦涩题材时,例如《李中——进军深海勇闯“禁区”》这期节目中的深海钻井原理,主创者还运用了“场景重建”的创作手法,对抽象的技术原理进行了图像化表达。这种通俗化、奇观化的视觉呈现,既提升了受众的收视兴趣,又展现了国家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卓越成就。可见,只要方法得当,专题片也能做得“好看”,实现受众诉求与宣传诉求的“双满足”。

注释:

①刘习良.中国电视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212.

②韩梅.电视专题片概念的迷失与追踪[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03):38-41+76+152.

③⑤常仕本.《新闻调查》:游走于新闻与纪录片之间[J].中国电视,2005(09):55-58.

④孙玉胜.十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26.

⑥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8-29.

猜你喜欢

专题片选题纪录片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纪录片之页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纪录片之页